普法战争的失败造成法国长期淤积的国内矛盾的总爆发。各种政治势力都希望能领导法国走出战争困境,但是哪一派都没有能力在大半国土沦陷的情况下实现哪怕是体面的和平。这些政治势力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阵线:君主派、共和派和革命派。其中君主派内部又包括支持波旁家族的正统派,支持&ldo;七月王朝&rdo;路易菲力普家族的奥尔良派以及支持波拿巴家族的波拿巴派;共和派内部也有以甘必大为首的激进共和派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保守共和派;革命派则是由社会主义力量和其他形形色色社会改良主义力量构成。他们各有政治主张,但是在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立场上,君主派和共和派暂时结成同盟,一致对付革命派。1871年3月,波尔多国民会议达成&ldo;波尔多协定&rdo;(thepactofbordeanx),确立了梯也尔提出的先重建国家,政体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方针。在国内另外一个权力中心-巴黎公社被镇压后,这实际上宣告&ldo;94革命&rdo;后建立的共和制成为既成事实。梯也尔作为法兰西共和国元首,他立志建立一个&ldo;有秩序的保守共和国&rdo;,这是符合1871年法国政治现实的。在完成重建国家并恢复国防以前,法国不会刺激并挑战德国。
1williallanr,europeanalliancesandalignnts,1871-1890,ny,1931,p15
2williallanr,europeanalliancesandalignnts,1871-1890,ny,1931,p15
3williallanr,europeanalliancesandalignnts,1871-1890,ny,1931,p16
由此可以看到《法兰克福条约》造成两个事实:一是普法战争后法德关系的严重对立;二是这种对立并不会立刻升级为实际的热战。这两个事实又与欧洲整体力量格局产生互动。英国、俄罗斯、奥匈没有采取实际措施干涉普法战争和《法兰克福条约》,这是梅特涅体系崩溃以来各国按照自身利益行事、缺乏协调的自然结果。这并不表示它们对欧洲力量格局的巨变无动于衷,相反,大国关系变得极为敏感。俾斯麦曾经做了比喻:&ldo;欧洲大国象挤乘在同一架马车里的陌生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互相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了先扣动扳机的准备。&rdo;1这种敏感因为作为大国权力碰撞缓冲区的南德四邦的消失而加剧,更来自于技术进步的强大压力。普鲁士在战争中充分利用铁路网和动员制的巨大威力,在法国尚未完成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就将对手击倒,任何国家都相信在未来的大国冲突中不抢得先机就意味着失败。德国的惊人成功和崛起使得其他大国不得不以警惕的眼光关注它的一举一动,决不会容忍法国被德国进一步削弱,否则一个问题十分合乎情理:下一个会是谁?但是法德对立并非是大国关系中的唯一不和谐音符,英国与俄国、奥匈与俄国在近东巴尔干的对立也十分明显。五大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然于这两大矛盾之外,无论法德对立或是近东问题都不可能再仅仅是双边的问题,而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欧洲安全整体问题。对于英国来说,现在需要一只眼睛注视东方(从近东、中亚直到远东)、一只眼睛注视西方(欧洲)。东方关系到英帝国的安全,西方关系到英国本土的安全。英国在欧洲奉行均势政策,而在欧洲以外采取帝国霸权政策。自乔治?坎宁以来逐渐成为英国政治家共识的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所谓&ldo;光辉孤立&rdo;政策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在需要的时候英国自信可以以它的威望与实力寻找到称心的大陆盟友。&ldo;需要&rdo;首先是英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其次才是均势的需要,尽管在英国人看来,其国家利益与均势几乎是天然等式。注3对于奥匈帝国来说,普法战争的结局意味着奥地利向普鲁士复仇、重新君临德意志的企图彻底失去可能。面对在近东问题上与俄国的对立以及德俄友谊,奥匈外交方向的调整势在必行,否则它很可能在孤立状态下成为德国或者俄国的打击目标。俄国借普法战争之机成功恢复了黑海主权,但是付出的代价更高昂。德国统一完成后,俄国借仲裁德意志内部纷争之名操纵中欧局势的地位完全丧失。德国的强大实力也给俄国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如果德国积极投身欧洲事务,也将压缩俄国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总而言之,过去是普鲁士依赖普俄友谊,现在则是俄国不情愿地要与德国平起平坐并且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俄国需要法国来牵制强大的德国,甚至可以与奥匈利益妥协。而法德对立的双方更是将自身对外政策牢牢和欧洲形势绑在一起。
中欧历来是四战之地,德国同时与法、奥、俄三国陆地接壤,战略困境一目了然。在1748-1763七年战争中,考尼茨同盟曾经促使法、奥、俄三国联合共同对付普鲁士。尽管菲特烈大王是那个时代最具雄才伟略的君主,普鲁士仍不免濒于亡国。俾斯麦曾经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到:&ldo;这类结盟的恶果对一位德国大臣而言始终是情理中事。反对我们的同盟可以是西方大国加上奥国;抑或更可怕的是俄、奥、法联合的基础上结成。&rdo;2法德对立因为阿尔萨斯-洛林问题似为死结,那么一旦德国卷入与第三国的冲突,法国必然与之结盟以制德。因此俾斯麦对外政策的核心必然是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其他大国与法国结盟。这个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德国必须在确保自身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不卷入除法国外的大国对立,特别是要避免在对立关系中作出支持或反对的选择,否则只能顾此失彼,总要将至少一国投入法国的怀抱。消弭大陆争端与传统&ldo;欧洲协调&rdo;合乎此时德国的根本利益,俾斯麦变成欧洲和平的拥护者出发点正在这一点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卧底后我意外把总裁掰弯了 后宫之小三在奋斗 鬼神玄医 和前世冤家结婚后我离不掉了 地表最佛校花 暗战原子弹 实习贵妃 朕的男妃又双叒怀孕了 成为二次元英雄 穿成小白花女主后 小和尚下山[穿书]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我又穿越回来啦 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太子 触电的帝国 穿越之农女有毒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小农夫人 男主和男配们的修罗场[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