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摘抄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这件事使曾国藩相信,冥冥之中,&ldo;风水&rdo;之上,有更神秘、更有力的&ldo;天命&rdo;存在。

相比风水之说在理学内部的聚讼不已,对&ldo;天&rdo;及&ldo;天命&rdo;的崇拜却是儒家毫无争议的世界观基础。早自殷周时代,人们就相信天是有意志的人格力量,主宰一切。&ldo;子不语怪力乱神&rdo;,但是孔子信天命。他五次三番说:&ldo;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rdo;(《伦语&iddot;季氏》)&ldo;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rdo;(《伦语&iddot;尧曰》)

所谓&ldo;命由前定&rdo;,天之崇高伟大,就在于天命的说一不二不可动摇。神仙半年前就预告了曾国华之死,足见天命有其定数,人力的巧计营求对冥冥天意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因为六弟之丧,曾国藩对&ldo;风水&rdo;与&ldo;天命&rdo;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入思考。他从头回顾了曾氏家族三十多年来的兴衰历史,总结出家运中的这样一个规律,即咸丰年之后,每当大得意之后,必有大失意相随。道光年间,曾氏家运一直蒸蒸日上,而自从咸丰皇帝即位以来,曾氏家运之规律变为大喜与大悲交错:他好不容易盼到江西主考的差事,就遇到了母亲之丧。他刚攻克武汉田家镇,湘军声望达于顶峰,紧接着就遇到水师大败。咸丰六七年间,湘军转危为安,军事进展顺利,不料父亲突然去世。今年曾国荃攻克吉安,声名大振,不料马上遇到了六弟之祸。

曾国藩由此认定,祖母葬后家中出现的诸种吉祥,不过是第一波大得意中固有之事。而六弟之丧,则是吉安之大得意后的大失意。先人葬地,似乎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如果祖父母所葬之地果然是当初自己所信的那样大吉大利,何以家中会屡次出现横逆之事?六弟之丧既已由仙人半年前明示,则即使在其后移动父母坟茔,也必无济于事。一个人的穷通死生,怎么可以由一具枯骨的埋藏之所而决定和改变?如果那样,上天岂不是太容易左右了?天命岂不是太不严肃了?

事隔多年后,他在日记里说:

偶思咸丰八年四月葛山扶乩,即已预知有是年十月三河之败,温弟之变。天下万事皆有前定,丝毫不能从人力强求,纷纷思虑亦何补邪?

&ldo;天命&rdo;之说,从此在曾国藩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和风水说一样,天命说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所谓富不过三代,三十年河东,绝大多数中国人终生都在造物的簸弄中颠沛挣扎。对风云之变幻,祸福之旦夕,命运之无常,自身之渺小,体认极深,中国人因此成为世界上命运感最强的民族之一。

中国文化因此也痴迷于追问命运。甲骨文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预测吉凶,六经之首的《易经》,创作初衷本也是为追问天命。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理性与非理性,命运与鬼神,神秘的&ldo;天&rdo;与世俗的&ldo;人&rdo;,也往往纠缠难分。墨子重功利,不信命运,却信鬼神。老子认为宇宙之玄,是众妙之门。庄子主张要顺从命运,&ldo;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rdo;。孔子和孟子都明确主张人要顺从命运。

程朱理学兴起之后,也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天命理论。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朱熹说,命运决定性格。朱熹说,和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一样,人是禀气而生。因此,人的命运,也完全是由所禀之气决定的。&ldo;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有定数寓其中&rdo;,&ldo;富贵、死生、祸福、贵贱,皆禀之气而不可移易者&rdo;。以孔子为例,他老人家先天所禀之气十分清明,所以做得圣人,但禀得的气又很低很薄,所以生来地位不高,终生也没有做太大的官。至于他的学生颜回禀的气很短,所以早夭。

除了理学家之外,历代名人热衷谈命的还有不少。苏东坡有《东坡志林》,文天祥有《跋彭叔英谈命录》,明朝时刘伯温为《滴天髓》作注,宋濂作《禄命辨》。中国人对命运的兴趣,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曾国华之丧前,曾国藩很少谈论天命。青年时代的曾国藩其实是&ldo;人定胜天&rdo;主义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他认为人的意志是无所不能的:&ldo;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rdo;

他相信,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外力对于蓬勃的向上意志无可奈何。凭借自己的意志力量,可以脱胎换骨成为完人,可以成就内圣外王之业:&ldo;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rdo;&ldo;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rdo;&ldo;范、韩可学而至也,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程、朱亦可学而至也。&rdo;&ldo;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rdo;正是这种观念激励着曾国藩精研理学,刻苦修身。青年时代曾国藩偶有几次谈论命运,都是为了安慰鼓励科举不顺的弟弟们。在得知四弟和六弟都没有考中秀才后,他写信安慰说:&ldo;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rdo;然而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让弟弟们&ldo;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rdo;。对于功名富贵,不必焦虑妄想系心萦怀,而是将全副精力用于进德、修业。所以曾国藩此时的命运观,还是为他的个人奋斗观服务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榴实图记  在修真界当男神的我成了沙雕  我才不在意修罗场  红楼之农业大亨  心头好  (火影同人)斩草除根  你别心动[隐婚]  难得爱浓/难得你爱我  (花样男子同人)一直很安静  我养的猫猫有皇位继承  我被黑粉读者逮住了  当我们没有花  我真不是主角?[穿书]  (三生三世同人)青丘之歌  晚一分心动[娱乐圈]  末世武侠行  每次相亲都碰到那小子  男朋友变成鬼之后  嫁给暴君后,我躺赢了  女配是妖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