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种包子_燕七雪 > 第269章(第1页)

第269章(第1页)

不是害怕工作的问题,而是怕分心,没想到重拾书本一年就考上了童生,他们接下来一年更想拼命读书。

&ldo;如果大家交得起束修,专心读书自然是好,我也希望你们明年一举登上院试榜。&rdo;丁石头见状以为没有新人手了,就准备不说这个话题了。

&ldo;丁老师……&rdo;李水村的李德善突然站了起来,期期艾艾有些无措。

&ldo;我的排名在杨诚后面三位,我想,杨诚可以一边做工一边读书,我应该也能,若能赚些工钱贴补家用,我奶和我奶奶绣花也会轻松一点。&rdo;

丁石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李德善,没想到他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杨诚考的是八十三名,他考的是八十六名。

虽然名次比刘学贵的二十八名和江虎子的五十六名都有一段距离,但他们俩确实相差不远。

若杨诚可以不影响读书,他一定也能。这样的对比让他决定在为自己努力时,也为家人搏一把。

&ldo;好,就你们俩了,你们不用再交束修,明天就去田庄的塾学当老师带班。&rdo;

正文卷第592章没有公开工钱

&ldo;每个月将沐休日集中在月底一起放假,可以回家陪陪家人,也可以回我这里来问功课,表哥一样会为你们解惑。&rdo;

&ldo;启蒙班只开到冬月,整个腊月都放假,一直过完正月十五再开塾。所以放假的日子,你们可以继续回来读书,不另收你们束修了。&rdo;

丁石头说完待遇并不强调什么要求和工作范围,因为刘学贵会带他们,一应教学道具也早就准备好了。

细竹枝做的数数用小棍是田庄里竹林伐竹做的,字牌、黑板、课桌椅全交给王木匠完成,再由陈拾来拖回田庄。

田庄里将议事的敞屋改成了塾学,还在旁边加建了一间,又在侧后面建了三间还算宽敞的老师宿舍,隔着地坪与下人屋子相对,算是清静。

田庄的九九塾学时间制度与南城村一致,但束修却不是。

南城村还能当初还能往江夏村塾送娃启蒙,能读上几年,田庄那边的村子却几乎都是没上过学的,认字的不多。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越穷越读不起书,越读不起书越没有读书人,没有读书人就没办法让大家读书。

真正考功名的人都愿意在城里找活路,或者专心科举,谁会往穷村子跑?工钱少、束修交不起,谁愿把自己的光阴和前途埋葬在这里?

只有丁石头这种已不缺钱也懂得多收学生降低教学成本的人,才敢来这里开塾学。

不论是十多岁的还是几岁的,全部都上启蒙班,而且从第一个月开始,就只交五吊钱束修,而不是一两银子。

没别的,当初她将三村里劳力工钱提到三十文每天,还让他们高兴得什么似的,这样他们大概收入也算得到了。

就算能交上一两银子,家里也快掏底了。

就算一开始能供得上,但很快怕就因交不起束修而弃学吧。她的目的不是要从这些穷村子捞束修钱,而是传播文化,扫盲。

她当然没有伟大到要当大明教育家,但她希望这样便宜的塾学一步步扩散出去,遍布天下时,读书人增多了,生活环境也会变好的,她也能在家里数钱了。

薄利多销、生源决定成本,她手中培养着大批教育工作者,根本不怕外来的秀才唱高价。

但她没有公开工钱,只是私下让刘学贵到了田庄再说。

田庄年初就由三村张罗上来入学名单,一共八十人,可以预见收入是四十两。

杨诚和李德善各带一个班,只要依样画葫芦把她平日教的那套用上就行,包吃包住每月工钱五两银子。

对穷家孩子来说不少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这么漂亮你不要命啦!  我的金手指是召唤前男友  撩夫记  重生八零之财源滚滚  穿成白月光的替身  作精美人穿成豪门对照组后  万人坑遗事  重生之混混王妃  重生之兵哥哥好哥哥  念念不忘(重生)  满世界卖奶还债  十个暴君伤透了心[快穿]  大祭祀的闲散道义  吾有唐诗三百首  王爷的江湖  夜夜狂欢,病娇大佬要宠爱  白蔷薇与红玫瑰  [hp]营救迪戈里先生  缘来不由你  快穿99次我成了全能女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