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87章

这些与事实相当接近,张国焘的回忆录中引用朱德批评毛和赞扬张的四方面军的那些部分则不那么可信。

不少参加长征的人还能记得张国焘柔弱与自负的特点。

李德写道,张&ldo;四十岁左右,身体魁梧,仪表堂堂。

他象主人待客‐样接待了我们。

他的举止十分自信,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军事优势及行政权力。

&rdo;在一方面军战士眼里,张的这种态度与他们一方面军的领导人的谦虚精神和朴实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很难说这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政治观点上的差异。

然而,从照片上来看,张看上去确实就是这样一个人。

同瘦骨嶙峋的&ldo;长征战士&rdo;(特指一方面军的领导人‐‐译注)相比,他显得柔弱。

实际上,一九年三十八岁的张国焘。

他的资历在共产党中是首屈一指的。

他出身十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

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时,张是该校的学生。

他们就是在那时认识的。

两人都在‐九二一年建立共产党的十二名创始人之列。

从早期起,张便是党的领导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组织局委员、在南昌起义中.他与周恩来在一起,发挥了一点小小的作用。

他在莫斯科待过三年。

一九三一年,上海的中央局派他去领导非常重要的鄂豫皖根据地。

从那时起,他便一直驰骋疆场,战绩可与毛在江西的战绩相媲美。

他同蒋介石打了不少大仗,而且取得了胜利。

他两次转移根据地‐‐第一次是从鄂豫皖边区转到川陕边境,后来于一九年春转到川西北。

和张国焘一起转战各地的有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就是徐向前。

徐向前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中国的才名元帅之一。

虽然张国焘的作风与毛不一样,但是他所取得的成就比当代中国史学家所属认的要大。

张喜欢独立行动,常常与中央委员会发生争议(就象毛一样)。

一九三二年,他从鄂豫皖转移到川陕一带,因未得到中央委员会批准便擅自行动而受到批评(有点儿象毛在井冈山的情况)。

可是他的转移是成功的,批评也就自然消失了。

转移到川西北的行动遭到了更多的批评,但是此时中央委员会正在长征之中,通讯联络几乎中断,因此张不可能受到严厉的谴责(事实上也没有)。

张已作出安排,或者试图作出安排‐‐要在他展开活动的几个省里与当地的军阀和睦共处。

一九三二年入川后.他给四川军阀杨森以及四方面军驻扎地区的军阀田颂尧写了信。

田拒绝接信。

杨虽收了他的信,但却因事不关己,不加理睬。

张给孙蔚如也写了信,孙是陕西仅次于杨虎城的第二号军阀,孙与张国焘达成了协议。

解放后,孙成为陕西省的副省长。

张入川后没有搞土改,也没有建立苏维埃政府。

中央委员会对此进行了批评。

大约两个月后,他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大概是在他决定要留在这一地区之后。

而现在,张同四方面军占领的川西北地区的军阀没有什么谅解,因为他足以对付他们可能发动的任何军事进攻。

相邻小说
异世蔷薇  穿进剧里撩女神GL  (快穿)小白花是这样练成的  追妻江湖路  古代小姐的末日庇护所  前夫当道  病名为痴  穿越之夫人四十美如花  小郎君  炮灰集锦[综]  宝宝喜欢野,甜喘阴鸷少年野爆了  满分喜欢  殿下的小花呆她跑了  催债之路  穿成李世民他姐  穿成女配后,时太太只想搞钱  皇子嫁到  让朕吃口软饭吧  古穿今之以武服人[娱乐圈]  光晕1:致远星的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