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穿到明朝考科举结局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大师微微一笑:&ldo;经书上的文饰皆是施主一片虔心,怎会不好?&rdo;

寺里的施主檀越众多,上供尽是攀比着来的,今日有财主在佛前供五十斤海灯,明日就有大户供一百斤的。只要彩印经书入了僧人的眼,自有人替他鼓吹,就不怕没有别的施主要印的。

崔燮也不跟他讲究什么言有尽而意无穷,合掌答道:&ldo;大师这般说我就放心了。这些经书便付与贵寺,只是清明节前后,还望大师留心为我挑个好日子诵经祈福。&rdo;

知客道:&ldo;我们寺里近日有个南面来的高僧挂单,念的好精熟的经文,到那日让他亲自与你主持。&rdo;

崔燮既不懂禅理,也说不出什么当世风俗异闻,只听知客讲了几个果报故事,便借口天色不早,起身告别。知客本想留他在寺里吃饭,他却推说先生留的功课还没做完,不好多耽搁,便踩着饭点儿出了寺院。

知客直把他送到大门外才回去,见太阳正顶在头上,便叹道:&ldo;可惜咱们寺里没甚出名的吃食,若有昊天观的素斋名声,说什么也得留他吃一顿。&rdo;

一同送客的小沙弥劝道:&ldo;似那么娇贵的官人财主哪里肯吃素斋。咱们又不似南边儿的和尚会做扒猪头,施主们都闻名去吃,这也是没奈何的事。&rdo;

知客也懒得管他是没奈何施主不肯留下吃斋饭,还是没奈何寺里没有猪头吃,打发那小沙弥去照管别的施主,自己带上头陀,抱着那箱经书给监寺看。

崔燮没吃素斋,却也没去吃肉,而是在寺外小吃摊上买了些切糕、蒸饺、芋糕、蓑衣饼,又叫了三碗热茶汤在摊子上吃了。回去路上遇有卖松仁糖烧饼和南京来的云片糕的,他们也买了几包,原想到家分给工人些,却不想家里已经有了客人。

说是客人,其实只是在他家书房看书,并不要人招呼的。

崔燮进去道了声&ldo;怠慢&rdo;,仔细看时,却是郭镛、汤宁等几个年轻生员,懒懒散散地坐在沙发上看书。郭镛年纪最轻,体力好些,还直起身拱了拱手,那几个却是眼皮都耷了,叹道:&ldo;这两天赶了两大场祭礼,又要作诗作文,我等真是身心两乏。回来时我们想起你书室里的床舒服,离武庙又不远,便来做了个不速之客,望崔贤弟莫嫌弃我们。&rdo;

崔燮笑道:&ldo;哪里敢。前辈们肯来,我这院子才是蓬荜生辉哩。我这就叫人备些薄酒相待,几位是在厅里吃还是在这儿?若就在这桌上吃,我叫他们把桌子收拾一下。&rdo;

几人强坐起来说:&ldo;不必不必,我们自己收拾就行,下人哪里知道该搁在什么地方。&rdo;

崔燮便从书架旁掇了个藤筐过来,叫他们把桌上的书搁里头,回头他自己往里填。几人一边放书一边说:&ldo;你这书房可比我们的有条理多了。我在家里,看过的书向来是随手乱扔,哪还想着弄个筐装他。&rdo;

也有人说:&ldo;你这书房收拾得见功夫,弄个笺儿贴书背上,找起来也省力。&rdo;

郭镛却没跟着收拾,而是拿着一本草草装订成的书问:&ldo;这是你做的《四书对句》?我今日听适之兄说了,你整理得十分齐全,对句也工整,还是按着韵部分录的,怎么却不印成书?&rdo;

他翻着书页,抬眼看着崔燮,又似严厉又似期许地问了一遍:&ldo;这本比沈园诗集更值得印,怎么不印出来?&rdo;

第44章

为什么不出对句集?

说来惭愧,他把对句集抄给谢千户之后本就想刻版出书了。可后来要卖《金刚经》,两下比较,就觉着这书不好加图,又不如经文市场成熟、容易推广,就把印书的计划押后了。

可郭镛就像林先生那么严厉地看着他,仿佛他说错一个字就要罚抄书似的,他不敢照实说,微微垂眸,斟酌着答道:&ldo;我年纪尚幼,学问也浅陋,哪里就有资格编书了。何况这是圣人书里的词句……&rdo;

郭镛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ldo;就是趁着年幼才出。十五岁的童子能集《四书》章句为对,还可得称一句神童;到我们这年纪再作,就是无聊文人寻章摘句的游戏了!&rdo;

他还是这群书生里最年轻的,才二十出头的好年华,说出这种话来简直要扎死那些奔三生员的心。

好在三十岁中举的也不算太老,众生心里暗暗酸疼了一会儿,也就忍过去了,跟着劝崔燮:&ldo;这是正理。你若早两个月出这书,十四岁的神童,还要叫人看重哩。郭贤弟既说你这书能付梓,那就是真没什么错谬,你只管大着胆子出便是。若再拖下去,到十六岁成丁,就不比现在这童子身份值钱了。&rdo;

当初戚县令可惜他没能当上十四岁的秀才,如今这些书生又催着要他出书,看来神童在大明朝真值钱‐‐话又说回来了,神童到什么时候又不值钱呢?他托了原身之福,现在还在算得上神童的年纪,又有这么些人为他打算,无论如何也该珍惜好年华,别轻易抛费了光阴。

崔燮起身朝几人拱手拜了拜:&ldo;晚生才疏学浅,读书未精,只怕书中多有谬误失漏,还要请前辈们斧正。&rdo;

汤宁玩笑地说:&ldo;客气什么,我们不是还坐着你的沙发,看着你的藏书么?何况我们乡试在即,看看这对句,也算是复习了。书你先印出来,叫郭才子替你作序,明年他考中进士,做了翰林清贵词臣,你这神童之作也就扬名在外了。&rdo;

崔燮不禁笑了出来:&ldo;不错,往后我若考不上进士,就在郭大人门下做个清客,专门编些给学童开蒙的书,也混个名士当当。&rdo;

一个年长的生员王之宁正要劝他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汤宁却抢着叫道:&ldo;不可不可!蒙书有什么可印的,我还等着你家的套色绣像小说哩!《联芳录》我都要翻烂了,你就没什么新书可印?&rdo;

崔燮答道:&ldo;也有的。近日要印经书,之后准备再画几幅三国名将,印个绣像版三国。我还想劳烦各位前辈们一事‐‐若哪位前辈读三国时写了眉批,或是有相熟的名士写的,晚辈也想收来印在书里。&rdo;

明末就开始流行批评本,金圣叹的批评本水浒传到二十一世纪还在书店卖着呢,他出《三国》时要是不加个专家评论,简直对不起金才子。

不过印时还要讲究一下排版,不只一个人批一段,得几个专家搁在一块儿评,用不同颜色的墨区别,就像视频弹幕。专家们批评风格不同,对三国人物倾向不同,读者有所好恶,或者对掐,或者写文写评掐批评者,都容易炒起热度来。

他卖书的不怕掐,还就怕掐不起来呢!

他坦坦荡荡、一派正直地对前辈们说:&ldo;只是要请前辈们把关,所收的批注要批评得有理有据,或辛辣有力,或风趣诙谐,或发人深省的皆可。稿费便依着写小说的稿费,将来我这里要印成批评本《三国》,让读者边看书边看批,既能增添读书趣味,也能彰显批评者的才名。&rdo;

&ldo;就像……就像那本《联芳录》似的,正文后面夹着一页页的批评文字?&rdo;汤宁惊喜地说:&ldo;我便作过评三国的文章!还有书上的随笔记的眉批,回头我便叫人将我那书与你送来,我也不要你的钱,你只要在内封印上迁安才子汤逸安批评就好!&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他,不可复制[快穿]  [综]国性恋男友  我,渣攻,绝不爱慕师尊  每日一表白[娱乐圈]  小凤凰要师尊亲亲才能变成人  在捉鬼中收获老攻  (网王同人)致萝莉  (欢乐颂同人)欢乐颂之嫖老谭  以后少来我家玩  陛下总是被打脸  后宫宠妃养成系统  假如被巫女缠住  丑汉辣妻:寡妇空间有点田  丑妻家中宝  [综漫]琴酒和红方称兄道弟  穿成虐文男主的偏执竹马后  太子殿下他盛世美颜[重生]  东方部落(基建)  重生之名门贵女  他们都说我遇到了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