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1章

大家最熟悉的是第一章第一句:&ldo;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rdo;按正宗的解释,就是&ldo;能说得很明白的&lso;道&rso;就不是&lso;大道&rso;&rdo;。

但换个角度,那时没有句读,所以可以有另外一种句读方式:&ldo;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rdo;

也许或当然是错的,可让人觉得有趣。

这就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解读:&ldo;对于同一件事,有人说对(道可),有人说不对(道非),这是常理(常道)……&rdo;

尽管不一定正确,像是充满辩证法的文字游戏,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句读方式也很符合原著的本意。

很多事情不都如此吗?比如中国的舆论环境,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各个部门都希望&ldo;一边倒&rdo;地叫好,连5的反对都不行。

进入新媒体时代,国家领导也好,部领导也好,恐怕也都越来越明白,任何政策出台,无论多么正确,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太正常了。

除了人民币和大熊猫,没有什么能让全中国人民一致点赞。

我记得1998年朱镕基总理来中央电视台,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说:&ldo;总有人谈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比例,多少合适啊?99正面报道,负面报道1?依我看,51正面报道,&lso;控股&rso;就行了,要有信心。

&rdo;

&ldo;道可道,非常道&rdo;太神秘了,&ldo;道可,道非,常道&rdo;就接地气得多。

每年各省市搞部门老百姓满意度排行的时候,排名靠前的都是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的部门,但凡跟老百姓关系紧密的,排名一般都靠后,因为他们天天跟你打交道,摆得平摆不平,眼睛都盯着你。

住建部恐怕就是如此。

想想&ldo;道可,道非,常道&rdo;,心态就平衡了。

皆美即不美,无私为大私

《道德经》第二章开篇两句,也挺有趣。

&ldo;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rdo;什么意思?按传统的翻译,就是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也就都知道了什么是丑;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都知道了什么是不善。

不过,换个角度解释呢?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并以之为潮流的时候,它有可能变成一种丑。

对于女同胞来说更是如此了,满大街都穿红裙子的时候,你再穿红裙子,会觉得很难堪。

别说满大街了,就是单位里有另一个人跟你穿了同样的衣服,撞衫,都让你很难受。

同理,当天下都以某种行为作为善的标本,模仿和雷同之下,不善就出现了。

第七章里的一句,&ldo;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rdo;我给翻译成&ldo;无私为大私&rdo;。

这句话对我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曾用很长的时间去琢磨,人性中的&ldo;私&rdo;和社会要求的&ldo;公&rdo;该如何结合?对执政党,对一个社会的运行,对一种哲学文化的意愿,这都是大课题。

如果不能面对并准确地回答,政策的制定一定是扭曲的,对吗?

四十岁以上的人可能会有记忆,改革开放之前,&ldo;私&rdo;是要坚决打倒的。

我家缝纫机上的罩布,有我妈自己绣的&ldo;大公无私&rdo;四个字和一幅风景画。

那时讲的是&ldo;狠斗私字一闪念&rdo;&ldo;斗私批修&rdo;,只要是私,死路一条。

但问题是,人性中天然有自私的一面,中国有句古话,&ldo;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rdo;大到一个国家的元首,中到一个部门的部长,小到一个单位的负责人,都希望人们呈现出&ldo;公&rdo;的那一面,但你如果不能面对人性中&ldo;私&rdo;的这一面,&ldo;公&rdo;就要全泡汤了。

在荒唐岁月里,以为人性中的&ldo;私&rdo;是可以被斗掉的,结果经济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

天天强调&ldo;国家都是你的&rdo;,最后发现根本不是,我什么都没得到,要吃大锅饭,要去公社食堂。

这就是对人性的了解不够。

因此这几年我一直在倡导,所有决策的出台,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更透彻的了解上,顺应它,引领它,才能更好。

思考这一切的同时,我在《道德经》里发现了这句话,&ldo;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rdo;,让三十岁的我豁然开朗。

相邻小说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爱在巴塞罗那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痛并快乐着  坏坏表弟  双程3之如果  撩与被撩的关系  特殊红酒供应商[星际]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  穿成女扮男装的男配后[穿书]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上)  小日子  萌妻撞入怀:总裁缓缓爱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幸福了吗  重生系统之风水道士混娱乐圈  快穿之游戏人生  嫁给大反派  慕浅若止  她有两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