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2章

以宋史研究为例,最近数十年来,出版过数量众多的著作,这些书大概都只有社会精英们才会去阅读,或者是确实对宋朝历史感兴趣的人才会有雅兴去仔细品味一番。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其实,历史研究不应该是庙堂之上的学问,更不是专门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抑或是大学课堂上的教材和参考书,而是应该让每个中国人都能了解历史,至少从事研究的学者有义务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

任何国家、民族,如果对自己的历史都缺乏基本认识,恐怕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历史知识很多来源于电视、网络之类的强势媒体,特别是古装戏。

坦率地说,我很少看这样的电视节目,因而无权加以评论。

然而,从去年以来,受国家广电总局委托,我审阅过一些电视剧本,由此不得不看一些还没有进入拍摄阶段的历史剧。

应该说,剧本创作人员下了相当的功夫,但从历史专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东西的把握、定位还是不准确的,甚或是错误的,更不用说细节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古装戏中,臣子千篇一律地称呼皇帝为&ldo;陛下&rdo;、&ldo;皇上&rdo;,而皇帝则称呼臣子为&ldo;爱卿&rdo;。

至少在宋朝,口语中通常称皇帝为&ldo;官家&rdo;,而&ldo;爱卿&rdo;在很多场合是称呼妓女的,皇帝显然不可能以这种极不雅观的称谓来称呼自己的下属。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兹不赘述。

由此可知,人们从电视、戏曲等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与历史本身是存在相当距离的,这种状况无疑需要加以改变。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奇特的感觉,我们的教育似乎过于功利,即倾向于培养人的专业素养,其实这仅仅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已。

在笔者看来,民族整体素质的改善和不断提高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惟一出路。

记得我曾经跟一个日本朋友谈过关于人口素质的话题,我当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人口比例能够达到日本的一半,中国肯定比日本要发达。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这种看法,或许是我有感而发吧,毕竟中国的人口基数要比日本大得多。

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儿心,出一点儿力。

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开宝九年

赵匡胤见众官已被收服,立即赶往皇宫,迫周恭帝逊位。

文武百官就列后,发现尚未制定禅位诏书。

哪知,翰林学士陶穀(gu)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念给百官听。

赵匡胤换上龙袍,接受群臣朝贺,正式登极为帝。

由于其所领归德军在宋州(河南商丘),于是定国号为&ldo;宋&rdo;,改元建隆,定都汴京(河南开封),赵匡胤便是宋太祖。

太祖即位后,封柴宗训为郑王,母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终生奉养,其后代也受到宋朝历代皇帝的照顾,据说这是赵匡胤亲自立下的规矩。

赵匡胤做了皇帝,很多关于他是&ldo;真命天子&rdo;的说法便流传出来。

道士陈抟(tuán)骑驴出游,听人说赵点检做了天子,高兴得从驴上摔了下来,拍掌欢笑说天下从此太平了。

相邻小说
木鱼  被冰山Omega重金求子后  灵气逼人  晚安好梦(快穿)  我在恋综文里当万人迷  女尊世界之非常夫妻  学霸降临  我家竹马是影帝  我为暴君画红妆  情修的芥子袋里有什么(NP)  渣夫改造手册  (魔道祖师同人)义城之梦  讨债的狐狸  唱跳全废后我靠食量爆红  漂亮哭包的仿生男友  施琅大将军  失氧  重生后为了赎罪二嫁,丞相前夫却疯了(1v2)  为战损仙尊证无情道后  卿本为后:巨星甜妻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