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死于梅毒的世界名人 > 第30章(第1页)

第30章(第1页)

在晚年,痛苦的经验使伏尔泰对所有君主失去信心,决心不再和任何君主来往,用他积蓄的财富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地区买下了一块不大的地产定居了下来。在这里,他一面从事创作,写下了《老实人》、《天真汉》等不朽名著;一面和法国启蒙运动人员保持联系,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还用他在社会上的崇高威望,为受教会迫害的人仗义伸冤,一直到1778年5月30日逝世。

孤独的思想者卢梭

法兰西革命和各个政党的领袖,如巴那斯、丹东、卡诺、比约、瓦伦,曾经联合起来向一个人祀典。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在演讲中极力推崇这个人,说他是革命的导师,并下令将他的遗骸迁葬于先贤祠。在美国议会大厅里,这个人的半身像,面对着富兰克林和华盛顿。德国哲学家康德因读他的作品而为之神往,说他&ldo;使我双目重光&rdo;。德国狂飙运动时期的一切天才,由它的先驱莱新,经由赫德,而至于歌德和席勒,都是这个人的崇拜者。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少年的时候,颈项间悬饰一块带有这个人肖像的纪念章。

是谁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住了这么多伟大人物的神经?这个人就是法国大思想家、文学家卢梭。

让&iddot;雅克&iddot;卢梭公元1712年出生于瑞士的日内瓦。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由于生活困苦,卢梭很小就去当了仆人,以后又当过学徒、杂役、雕刻匠、秘书、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过着漂泊四方的生活。他曾与贵妇人有过几起罗曼趣事,其中包括与泰雷兹&iddot;勒瓦瑟的风流韵事,他俩没有结婚,却有5个孩子,但卢梭把这5个孩子都送进了一家育婴堂。

1750年卢梭在30岁时一举成名。那是第戎科学院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使他顿时成为一代名人。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他著作,其中包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埃罗伊兹的故事》,《爱弥尔》,《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信奉天赋人权学说,认为处于最初自然状态时的人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天赋的人权。私有财产所有权的确立最终导致了不平等的产生。卢梭认为政治社会的合法基础是社会契约。人们根据社会契约把自己的权利与权力委托给社会,把个人意志统一为公意,而公意就是法律。人们订立社会契约,也有权废除社会契约。如果暴君无视公意的存在,任意处置臣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就有权废除他,重新确立新的契约。卢梭还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对贫富悬殊的现象极为痛恨,但又不主张消灭私有制;他谴责教会的黑暗和虚伪,但又反对无神论,主张自然神论。

卢梭的思想在法国大革命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著作更被当作&ldo;革命圣经&rdo;被人们广为阅读。无怪乎拿破仑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卢梭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对他本人来说,他一生得到的荣誉少,迫害多。他的书在他在世时被多次焚烧,他也被迫流亡国外,长期过着隐居漂泊的生活。58岁时,卢梭被允许回到了法国,但几年后又不幸遭遇了车祸。1778年,一代巨人卢梭死去时,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在卢梭的交往中,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几个作家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和让&iddot;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成了终生的仇敌。此外卢梭终身提倡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的一些同事开始疏远他,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他患了明显的偏执狂症。虽然有些人对他表示友好,但他却采取怀疑和敌视的态度,同他们每个人都争吵过。他一生的最后20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

古典哲学的创立者康德

在中外著名的哲学家中,康德可能是一个最为单调刻板的人。他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惟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了。

&ldo;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rdo;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ldo;实践理性批判&rdo;的最后一章。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他出生时,有&ldo;武王&rdo;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里已经统治了11个年头。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8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了哥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哥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经过5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了哥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

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3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玄学大师是学霸  神老乡  啤酒谋杀案/五只小猪  异端的权利  卿卿美人画罪师  深度沦陷  [综漫]次元召唤目录  夫朋妻友  狗男主今天火葬场了吗[穿书]  华盖集续编  何处金屋可藏娇  首相绑架案/波罗探案集  九眼天医  柔情皇上亡国记  黑皮将军的小青梅  [综漫]恋爱脑今天篡位了吗  阴妻来了  总裁大人你不配  许你一个未来  莉莉玛莲/再见海因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