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暹罗的最南端聚居着大约五十万马来人,形成了一块无法同化的地方。南方的马来诸省在十八世纪中曾多次起义,这些省或许还会这么干的。
暹罗同英国的外交往来历史悠久,1909年的曼谷条约1使两国关系达到了顶点。根据这一条约,在暹罗的英国国民被置于暹罗&ldo;国际法庭&rdo;的管辖之下,而暹罗则将吉兰丹、丁加奴、吉打和玻璃市四个马来邦的宗主权转让给英国。差不多与此同时,暹罗和马来诸邦之间谈妥了一笔铁路贷款,用来发展暹罗同它的南邻之间的铁路交通。由于这四个邦都是马来人的邦,所以在1939年还看不出暹罗有何收复领土的想法。英国从1909年开始逐步放弃在暹罗的治外法权,这一过程完成于1937年签订英暹通商航海条约。这是暹罗和强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完全平等的条约。英国在暹罗的对外贸易中直到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还占首位,即占暹罗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七,日本则占百分之十一点六。英国资本在该国占有的利益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大得多。暹罗的金融也同伦敦货币市场联系在一起‐‐全部公债在伦敦发行,偿债基金存放在伦敦各家银行或投资于英镑债券。最后,暹罗简直一贯地依附于英镑集团。
暹罗同法国的关系时亲时疏,但1925年2月14日签订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标志着一个至少是外交上长期友好时期的开端。1932年的政变没有立即改变这种气氛,但到了1937年,由于印度支那对日本渗入暹罗和暹罗执行新的重新武装计划感到害怕,友好关系受到了威胁。西贡的法文报纸《大公报》问道:&ldo;暹罗新的立宪政府8妄想通过吞并寮国和柬埔寨的一部分来重建其过去时代的巨大王国,这是在重温其古代帝王的迷梦吗?&rdo;反过来,印度支1
那实行重新武装的计划也使暹罗人感到惊恐,尽管它在实行方面远不及暹罗的计划有效。由于暹罗人通知废除1925年条约,遂于1937年12月缔结新约,治外法权和对暹罗关税自主权的种种限制终于全予取消。1939年春天,双方都伸出了橄榄枝,但丝毫掩饰不了彼此的疑惧。不过,暹罗人收复领土的想法只是稍稍显现,并不曾有要求归还失土的暗示。2暹罗同日本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虽然两国的外交路线各行其是,互不相干。但自1904‐1905年日本战胜俄国以后,暹罗很自然地意识到远东的政治均势在发生变化,在此后的年月中暹罗政治家又进一步注意到日本的上升力量和它所宣称的抱2关于迄1925‐1926年为止的八年来的移民数字,见《概览,1926年》,第467页。
1见《概览,1929年》,第410页。
2关于结束外国在暹罗的冶外特权的叙述,见同上书,第405‐417页。
1《大公报》(l&rso;ipartial),1937年2月8日。
负,而此种抱负迟早将导致日本同西方发生冲突。与此同时,他们也觉察到英法的力量日益削弱。暹罗观察家过去要注意的只有两颗政治星座,不日便会有三颗了,而且这颗新星座至少也会同原有的两颗同样明亮地闪耀在远东的天空。但是当1933年因日本侵略满洲1而投票对它进行谴责时,暹罗弃权不参加,这也许是为了要维护它的中立,然而日本人的无限感谢,却使它大为窘迫。根据接着出现的事态发展,有些观察家发觉暹罗在后来几年中有着&ldo;倾向日本&rdo;的趋势,而且据说在暹罗政府中还存在着一个颇具影响的日本集团。但此种说法后来也并无证据可资佐证,实际情况似乎是,暹罗虽然害
怕日本,但也并不偏爱日本。2当我们观察暹罗在1939年头几个月的局势时,看到的是这个国家完全为一种好斗的民族主义情绪所控制。82銮披汶颂堪已代披耶拍凤出任总理,领导着一个军人占优势的政府,銮巴立已任财政部长。有迹象表明,銮巴立终将获准实行他的经济方案。当时还有流产了的巴恰提波国王阴谋复位的消息。但是没有迹象足以说明暹罗将在三年内同日本共命运。
暹罗增加军备的订货单是受这一事实的影响,即它的财政情况只容许它向最便宜的市场去购买,所以它虽然从日本和意大利买了驱逐舰,但它的购3
货单上也有美国飞机,而英国是决不会得不到订货单的。1939年春,暹罗对外政策给人的印象是:它急于盼望避免卷入强国之间的任何冲突。法国的陷落和珍珠港事件这时还是遥远的后来的事情。其时暹罗全力忙于国内事务‐‐开发经济资源,使自己适应于进行社会改革和结构改革,并学会象一个现1
代国家那样地前进。
1见《概览,1933年》,第509页。
3暹罗战前预算开支的订货大约是每年一千万英镑,和伦敦郡议会的同期预算大致相等。
1大米是暹罗的主要食品,也是它最有价值的出口品。它最重要的矿产是锡(1938年定额为一万八千五百吨)。1937年它的橡胶出口值为二千四百万铢左右。这个国家在财政上是殷实的。
(二)法属印度支那2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南部一大片地区的推进,建成了一个人为的政治单位‐‐法属印度支那。1858年,法国人建立了交趾支那殖民地,接着将柬埔寨(1863年)、东京和安南(1873‐1885年)、老挝(1884‐1893年)和广州湾(1899年)相继划入他们的保护范围内。到了1899年,这些领土便合并在一起置于印度支那总督的管辖之下。法属印度支那的面积总计为二十八万六千平方英里,1938年的人口是二千三百零三万。3法国在十九世纪后期的倾向是保护贸易。那时法国的重工业正在开始发展,工业家害怕生产过剩,他们需要新的市场。1892年的法律所体现的观念是,殖民地产品以供应母国原料或非竞争性的产品为限。根据同一法律,印度支那被宣布为&ldo;同化&rdo;领地。根据规定,母国产品进81入殖民地4可以免税,而其他国家的产品则须课以在法国征收的同样关税。一般说来,印度支那的产品亦可以免税输入法国。但对该项法律所作的解释更加清楚地说明了驱使法国立法者的乃是保护法国工业的愿望。起初对印度支那当地人使用的许多中国货和日本货的课税还不算重,但后来的税额便提高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死神实习中 原始世界摄政王 南瓜马车灰姑娘 兽人之穿越时代 偏执将军不装了[双重生] 至此终年/只要我们在一起 余辉探案之双面人 地师后裔 穿成年代文娇软女配 一咬定情:异能萌妃,抱一抱 待到秋来 神之左手[密室前传] 轻易放火 鬼道 狄夫人生活手札 女配专治不服[快穿] 很想很想你 农门春暖:家有小福妻 穿成虐文女主我氪金成神 蜜汁炖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