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话声音朗朗,精神济济的样子,让燕南越又升起些许希望来,他小心翼翼地问道:&ldo;那,你有应对之法了吗?&rdo;
&ldo;办法多的是。&rdo;武梁神色轻松,成竹在胸,&ldo;第一若朝廷不强征,咱就囤着不卖,等朝廷征完这波就是了。如果不卖不行,咱就分而藏之,可以藏老乡家里,充当民粮。第二程钦差下手狠,咱想法把他撵走不就行了。第三现在价格过低,咱想办法把市场价提起来也就是了。&rdo;
说完看着燕南越,一副&ldo;你说是吧&rdo;的表情。
张口就三个主意,燕南越表情很激动,只差要鼓掌了,&ldo;太好了!那咱们现在先按哪一种准备?&rdo;
武梁笑,&ldo;你觉得哪种法子简单,咱就进行哪种。&rdo;
燕南越愣。法子咋一听似乎很简单,细想想哪种都不简单。
首先囤最简单,什么都不用做。但粮食陈不如新,越囤越掉价,还有囤起来的费用和折头,除非能一直囤到遇上灾荒年什么的。并且这么熬时间,他们熬得起吗?钦差大人虽然定了粮价却并不在征粮上上心,谁知道要征到什么时候。
还有藏。就因为这次来时带的人中就有锦城这边的老乡,所以咋一听变商粮为民粮的法子很可行。
可实际上他们那么多粮食啊,要往老乡家藏,那得发动相当大的村子才行吧。到时候人多嘴杂,随便谁漏个风也就完事了。
还有撵程烈。人家可是钦差大人啊,连程向腾都弄不动他吧,那得请上意才行呢,她有这能量?
至于提价,傻子都知道价高能赚钱,但官价标杆在那里竖着呢,那是谁想提就能提的?
武梁一到,他就有种有了靠山的感觉,自己脑子都不会转了。
武梁仍看着他笑,&ldo;难道你还真当真了?&rdo;
燕南越挠挠头红了脸,&ldo;是呢。&rdo;
心里一层浅浅的暖悄悄弥漫。既然她也无好办法,肯定心里也很着急,却还要来逗自己开心。
本该他去开解她才对。
武梁见他终于没了那苦相,才问道:&ldo;你之前怎么那么紧张?&rdo;
燕南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ldo;你不知道,那些同来的粮商们,个个眼睛瞧着咱这里,出来进去都得顶着那些目光,想放松都不行啊。&rdo;
同来的粮商们,指的是同从京城过来的那些老板们。
锦城里也不多,有三个。一位姓丁,据说巨有钱,原来做皮毛生意的,后来在京城好像搭上了谁,反正这次得了信儿就过来收粮了。另外两位,一个姓王,一个姓卫,也都是大老板。
…
说起来蜀地的情况,好像并没有那么糟透。
因为程烈进蜀,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他在做价格震荡。
燕南越他们所在的地方是锦城,地处蜀中,是最繁华富庶之地。他们选了这样的地方为据点,往周边各府县乡镇辐射收粮的。后来陆续加入的收粮商家,也大多选择进驻锦城。
而程烈的人马却驻扎在茂阳城,那里是出入蜀地的关口,往外运粮方便。看样子他是想要稳扎稳打,从茂阳开始逐渐扫荡过蜀地全境的意思。
参照之前燕姨娘她老爹那一咖的征粮手段,那是耍横又讲理的。一旦遇到粮仓就直接开仓放粮,强买强卖得招人恨,但人家朝廷给出了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还会按册上人口给大户留下富裕的口粮,只是不给人讨价还价谋求更多的机会而已。
就冲着这三成,燕南越他们来了,别的粮商来了。但是现在,程烈不走寻常路了。
他守着这么个有高山险隘却良田廖廖的地方,不去富庶的锦城不说,还非得先在价格上搞起了花活。
他先前给出的官方报价那么低,完全没有说服力,所以程烈那边一直也收不到什么粮食。据说他丫的就没以这个超低价收到一颗粮食。
这么忽忽的没了两成,谁肯卖呀?粮商们不动,乡民们当然更不动。他们这时节将种粮一去,谁家还能多富裕?就算有,价格不理想就自己囤着呗,十万火急等钱用的,还真没让他碰上。
程烈也没一直硬挺着,过了几天见官仓颗粒无收后,他开始涨价。虽然涨得让人很无语:一石大米涨价十文钱。
一石大米啊,按现在得一百多斤啊,给涨价十文钱,三个多烧饼嘛。这也算涨?
然后一天接一天的,他天天给涨十文钱。
这是好势头,天天有得涨,就天天有盼头啊,这么着下去也不错,过一阵子就能将定价低的那两成补起来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寻心系列 我用绿茶拯救世界 我也很想他 我背后有人 世界之灰 农家俏酒妃:娘子,为夫敬你 心灵黑客 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 以蓝星之名 我变成了有钱人 你是我的,命运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漂亮姐姐 大师姐手撕炮灰剧本[穿书] 心间软刺 穿成年代文男主对照组 末日之王者重生 雪白血红 我靠运气成为国民女神 财神爷的悠闲生活 我同夫君琴瑟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