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如今就是,就算她们跑来江宁,也是不会让她们进陶家门的。
陶远逸说,他年纪日长,却一直没有成亲,家里担心子嗣问题,所以要好歹等他先有了后,才由得他慢慢挑正主儿。说她们也都是族里长辈掌过眼的,万一正妻无后,才会从她们子嗣中挑一个领回府去。
反正就是多重保险的意思。
武梁问他那族里的标准是什么。陶远逸说,陶家从商,这些陶家女人和后辈,当然按经商资质论。
武梁笑得直打颤。连说不错不错,正该如此。你应该多出去走动走动,多找寻些有用人材。将来岂不满江湖都遍布你们陶家子女,全大汤都遍是你陶家的生意了吗。
话调侃却并不含酸,人笑得那么事不关已,笑完了说陶掌柜,我来江宁,真是专程来还你银子的。
陶远逸叹气,她真是一点儿跟他成亲的心思都没有啊。
他都想过,能成亲自然最好,就算她拒绝,那也是她理亏,她总得欠他一个大人情,将来,他也总是要讨回来的。
但谁知道那个侯爷大人会这般拆台。
这两位从来就没到过江宁,提都没提起过,这竟然直接就来了。那位侯爷大人还真是,颇费周章啊。
至此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陶远逸知道,再提成亲的事,武梁绝对要翻脸了。
她不愿意,入了府也还能走。侯府挡不住她,他陶家也挡不住她。
于是他干脆退回去,重归主题:&ldo;还银子什么的不急,我们都说好了,回头从盈利中慢慢扣除也就是了。只是订亲这事儿,原是怕芦花配合有破绽,特意等你回来,让事情逼真些。怎么样,你当真了没有?&rdo;
‐‐这说法让武梁又愣了一回。安排得这么缜密,只是场秀?
后来,陶远逸换了种说法,说他是真的很喜欢她,陶家长辈也都很喜欢她,说他想认她做妹妹,愿意给她帮扶依靠,问她可否愿意。
这个,武梁认真想了想,觉得这个真不必了。
在身份上,两家都是商贾,联合在一起也不会提升多少档次身份。最多陶家是商界前辈,成绩比她出色罢了。
无利益冲突,大家客气来往,甚至逢年过节互相送点儿礼什么的,也是寻常。若有利益冲突,大家依然会各施手段商场争食的。
平素若她扯着陶家大旗,做生意能让人放心几分,但也会让人提防几分。
再者她的人脉在京城,陶家也是,人脉上的重叠,让她也没必要找他们借力。
最主要是,陶家已然是皇商,她若也沾上陶家标签,那她就不可能同样成为皇商。毕竟皇家也要考虑平衡的问题,不可能让陶家一方接手多重皇家业务。
不是她就想要成为皇商,而是说,她这株小糙离得太近,就只能在陶家遮阳蔽日的树阴下生长,永远也做不到和人家并架齐驱的位置。
何况,武梁坏坏的想,干妹妹什么的,也不知道在不在九族之列。她本来自己不惹事儿就行了,惹了事儿也是自个儿要头一颗。但这若认了亲,万一陶家那七姑八婆的谁犯了事,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被连座治罪。
反正很没必要多此一举。
后来陶三爷又出面,又是一副为姑娘你名声着想的样子,说你们之前相处那么久,总会有不明真相的人说点儿什么。你们二人若成了兄妹,也好堵堵别人的嘴。
可惜名声这种东西,向来不是武梁考虑问题的重心。武梁说清者自清,微笑拒绝。
她对陶远逸说,有情谊,为朋友也可以两肋插刀。无情谊,亲兄弟也可能背后捅刀,所以认不认亲,那只是形式主义。
陶远逸听着她撇清关系,微笑不语。
但她几番还债人家都不接,不收她的银子,也不肯拿她的欠条出来,好像不扯上点儿关系就不行似的。后来到底又多开了几家店,真的凑成十家,十全十美了。不过后面几家店,武梁都自己出银子了。
陶远逸帮她置办离开江宁的行理时,一边还为自己叫屈似的叨叨,&ldo;你说我把感情当生意,其实我没有。我只是习惯了付出之前,先算计一遍得失。可是这样,已经让人很不舒服是不是?你想想自己又是不是这样,有没有纯粹的不计较得失的付出过真心。&rdo;
武梁没吱声,心里默默想了一下,觉得嗯,果然生意人通病。
陶远逸当她默认,道:&ldo;所以我提醒我自己,不能总是理性,遇到喜欢的,要听自己的内心。我留在京城过年,不只是为茶引,是听从自己的内心。&rdo;
现在说这种话已经没有意义,武梁不预置评。
&ldo;我想说的是,你若遇到合适的人,也要听一听自己的内心才好,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rdo;
武梁点了头,心灵鸡汤什么的,遇上了就沾点儿也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也很想他 我用绿茶拯救世界 末日之王者重生 雪白血红 财神爷的悠闲生活 心间软刺 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 大师姐手撕炮灰剧本[穿书] 我背后有人 寻心系列 你是我的,命运 以蓝星之名 穿成年代文男主对照组 我同夫君琴瑟和鸣 我靠运气成为国民女神 世界之灰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漂亮姐姐 农家俏酒妃:娘子,为夫敬你 心灵黑客 我变成了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