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归义非唐 泡泡中文 > 第317章 岭西多病(第2页)

第317章 岭西多病(第2页)

唯一培育棉花的,便是海南岛上缺乏纺织品的黎族。

由于缺乏纺织品,所以他们便开始了培育棉花,让棉花适应海南的气候。

恰好这时黄道婆学习了黎族的棉纺技术,带来技术革新,而南方沿海土地偏盐碱化,无法种植其它作物。

这种时候,黄道婆带来的黎族育种棉花却因为耐盐走入众人视线,最后在明初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下,海南棉花开始在各地扎根发芽。

凭借着海南棉的特性,明军也成为了中原王朝中鲜少向东北深入的王朝。

不仅在后世吉林的位置修建了吉林船厂,还派人沿着黑龙江北上去到了出海口,登上了库页岛。

只可惜后续统治者无能,不仅废弃了船厂,对东北也以招抚为主,没想过积极开发。

刘继隆不知道现在的黎族是否已经培育出耐盐耐旱且产量远超西域棉的海南棉,但即便没有培育成功,想来也已经进行了很久。

从海南获得棉花培育,远比从西域获得棉花培育要更快更方便。

这么想着,刘继隆对崔恕提醒道:“海南棉的事情如果有了消息,立即告诉我。”

“是……”崔恕连忙应下,而此时土路上的碎石也清理了个七七八八。

剩下还有几块一人高的石头没清理,但旁边已经有工人准备好了木锤和铁钎,想来不是难事。

“走吧,去岷州看看去。”

“是!”

刘继隆带着崔恕往岷州赶去,而岷州作为李骥管辖的地方,刘继隆也很好奇李骥将岷州管得如何。

岷州的地形比起陇西六州的地形,自然不如后者。

但若是放在陇南七州里,那它的地形无疑是七州中最好的。

正因如此,岷州在刘继隆的迁徙计划中,无疑是七个州中的魁首。

如今的岷州有人口八万三千余,境内三县十二乡四十八村。

因此从临州往岷州南下的路上,每隔二十里就能看到有村庄升起炊烟,也能看到百姓在村庄四周开荒干活。

冬季很冷,土地也比春秋两季要坚硬,但因为作物死绝,更容易平整土地,所以百姓也不会放过冬天开荒的机会。

“冬闲变冬忙,土地大平整”这番话,适用于除极寒天气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瞧着那些移民多为青壮和健妇,刘继隆不免叹了口气。

“节帅?”

崔恕看着刘继隆勒马停下,不由试探询问起来。

刘继隆用马鞭指着不远处的百姓,有些唏嘘道:“这些都是剑南道的百姓吧?”

“应该都是,毕竟岷州原先的百姓并不多。”崔恕颔首。

如今的陇右,人口八十余万众,其中一成为陇右的汉民,两成为番民,余下七成中,有五成是来自剑南道的移民,余下两成则是山南西道和关内道的移民。

“沿途南下,这些村子只见青壮,鲜少能见到老弱,想来那些老弱都死在迁徙的路上了……”

刘继隆道出了他唏嘘的原因,崔恕闻言也后知后觉的颔首表示认可。

这个年代迁徙百姓并不容易,将西川百姓迁徙到陇南和陇西还没有什么,毕竟这个时代的陇西和陇南绿化率很高,气候还算宜人。

但诸如鄯廓和凉州,这些地方就比较难以迁徙了。

迁徙路上,因为水土不服而死的人并不少,大多都是老弱,青壮往往能活到最后。

当然,青壮即便能活下来,但若是环境差别太大,后续也会大病一场。

这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陇右环境还算好,若是换做后世的陇右环境,死难的人恐怕会更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军婚三年未归,椒妻不随军你急啥  人在须弥:我能复制七神权柄  重生后前世白月光变舔狗?那咋了  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  伪装成已逝仙尊的挚爱  妖孽下山,无敌于世间!  咸鱼代替龙傲天后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高武:快跑,他玩狙的  怂包美人穿七零,野痞首长宠妻忙  穿成王朝末年炮灰,我靠美食养家  扣1加功德,我真不是气运之子啊  狐狸老婆太粘人[星际]  大唐,我妻武则天  遮天:女帝篇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神话学院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我家后门通修真界,我暴富了  塌房的我拿诺奖更火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