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人生必看的书 > 第17部分(第3页)

第17部分(第3页)

成为一种统御方法。古语云:吏不畏否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

则明,廉则威。统御者从自身做起,自身清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必然提高统

御效率。正因为廉有如此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才把廉作为好官的主要标准。《三国

志·李通传》中记载,司马懿曾提出:〃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勘,修此三者,何

患不治乎?〃把清廉当作为官的首要条件。南宋吕祖廉在《杀莱昂大史别集》中又

提出:〃当官之洁惟有三事:日清、曰慎、曰勤。〃还是清廉在先。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中,的确有些为政者以清廉、公正、无私为本,以廉生威,

拨乱反正,造福一方,赢得人民信赖的。历史上的包拯就是其中之一。

包拯一生清廉俭朴。史书上说包拯后来虽然做了大官,地位很高,但穿的衣服,

用的器具,吃的东西,都和他作布衣平民时没有什么两样。他被任命为陕西转道使

后,本来应该穿上绘有新等级标志的〃章眼〃上任,以示尊荣。而他可倒好,穿着

原来的衣服就赴任去了。宋仁宗听后,十分赞赏,特地差人骑快马去追包拯,把三

品图致的章服赐给包拯。端州盛产砚石,早在隋唐之际端砚就久负盛名。历任官员

在向朝廷交纳砚台时都要借机勒索,额外增加数量,加重人民负担,结果弄得百姓

怨声载道。包拯到任后,一改旧习,命砚工按进贡数量制作,自己一块不留,此举

深受百姓欢迎。包拯离任时,砚工特地精制了一方好砚送给他作为纪念,他婉言谢

绝,〃不待一砚归〃。包拯一生所为正如自己所言:〃清心为治本,直道身谋。一

晚年时,为教育后代,留下遗训说:〃后世子孙世宦有犯赃滥者,不得归放本家,

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以清正廉明为本,逐渐形成巨大威势。史书记载说:〃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难,好比黄河清,童稚好人,亦知其名,呼日,一包待

制〃。当时的京师所在地开封府有传语说包拯好比阳间的阎罗,谁想买通关节,走

走〃后门〃,以长徇私情,搞点〃不正之风〃,那谁的官也就甭想再当了。他七次

上奏皇上,要求严惩酷交王逵,终达目的;他敢于弹劾皇帝的后妃,也敢于指责官

位煊赫的国戚。宋仁宗的叔岳父张尧住身为宰相,搞得民困国穷,包拯置个人安危

于不顾,要搬掉这个祸害,一而再,再而三,上奏弹劾,迫使宋仁宗免去张的要职。

包拯所做的一切,自然赢得人民的敬意。来神宗时,西羌有一个将领于龙呵归附宋

朝,他京师朝见皇上时,要求皇帝赐给他包拯的姓。开封府署旁有一块题名碑,凡

在开封府任过府尹的,都在碑上刻下姓名和任职时间。包公曾任开封府尹一年多,

也刻了上去。南宋时周密曾说开封府尹题名碑上的包拯二字:〃为人所指,指痕甚

深。〃这是因为人民喜爱他,凡是到此地来的人,为表达敬慕之情,都愿用手指抚

摸包拯二字所造成的。现在这块碑石还保存在开封历史博物馆里。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为官的都清政廉明,不贪心,那么整个国家的

政治也就搞上去了,经济实力也强盛了。盛唐时国力强盛,回族来朝,盛况空前,

靠的就是一个〃廉〃字。在现代社会,这个道理仍然有用,而且作用更大,甚至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人生我做主  遇虎  有效改变工作哲学和方法-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虎父犬子 我即江湖 完结+番外五  航海归国  你能不能不工作  璇玑谱  脂点江山  刘墉育女成功三部曲:再试一次,就成功(节选)  三国天昊传  古代由我做主  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免费阅读无弹窗  凤飞于天  修仙归来,我穿书成了大反派  修仙世界的奇闻  消失中的江城  智慧金块  神印:转投魔族后,全人族求原谅  一生做好一件事  爱这本书(男替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