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晔一幅正经脸,道,&ldo;这些天都在家攻读,时久没来给祖父请安了。还有二哥,咱们可是将将一年未见。&rdo;然后,极自然的问一句,&ldo;二哥这一路过来,可好?阿冰妹妹,可好?&rdo;
苏二郎笑,&ldo;我们很好,倒是阿晔,看你也很好。&rdo;
&ldo;知道二哥牵挂,我怎敢不好?&rdo;
俩人先逗趣数句,听得苏不语直乐,苏不语已是内阁相辅,一部尚书,平日里朝臣们见了都要客客气气称一声苏相。不过,与他相熟的人都知道,这人最没架子的,待孙辈亦不是严厉的那一款。不过,俩人既然都在,苏不语就顺势考较了一回孙子和孙女婿的文章。
苏二郎与阿晔的文章如何呢,用苏不语与同僚兼好友兼有血亲的表兄弟吏部尚书李九江的话来讲,&ldo;明年恩科,便非一榜,也跑不了二榜。&rdo;
李九江微微沉默片刻,方道,&ldo;如果不急的话,略等一等也无妨。&rdo;
苏不语眉心一跳,&ldo;这话什么意思?&rdo;
李九江道,&ldo;没什么意思,随口一说。&rdo;
这九个字,苏不语把李九江腹诽大半时辰,什么叫&ldo;随口一说&rdo;啊,这是随口一说的事吗?
苏不语到底位在中枢,深思熟虑一番后,苏二郎这里好说,这是自己亲孙子,说不让参加恩科,这小子不敢有二话。可孙女婿那里怎么讲呢?没个好理由,怎么就能跟孙女婿讲,你别参加恩科了。就是太岳丈也没这么干的啊!人家孩子准备明年恩科都大半年了~不过,苏不语到底是苏不语,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直接与阿念说。而且,苏不语说得十分透彻,&ldo;苏家深受四代先帝大恩,阿念你也不是外人。如果这事是别人与我说的,我当他放屁。但这事是李九江说的,我必然要提醒你一声,毕竟关系孩子前程。&rdo;
不,这不只是关系孩子们前程的事!
阿念先道,&ldo;李尚书与苏叔叔你说的事,你这样直接告诉我,是不是……&rdo;
&ldo;这无妨。&rdo;苏不语摆摆手,&ldo;九江也是四朝老臣了,我们虽然都是在太宗皇帝时入朝为官的,但具体说来,九江多受仁宗皇帝之恩。他那个人,看着不近人情,其实极重情义。他与我说,就是想我告诉你。&rdo;
阿念不由又有几分不解,李尚书这是想提醒他什么呢?
第476章帝都风云之二十八
江苏两家已是姻亲之家,阿念与苏不语虽官阶相差较远,但平日间,阿念还算能入苏不语的眼。往时间,俩人见面都是有说有笑,唯独这次,阿念是忧心忡忡的回了家。
苏不语轻嗤一声,&ldo;这个李九江。&rdo;
阿念回家,失眠大半宿,倒不是为长子的科举,长子明年不过十七,再等三年也不过弱冠之年。阿念担心的是李尚书这话外之意。
阿念这么失眠,闹得子衿姐姐也睡不觉了,打个哈欠,问他,&ldo;今天怎么了?&rdo;
&ldo;姐姐还没睡啊?&rdo;阿念还以为子衿姐姐已经睡了呢。
何子衿道,&ldo;看你晚饭就没什么胃口,今儿不是苏相找你过去说话么,可是有什么烦心事?&rdo;以前做帝师时招人眼红,自从改修史书,阿念算是从那招人眼热的位子退了下来,虽则这修史书的职司不比帝都,何子衿还是更愿意阿念修史书的。如今阿念官位平平,有何事如此烦恼?
夫妻二人素来无事相瞒,何况,因着二人自小一处长大,许多事阿念还是更愿意听一听子衿姐姐的意思。如今在这屋里也没他人,阿念就将苏不语与他说的事原原本本的同子衿姐姐说了,阿念道,&ldo;明年恩科还是小事,你说,李尚书这话是什么意思?&rdo;
因家里人当官的多了,虽然都是中低品的小官儿,但因家里人多是科举上去的,何子衿对科举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如明年恩科,其实十分不简单,因为这是今上登基以来第一次春闱,而这样的春闱,往往都是新君亲为主考官,哪怕这新君的主考官就是挂个名儿,可以后说起来也都是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
这四个字对于将来的仕途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益处,一般来说,哪怕只是在心理上,新君也都会相当注重自己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加以关注。
李尚书却是提醒苏尚书让家里孩子避一避……
何子衿往深里一思量,顿时吓得倦意全消,何子衿悄声道,&ldo;不会是李尚书这么不看好陛下吧?&rdo;这是不是说今上即将倒灶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深夜小酒馆 冷暖自知 洪秀全传 帝国雄关:1644年风云局势中的山海关 一念成痴终成伤 有个人暗恋我十一年 权少枭宠之萌妻拐回家 爱谁谁 佞臣宠妻 红楼之贾赦修仙记 舞媚妩魅 缓期 肥宅校花 攻城掠爱:陆少的蜜恋鲜妻 花式劝男神剃光头 陛下!给本宫笑一个! 你看见我老公了吗 无限选修课 九龙桂 贫穷贵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