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蒙元风刀割面忽哥赤 百度百科 > 第197章(第1页)

第197章(第1页)

大汗的眼光扫向群臣,大家都在观望,谁也不想做出头鸟,伯颜、安童等重臣自然不会武断开口,还是要先听听下层官僚的意见。

&ldo;大汗,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rdo;一个儒臣出列,我抬眼一看,却是姚枢。这位老先生也是藩邸旧臣,当年与王文统不合,被排挤出中枢,被冷落了好一阵儿。如今安童拜相,昔日老臣被一一延请到都堂以备顾问,姚枢便是其一。今日集议,自也有他的席位。

&ldo;卿不妨直言。&rdo;忽必烈道。

&ldo;建都与攻宋并举,恐朝廷应接不暇。蒙古将士鞍马娴熟自不必说,可江南水网密布,堡垒林立,壕沟纵横,若遇山水寨栅,蒙古军纵有精兵良马也束手无策,徒劳民伤财耳!攻宋一事,或可暂缓。&rdo;

他此言一出,忽必烈登时拉下了脸,刘整则好整以暇地拂了拂衣袖,轻轻舒了口气。姚枢想劝忽必烈缓战,给出的理由似乎并不高明。

&ldo;暂缓是为何意?战或不战,竟无说法!处事如此混沌,卿倒枉为藩邸老臣!昔年卿随朕远征大理,不畏险阻,直下金沙江的豪气哪里去了!?依卿之言,宋国这块土地,难道搁置不理?还是要朕好修文德,以待远人归服!?&rdo;

纵然百官在场,忽必烈也毫不顾忌老先生的颜面,生生地驳回了。他态度强硬,可见心意已决,再不想听这些含混的说辞了。

忽必烈态度明朗,刘整也再无忌惮,顺势又加了一把火:&ldo;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2)唐太宗文治武功,亦先以武力平天下,后修文德以绥海内。没有正统,妄谈文德,恐怕也名不正言不顺罢!若南北并立,到底何为中国,谁又是中国之主?&rdo;

姚枢被忽必烈君臣词锋所迫,一时赧然无语。刘整反驳的理由,也是儒生们津津乐道的&ldo;中国之道,天下共主&rdo;。他所谓的&ldo;正统&rdo;一说,首先&ldo;政治正确&rdo;,其次也符合忽必烈的现实需求,纵然攻宋有诸多劣势,都不足以成为阻止战争的理由。

大殿中群臣一时无语,儒臣们多暗暗叹气,虽不赞同刘整的提议,却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而且忽必烈明显不悦,再触逆龙鳞,于事无补,反而招忽必烈嫌恶。

姚枢被晾在朝堂上,形单影只。我往人群中一望,却见另一位老臣挪了挪步。许衡动动嘴唇,似乎想说什么,叹了口气,踌躇着往前挪了一步,安童见此,却抢在前头,上前开口:

&ldo;大汗,臣以为姚先生所言,并非全无道理。&rdo;

忽必烈见他有替姚枢说话的意思,脸上已有一丝不悦,然而丞相在百官面前发言,他还必须得给面子,遂压下情绪,冷冷道:&ldo;有何道理,卿且为朕分辩。&rdo;

&ldo;姚先生所言&lso;暂缓&rso;,只是缓战,而非不战。以缓备战,而非仓促求战。昔日塔察儿大王折戟襄樊,岂不是仓促发兵所致?襄阳有长江之险,汉水之利,控扼江淮,处地险要。城墙高厚,壕沟深广,吕文德多年经营,粮储可备十年之用。江南将士素习水性,又有战舰舟师。江南诸地,可依水路往来驰援,骤然发兵,一时难下,只会裹足江淮,重蹈前车之覆。&rdo;言罢,微微抬头,望望忽必烈。

&ldo;既知问题所在,卿可有良策?&rdo;忽必烈仍沉着脸。

安童没有答话,反而望向刘整:&ldo;刘大人既然主动建言,想必已有良策,大汗不妨听听。&rdo;

见安童把话头递给自己,刘整也一时迷惑:这不是给他说话的机会吗?然而忽必烈紧紧盯着他,也不容他多想,遂道:&ldo;宋国之利,尽如丞相所言,若破其利,唯有二策:筑城围襄樊,断其联络;造船练水师,夺其所长,则事可成矣!&rdo;

安童听了,微微一笑,叹道:&ldo;这两样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军筑城修垒,宋人岂无提防?我军兴练水师,宋人岂会容忍?他们就不会先发制人?若仓促兴兵,为宋军察知,则事不济矣!&rdo;

我听了这话,先是一愣,而后才明白过来:姚枢和安童所谓&ldo;缓战&rdo;的道理,尽在于此。

忽必烈微微颔首,态度微微松动,又问:&ldo;依卿之意,该当如何?堡垒总要修筑,水师也得练起……如是,如之奈何?&rdo;

&ldo;或可从主将吕文德下手。吕文德是宋国故人,刘大人应当知悉。&rdo;安童道。

刘整闻言,立时会意:安童这是又给他机会了,也是帮他同儒臣缓和关系,若有可行之策,双方各得其所,忽必烈也能称心。他沉吟片刻,道:&ldo;贸然筑堡垒,的确引人防范。吕文德贪财好利,不如遣使贿以金银,许求在樊城之外鹿门山开榷场,使南北互市。榷场一开,吕文德必以为我军无求战之心。待他疑虑消除,可用保护榷场之名,在外围筑堡垒,我军不围困襄阳,宋人必不以为意,遂可稳妥经营。自万山至鹿门山一线,修筑长围,日后再切断襄阳粮道,于堡垒内练水师,待时机成熟,襄阳已孤立无援,存粮难继,或可一战。&rdo;

安童听了不禁颔首,微微笑道:&ldo;刘大人果然深谙时事。事缓则圆,姚先生所谓&lso;暂缓&rso;,正是这个道理。&rdo;

姚枢听了,才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着安童,又向忽必烈建言:&ldo;老臣见识昏昧,幸赖丞相帮忙言说。群臣共论国是,方得真知灼见!&rdo;他这么说,也算是让步了,至少他的意见也得到了部分采纳。与宋对战无可避免,他自然明白,只是决战能缓则缓,毕竟于百姓有利,这也是如今最好的结果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王子殿下心很累[综童话]  [全职高手]半夏笙歌  藏邪(盗笔原著解密,十年天真不再)  阴阳速递  秦无道大秦帝国九皇子  鬼王  爱是一场如梦之梦  悠然田园生活  名模辣妻:狼性总裁狂野爱  魔法机甲王  在修罗场求生[快穿]  被改造成怪物后我进入平行时空  (弹丸论破同人)兄弟,你也喜欢江米条吗  [重生]药庐空间  将军今天追妻火葬场了吗  魂修/渣萌攻略  重臣攻略手册  论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为娱乐圈贡献一只咸鱼  小丧尸,我们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