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的穷兵默武极为不满,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
车行》)、“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出塞九首》之一)、“古人
重守边,今人重高勋。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后出塞五首》之三)
等句都直接把批判的予头对准着玄宗,何尝因忠君而为尊者讳?再如玄宗沉
湎酒色、骄纵外戚以致朝政昏乱,这
在杜诗中受到彻底的揭露,如“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同诸公
登慈恩寺塔》)、“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
字》)、“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宿昔》)等,而“忆昔南海使,
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病橘》)和“云壑布衣鲐背死,
劳人害马翠眉须”(《解闷十二首》之十二)对劳民伤财以供杨妃穷奢极欲
之事的揭露,也都是直指玄宗的。甚至连肃宗之惧内,也没有逃过诗人的讥
刺:“张后不乐上为忙!”(《忆昔二首》之一)除了锋芒毕露的批判之外,
还有许多杜诗表面上是颂圣,骨子里是讥刺,例如《能画》咏安史乱前之玄
宗:“政化平如水,皇明断若神”,语似颂扬,然而此诗前几句是“能画毛
延寿,投壶郭舍人。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可见“政化”云云,正是
讽刺玄宗自以为政化皇明,从而恣意享乐。又如《奉赠卢五丈参谋琚》咏代
宗:“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既有下句,则上句只可能是讥刺皇帝之
假仁假义!
所以我们认为,杜甫的忠君意识确实很强烈,其中也确实有一些愚忠的
成分,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忠君的实质是要“致君尧舜”,其目的是
实行仁政,因此对无道之君能予以批判。1前者是杜甫等同于普通的封建士大
夫之处,后者才是杜甫的独特思想风貌。前者是封建时代在一位士大夫心头
投下的阴影,后者才体现出这位伟大诗人的理性光辉。我们有什么理由渲染、
强调前者而对后者却轻描淡写乃至视而不见呢?难道我们今天重视杜甫、研
究杜甫,是首先把他看作一位封建士大夫而不是看作一位伟大的诗人吗?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梢予论析。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对皇帝寄予
殷切的期望,一再称颂他们是中兴之主,肃宗是“宣光果明哲”(《北征》),
代宗也是“周宣汉武今王是”(《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自从我加载了金句系统 (怪化猫同人)可否别让我为你伤怀 都市盛宠:绝代仙妻 结个假婚吗? 重生一品佞臣妻 玫瑰花的问候 (综英美)反派大佬的两副面孔 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穿到搅基同人里的作者你伤不起啊 [阴阳师同人]他是女装大佬 许你长安,相思为伴 哄你入睡 女配在七十年代 食草家族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我求求你们快点结婚啊 媒子鸟 盗墓挖出太子爷 Atlas·双星书 满分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