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小说人物的思想、意识不等于作家本人的,小说人物的形象也大于作家所自觉赋予其上的情感、思想等等的总和,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由于这些,只写小说时王朔还可以、也确实遮住了&ldo;丑&rdo;,把他有关对于知识性、价值性、精神性话题的判断、认识、看法隐藏了起来,即使小说中在这方面多有谬误,但他未作辨别,对它们的态度极为&ldo;混沌&rdo;,经过文字处理以后你也能当它们是调侃,当它们是正话反说,从而一笑了之。
何况小说究竟是小说,当不得真,它的一大价值就是博人一笑。
所以从这一角度说,小说是遮蔽王朔&ldo;无知&rdo;(王朔的无&ldo;知&rdo;,在我的的话语系统中其实指的是无&ldo;识&rdo;;他在不少领域里的&ldo;知&rdo;不比别人差,毕竟他是&ldo;混出来&rdo;的人了,即使没吃过猪肉,听的猪叫也比一般人多得多了。)的&ldo;避孕套&rdo;,离开了&ldo;避孕套&rdo;,让他直接与本体接触,他就会&ldo;阳痿&rdo;!
我若学习他,从纯商业的眼光看,那么,能和他站在一起不致脸红的,大概是金庸,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特别注重&ldo;卖&rdo;,作品包含的世俗因素很多,能够为最广泛的大众接受。
其间当然有分别,最大的分别在于,他们提供货物的含金量大相径庭。
而作为小说家的王朔,来评点同样是小说家的金庸,拿王朔一个词形容,恐怕叫着&ldo;嫉妒&rdo;亦不为过。
为什么王朔感到有点不太平衡,要重创金庸呢?
原来他发觉读金庸的人&ldo;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高&rdo;(《无知者无畏》,第74页),抢了他王朔的&ldo;市场&rdo;。
这就引起他的关注,便找来金庸的书,找来那套《天龙八部》。
&ldo;这套书是七本&rdo;,王朔是&ldo;捏着鼻子&rdo;才看完第一本的,&ldo;第二本怎么努力也看不动了&rdo;。
大概王朔进厕所都不喜欢用鼻子呼吸,而把它捏起来。
这一点姑且不去考证,我的疑问是,有了这点阅读,加上道听途说和电视,他就能摔开膀子,大干特干金庸啊?他行吗?
他觉得自己行,列举的理由就是&ldo;一道菜的好坏不必全吃完才能说&rdo;(本节未标明出处者,参见《我看金庸》一文)。
我可以理解他这个说法,毕竟他是王朔,谁也不能以为他不应该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可一当你来分析这句话时,你就不能不说他是浅薄的,无知的。
一道菜的好坏,诚然不必等到吃完才能说,但吃菜能与吃书比吗?
好菜、坏菜吃多了都要拉肚子,好书吃多了并不至于,只要你愿意,就没有足够的时候,而&ldo;坏书&rdo;对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说法‐‐某人觉得&ldo;好&rdo;的,另有些觉得它&ldo;坏&rdo;;反之亦然。
即使吃饭和吃书可比,你也要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需要,有人喜欢甜,觉得辣不好,有人相反。
至于傻瓜,他是连马粪都吃,吃起来津津有味的,你能相信他真就感觉它&ldo;好&rdo;?什么意义上的&ldo;好&rdo;?对于谁的&ldo;好&rdo;?
别人的&ldo;好&rdo;你起码要尊敬一下吧?
王朔们的饭量小吃不完、能为有限吃不动、口味蛮霸不愿吃……这一切属于自身的问题,他们看不清,不去反省,就说饭未做好,不知从哪儿学来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书后我决定抛夫弃子 清冷世子火葬场了 蚌珠儿 国画 草原种田发家记 渣攻每天心慌慌 夫君不自闭 太阳公主(印加帝国三部曲之一 打捞闪烁时间 初恋来迟 侯门毒妃 绚丽锦衣 总裁的黑白小天使 地球今天也要赚钱养月亮 用美颜救赎无限游戏C 无处可藏 降温 大漠烽烟 桃之夭夭 用尽余生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