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历史的倒影豆瓣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古代有一句民谚,&ldo;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rdo;,说明县令、知府这些&ldo;百里侯&rdo;权力之大,对草民具有极大的伤害能力,但和今日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相比,知县和知府只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掌握的资源、运用权力的自由度远不如今日的书记。

名实不符带来的混乱

安徽前几年和最近发生的两件有意思的趣事,颇具象征意义。

几年前,曹操的老家亳州市(县级市)的书记举行阅兵式,将全县穿制服的公务人员集中在一起,供他检阅。对此错误,法无明文惩治,最后他因贪渎被判刑。二〇〇六年六月,安徽寿县县委书记离任,当地官民在古城墙前打出横幅:&ldo;欢送英明领导李某某离开寿县。&rdo;很显然,亳州市委书记想体验的不过只是一场&ldo;回避&rdo;&ldo;肃静&rdo;开道的为官威风,寿县的官吏也无非在恢复送&ldo;万民伞&rdo;的传统。但他们的作为却为什么那样扎眼呢?直给人&ldo;僭越&rdo;&ldo;逾制&rdo;的感觉?除了我们对这类人的政治智慧表示怀疑外,我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今天我们这些执掌一方的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他们的名实发生混乱,因此他们的行为很难有一种刚性的标准来界定,一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以礼法治国,什么样的官员有什么样的规格,有明文规定。祭天、阅兵是天子的专利,父母官离任时老百姓送万民伞,绝对不能用颂圣的语言。如果犯了规矩,那是大罪,所以所有的人都能遵循。

而今我们所处的国家政治上的定义是&ldo;人民当家作主&rdo;,官员不论级别高低都是&ldo;人民的公仆&rdo;,但实质上各级官员都掌握着超过前辈的权力。如此以公仆之名掩饰父母官之实,必然会带来名实的混乱。县委书记阅兵,本来是一种帝制时代地方官显示威风的心理作祟,但可以解释为检查一下本县执法队伍的精神风貌,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ldo;欢送英明领导&rdo;本来就是&ldo;万民伞&rdo;的变种,照样可以解释为官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通俗地说,古代的知府、知县所穿的官服,所乘的轿子,都有正式法规进行规定,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但这对今天的执政党来说,必须作为&ldo;封建落后&rdo;的制度和文化加以批判和摒弃,而实际在操作层面上,这类规矩又改头换面顽强地生存下来,比如官员的安保规格、用车标准、副部以上的官员才能配备秘书等规定。对种种&ldo;僭越&rdo;&ldo;逾制&rdo;的行为不能堂而皇之援引法规进行惩处,因此地方官员各方面&ldo;超规格&rdo;屡见不鲜,而乡镇政府也敢照着天安门城楼盖办公楼,县、市也能盖一个带华表和仿照金水桥的大广场。

这些冲突,根本原因是执政者的言行矛盾、表里不一、名实不符。所有的官员,如何把握这些官场艺术而不自取其祸,完全靠政治智慧和为官经验,而没有类似《大诰》的东西可以参照。相反,党章规定每个党员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从这个&ldo;逾制&rdo;的现象就可以一斑窥豹,如今的政治运行场上,潜规则的力量比任何一个朝代还要大,显规则和潜规则之间的鸿沟也远甚前代。

官员选拔之对比

汉代小吏的升迁路径是很宽的,他们可以做到两千石大员。自隋唐有了科举制以后,对县级以上的官员,资格上有了严格的规定。这样有利有弊,弊端是仕进途径太过于严格,一些有本事的基层小吏,由于科场失意,只能沉沦于底层,心生怨愤或者完全靠蒙蔽官员、敲诈百姓为生存之道。但科举制延续千年,对政权稳定利大于弊,这种严格的资格考试至少杜绝了地方政治权力掌握世家手中,避免官员和富商子弟靠关系和金钱,随意进入官场。以明清为例,出任知县的大多是新科进士,知府以及更大的官员,大多从知县级别的官升迁上去的。很少一部分声望很高而幸运的生员和举人,可以通过&ldo;拔贡&rdo;&ldo;大挑&rdo;的方式进入仕途,担任县令这样的低级官员,但程序异常严格。因此,除了现代制度下的选举,科举应当是程序相当公正的官员选拔形式‐‐而民选为主的现代制度下,也是选票和考试相结合,地方主要首长是选举,大多事务官是通过考试的&ldo;科举&rdo;产生。科举之路是很艰难的,举人以上(包括举人)的功名一律通过考试,很难恩荫。它的好处是通过考试手段打破个人、家族对权力垄断,除了皇帝以外,其他的职位都是开放的。&ldo;父子五进士、祖孙三尚书&rdo;之类的家族毕竟是异数。海外史学家何炳棣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明清社会阶层构造具备相当的流动性,明代进士中出身三代平民之家者占总数一半,明清五百五十年间,三品以上能享有&ldo;荫&rdo;的特权家族的子弟所占进士尚不足总数百分之六。因此,我们看到,《红楼梦》中因军功起家的贾家,高层权力斗争固然加速其败落,但几代子孙少有人通过科举仕进,那么这样在政治地位上吃老本的大家族也必将慢性衰亡。

反观今天,县委书记、市委书记这类在政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职位,其标准说起来要求非常之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个人品德都得出众,但这些标准是虚的,可操作性不强,唯一的刚性标准:他必须是执政党的一名党员。因为根据宪法,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而执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所以担任地方党委要职的人,理论上讲不需要什么资格,谁都可以当。一旦没有严格的准入资格限制,谁能担任那个职务,名堂就更多了。如果不凭严格的考试取得资格,而选举又不够公正公平,则通过非正常方式取得官职的&ldo;备选人员&rdo;则必然基数大、门槛低,那么出身世家、父母当过大官的子弟,或者手中有钱的人,取得市委书记、县委书记这类职位的可能性,比明清时代的官宦子弟、富商子弟容易多了。过去的捐官,多是候补资格,而且被正途出身的看不起。如今没有&ldo;正途&rdo;、&ldo;别途&rdo;之分,大家都是上面提拔的。近些年来,对官员的学历,组织部门有所要求,但今日取得大学文凭的难度和古代科举是不能相比的,尤其各种党校的文凭也管用,即使此条途径被堵死,在官学一家的今日,官员在职取得博士学位也不是难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疏雨残菊  重生之再爱一次(军婚)  农家有一个末世女  八零团宠:身为灾星的我每天醒来运气爆棚  告白  高数再爱我一次  一等家丁  不想死的念淮安  奶香小狼狗救夫记  撩个校霸暖被窝  名门的秘密恋人:婚姻支付宝  满分宠爱  当军婚遭遇爱情  [综漫]监护人是威士忌组  恶女金小满  青帝  暴君的冲喜小皇后  晚婚  当金手指遇上咸鱼  姜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