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首词末的自注是:
一、用辛稼轩&ot;忆旧游&ot;调。
二、右调&ot;传言玉女&ot;韵。
三、右用周美成&ot;凤凰台上忆吹箫&ot;。
四、右调&ot;惜分飞&ot;用宋人韵。
五、右调&ot;忆秦娥&ot;用李夫人韵。
六、右调&ot;雨霖铃&ot;用柳耆卿韵。
七、此柳耆卿&ot;秋夜&ot;原韵,用以谱冒子未尽之意。雪儿有知,亦恐不当丽词歌也。
&ot;雨霖铃&ot;用唐明皇追忆杨玉环故事;&ot;雪儿&ot;则为玉环所畜鹦鹉名。最后书此一段,所以暗示此七首词不足为外人道。赵而忭其时正入词林,其父开心则长御史台,铁骨铮铮,得罪的人很多,因而不能不格外慎重。兹录引&ot;凤凰台上忆吹箫&ot;一阕如下:
孤影何凭?只看初月,教人犹倚搔头,彼少年才蕊,一笑吴钩。生许鹣云蝶露,依画雉,子夜咸休。如此后,魂埋一夏,意让三秋。
第90节:第四章世祖(28)
悠悠,巧期过眼,非绿水红桥,可任翔留。况采芝成阙,分玉为楼。回念英雄相守,多足偿生后双眸。衔云外,神仙亦添,几样痕愁。
(用周美成&ot;凤凰台上忆吹箫&ot;。)
我现在先不查清真词,不知美成有无此一阕愁字韵的&ot;凤凰台上忆吹箫&ot;,但李清照却有此词,录引如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此与赵而忭之作,韵脚完全相同,唯&ot;休&ot;字犯重,所以换头应押韵的&ot;休休&ot;,改为&ot;悠悠&ot;。这就发生一个有趣的疑问了,美成、清照为同时人,但清照已入南宋,行辈稍晚;故如美成有此&ot;愁&ot;字韵一词,则清照为步韵,赵而忭谓&ot;用周美成&ot;韵亦不错。问题是,以词意而论,赵而忭明明是步清照的韵,清照此词,题作&ot;别情&ot;;而全首词上半阕如为董小宛而作,而下半阕如为冒辟疆而作。李容斋的百首宫词中,有&ot;睡足日高犹慵起&ot;句,与&ot;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ot;,情事差相仿佛。
于此可知,赵而忭加注&ot;用周美成&039;凤凰台上忆吹箫&039;&ot;的用意,不出两端:一是有所讳,怕人找出李清照的词来对看,所以特标&ot;周美成&ot;;一是有所隐,即是留此疑问,作为暗示,只看李清照的那首&ot;别情&ot;,便是董冒二人两地相思的写照。
董小宛殁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世祖崩于十八年正月初七,在此四个多月中,宫闱不宁,出乎常情,观《汤若望传》及时人记载,参以上谕,情事如见。《汤传》记:
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生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然薨逝。皇帝陡为哀痛所攻,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太监与宫中女官一共三十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全国均须服丧,官吏一月,百姓三日,为殡葬的事务,曾耗费极巨量的国帑。两座装饰得辉煌的宫殿,专供自远地僻壤所召来的僧徒作馆舍。按照满洲习俗,皇妃的尸体连同棺椁,并那两座宫殿,连同其中珍贵陈设,俱都焚烧。
此后皇帝便把自己完全委托于僧徒之手。他亲手把他的头发削去,如果没有他的理性深厚的母后和汤若望加以阻止,他一定会充当了僧徒的,但是他仍还由杭州召了些最有名的僧徒来。那些僧徒劝诫他完全信奉偶像,并且把国家的入款,浪费于庙宇的建筑上。
这段记载,信而有征,张宸《青雕集》记:
端敬皇后丧,命诸大臣议谥。先拟四字不允,而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ot;天圣&ot;二字为歉。命胡、王二学士排纂后所著语录,其书秘,不得而传。
按:皇后封号,如为嫡后,往往用&ot;承天辅圣&ot;;如因子而贵,则必有&ot;育圣&ot;二字,上用&ot;赞天&ot;等字样。小宛晋后,除&ot;端敬&ot;为称号外,谥为&ot;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ot;十字;以无&ot;天圣&ot;字样为歉者,诚如心史先生所说:&ot;端敬既不以嫡论,亦不得以子嗣帝位而得一&039;圣&039;字。&ot;于此可知,小宛之子预定将成东宫,《汤传》所记不误。
第91节:第四章世祖(29)
这段叙述中,有两项重要的透露:第一是董小宛以端敬皇后的身份所获得的哀荣;第二是世祖确有出家的打算。先谈前者。
小宛的丧礼之隆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般后妃身后少见的。《汤传》的记载,信而有征;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第二首,在&ot;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ot;以下,共有六韵十二句描写《汤传》中所说的&ot;满洲习俗&ot;,如&ot;破万家&ot;而织成的&ot;孔雀蒲桃锦&ot;、大秦珠、八尺珊瑚,都用来装饰《汤传》中所说的&ot;两座辉煌的宫殿&ot;,即吴诗中所谓&ot;割之施精蓝,千佛庄严饰&ot;,而结果是&ot;持来付一炬&ot;;以下&ot;红颜尚焦土&ot;句,进一步证实了所焚者为&ot;精蓝&ot;。
又张宸《青雕集》记世祖初崩时的情形说:
十四日,焚大行所御冠袍器用珍玩于宫门外。时百官哭临未散,遥闻宫中哭声沸天而出,仰见太后黑素袍,御乾清门台基上,南面,扶石栏立,哭极哀。诸宫娥数辈,俱白帕首白从哭。百官亦跪哭,所焚诸宝器,火焰俱五色,有声如爆豆。人言每焚一珠,即有一声,盖不知数万声矣!谓之&ot;小丢纸&ot;。
此&ot;丢纸&ot;即满洲丧礼。既有&ot;小丢纸&ot;,自然还有&ot;大丢纸&ot;。张宸又记世祖梓宫移往景山寿皇殿的情形:
有鞍马数十匹,刻金鞍辔镫;鞍首龙衔一珠,如拇指大;鞍尾珠之,如食指大,背各负数枕,备焚化,枕顶亦刻金为龙衔珠,如鞍首,共百余。
驼数十匹,繁缨垂貂,极华丽,背负绫绮锦绣,及帐房什器,亦备焚……近灵舆,各执赤金器、金瓶、金垂壶、金盘、金碗、金盥盆、金交床椅杌等物,皆大行所曾御者,亦备焚。
这就是&ot;大丢纸&ot;。不过为小宛发丧,&ot;大丢纸&ot;大到烧两座宫殿,此真古今奇闻。董小宛以秦淮校书而身后如此,泉下有知,亦足以自豪了。
其次是百官服丧,吴诗于此颇致讥刺,在&ot;红颜尚焦土,百万无容惜&ot;句下接写:&ot;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ot;所赐之衣,无非青布孝袍,与上文对看,盖见丧礼奢靡过甚。此下又有&ot;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流涕卢郎才,咨嗟谢生笔&ot;等语。本来除太后外,后妃之丧,外臣不进哀诔,此为例外。又张宸记&ot;端敬皇后丧&ot;:&ot;举殡,命八旗官二、三品者,轮次舁灵,与舁者皆言其重。票本用蓝墨,自八月至十二月尽,乃易朱。先是内大臣命妇哭临不哀者议处,皇太后力解乃已。&ot;所描写的情况,犹过于《汤传》。按:票本用蓝墨自八月至十二月尽,则为百日。清制:大丧百日而服除。小宛之丧,竟与孝端大丧礼节相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戒不掉宠你 销售婚姻/如果还能在一起 盘桃 接管花上司 如果这都不算爱 雀登仙 登堂入室 揣着霸总孩子去种田 养妖记 快穿之攻略目标人物 我给初恋养儿子 兽王家的小媳妇 重生之末世新纪元 那个夏天那个秋天 荣谋 病弱Alpha每天都在装病 小女花不弃/不弃 你就是馋我的兔子 男生贾里 鸿门招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