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我有什么不想的?我当然想啊。”
罗芬苦笑。
“你是真的想吗?如果你是真的想,你就不会放任自己三年风雨无阻的接送。
也许你并不想,你只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提醒你的家人蒋玥的离去,”
应子弦顿了顿,“也通过折磨自己而获得短暂的安宁。”
多么矛盾呵,一个在交通事故中自己活了下来而女儿死去的母亲,心里必定是饱受内疚和自责的磋磨,日日夜夜的悔恨中,她逐渐形成了一套仪式般的接送行为,似乎只有通过这个近似于忏悔的仪式,她才能赎罪。
这和那些依靠自残、自伤来获得现实感的行为何其相似!
“我没……”
罗芬的第一反应就是否定,“我……”
“你想清楚。”
应子弦打断了她,“想清楚,是要继续这样下去沉溺在这种虚假的自我折磨中,还是要获得真正的新生。
还有,不要妄想用这种病态的行为让你老公和婆婆内疚,你比我更了解他们,他们不会。”
罗芬面色惨白,然而应子弦没有看她一眼。
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立起来,谁都帮不了。
她可以当罗芬的拐杖,暂时支撑她走一阵子,但她永远不能决定罗芬行走的方向——这要罗芬自己来。
应子弦回去后不久,就接到了王女士的电话,电话里说罗芬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并且还替罗芬表达了感谢。
应子弦挂掉电话,露出了这些天以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既然决定要帮助罗芬,她便积极行动起来。
单教授那边是不能去说的,要是叫老头子知道她在私下帮助罗芬,非被他骂死不可。
但好在应子弦因为专业的便利,认识不少这方面的大牛。
其中有一个教授,专业方向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因为治疗时间过长、理论晦涩,在如今的心理学中已是逐渐没落了。
现在的心理学更喜欢焦点解决、认知行为疗法,时间短、频率快,几次就能见效。
可是有的时候,仅仅矫正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而不去探究行为形成的内在根源,有点治标不治本的嫌疑。
吴教授看着眼前的学生:“你的一个姐姐?”
应子弦答道:“是的。
我想请求老师能给她看一看。”
吴教授笑:“怎么不去找老单啊?我记得他是你的导师吧?”
应子弦道:“我这个姐姐的病程迁延了三年多了,家庭情况又比较复杂,她之前看过几次心理医生,也都没什么用。
所以阻抗和戒心都挺强的,我觉得,她这个情况更适合做精神分析,所以想求求吴老师。”
吴教授翻了翻应子弦整理出来的罗芬的资料,大致浏览了一遍,道:“可以,这个案子我接了,不过你知道我的咨询室的收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