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秦有福这几天的事,吴琠就忍不住想笑。这个家伙,不管自己帮了他多大的忙,最多也就是一句&ldo;谢谢&rdo;了事,就像刚才说的帮他办理户籍的事,连自己都得求到巡抚衙门那里去,多大的人情!他到好,仍然不过是&ldo;谢谢&rdo;两字,这要是换随便一个人,怕不早就跪在地上,三叩其首?不过吴琠正是因为这样,也就愈发使得吴琠觉得帮一帮秦有福是对的。别的不说,秦有福应该没有什么学问,懂的东西却非常杂,正常的家庭是不会这样教育子孙后代的,因为这会关系到这个人未来发展的问题。但是有一类人会被家族刻意这样培养,因为他们不需要很有学问,但是必须懂得很多看似无用,但是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东西。这一类人一般会是这个家族或者是一个集团的接班人,他们学的是掌握这个集团的技巧。他们不需要太有学问,需要有学问的是他们的手下,这些人需要更多的是一些杂学,这关系到未来集团管理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就好像当皇帝的,从小就接受着最严格的教育,给皇帝侍讲的哪个不是当代大儒?按理来说培养出一个某方面学术的翘楚来根本没有问题,但是他们教的是皇帝,皇帝学的是帝王之术,他不需要成为一个学者或者是某方面的巨匠,他需要的是对这个方面略有掌握就可以了,因为将来会有许多的这些或那些方面的学术巨匠为他服务,而皇帝需要懂得的怎么样来使用这些人。
在吴琠看来,秦有福无疑是他们家族未来的接班人,当然不会给家族里的其他人下跪,至于家族里的长辈,应该是溺爱有加,舍不得让他跪。别看秦有福的穿着打扮很是另类,但是无论做工还是衣料,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这当然不是一般家族子弟可以享受的。再看看他的随身物品,如果不是专门定制,没有一个家族可以承担得起这样奢侈的消费,这全都是为了给家族的主人(或是未来的)造势,营造出一个上位者的感觉,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权谋之道。只是可惜,秦有福的所有班底全部葬身海难,如若不然,谁也说不清楚他会走到哪一步。
当然了,吴琠想的这些东西秦有福是不知道的,要不然这个小贩出身的文盲肯定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多不容易啊,总算没白给整到清朝来,好歹咱也算有身份的人了!!
……
第六章时政建议
第六章
&ldo;吴大人,我有点搞不明白,刚才您说办户籍比较麻烦,如果不办户籍的话就简单了。难道还有人不办户籍的么?&rdo;秦有福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他之所以那么执着的腰办理户籍,因为他知道户口的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比方说入学等等,要知道,没有户籍就办不了身份证,没有身份证就寸步难行。他当然知道,就在他们村,当年也有不少人没有办户口,不过那是为了避免计划生育罚款。好像没听说清朝时有什么计划生育政策,既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会有人不办户口的?
&ldo;呵、呵、呵,有福你有所不知。但凡我朝丁户,每户添人进口都需申报,朝廷按人增收地丁税,丁口越多,当然缴税越多。是以有不少贪图小利的刁民为了躲避地丁税瞒报丁口。这样的情况一旦被查实,当然是要受到处罚的。不过还有一种情况,至我朝入关以后,除一些故明王侯名士的土地外,为了安抚八旗和有功将领,实行了圈地政策,所圈之地视为永业,只需缴纳部分田赋,余者自用,这样或多或少出现一部分小业主田地被圈的事,为了保有田土,这些人唯有投身为奴。这样他们就只需缴纳部分产出,无需缴纳国税。不过这样一来,这些人的身份就变成了大户人家的奴仆,丁口从主,当然无从着籍。后虽停止圈地,但衣食无着不能资生者可以投允满洲旗人为奴,结果大批农民为了逃避地丁而投充大户。直至顺治4年,摄政王多尔衮下令永停投充,这才好了一些,但是大户人家奴仆丁口随主,是以无从统计。这也就出现了部分人因为主子盘剥过重或自思发展等现象从而逃匿的,也就是逃人。我朝规定,凡容留隐匿逃人或知情不报者置之重刑,全甲及总甲皆受牵连治罪,所以当初你被发现的时候当地村民会那么紧张。&rdo;吴琠笑着解释。
秦有福点了点头,这事吴琠前几天已经说过了。不过这会他才明白,原来想入籍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看来关键还是得证明自己不是别人的&ldo;东西&rdo;才行,奴隶制度害死人啊!
看看秦有福的表情,吴琠知道他是听进去了,于是接着解释:&ldo;由于投充随主,当然也就无需办理户籍。像你这样,严格意义上可说是来历不明,想我吴家也算是山西大户,如果你无需办理户籍,本官可当你是早年投充我家族之人,这样你只要跟随本官,有无户籍自然无妨。&rdo;
秦有福一听乐了,这不是跟以前报纸上说的差不多么?什么时候都有会变通的人。
&ldo;嘿、嘿……吴大人说的是,这还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来办法都是人想的!&rdo;
别看秦有福很普通的一句话,在吴琠听来就大不一样了。要说秦有福没有经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学习,怎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精辟的总结归纳自己刚才说的话,而且显得那么的言辞犀利。
&ldo;见笑了。其实这个办法并不是本官想出来。怎么说呢,有些小户人家,因为人口多,土地少,如果缴纳了地丁税,很可能就过不下去了,只能将自己的土地并人口投充入大户,然后租赁部分大户人家的土地,这样只需交纳地租,减少了地丁税,尽管从此以后放弃了些许权利,但是保证了一家老小穿衣吃饭问题,算起来还是划算的。我等一般大户也不忍乡民流离失所,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农女小当家将军难料理 伯乐爱上马 我对高岭之花苛刻至极 [综英美]物种不同如何恋爱 荒宅 崛起之宋末称雄 美貌炮灰的自我修养 我真的只是想打铁(下) 狱神殿 兄弟纠结 农家辣妻田园小地主 大汉英雄谱 快穿教程之女配苏炸天 养成科举文男主[穿书] 重生后我成了首辅夫人 衬衫 校草说他没有钱 梅花落倾尽芳华 今天也要做男主情敌(快穿) 影帝的隐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