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本雅明思想肖像 刘北成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霍夫曼斯塔尔(hugovonhofannsthal,1874‐1929)被认为是当时奥地利最有才华的诗人。他与著名作曲家r.施特劳斯(1864‐1949)合作创作了多部蜚声国际的歌剧。1923年初,兰格写信给霍夫曼斯塔尔,介绍了本雅明主编的《新天使》夭折的情况,推荐本雅明作为后者主编的《新德意志评论》的撰稿人。秋天,兰格又寄去了本雅明的《论〈亲和力〉》一文。霍夫曼斯塔尔给兰格回信,谈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ldo;我完全可以说,它标志着我内心生活的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因为我自己的工作并不能占据我的全部注意力,所以它几乎一直萦绕在我的头脑中。仅从外表看,我觉得最不同凡响的是,在如此深入地揭示深层秘密的同时,它的表达也有一种升华了的美。这种美是从一种完全可信的纯粹思考中散发出来的,就我所知,这种情况是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的。&rdo;(7)《论〈亲和力〉》连载于1924年和1925年的《新德意志评论》。这个杂志的读者面极其狭小。霍夫曼斯塔尔的私下评论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反响。另外,《翻译者的任务》随同《巴黎风光》发表后也没有反响,只有霍夫曼斯塔尔在给本雅明的两封信中给予极高评价。

兰格和霍夫曼斯塔尔的赞赏远远没有达到本雅明父母要求的&ldo;社会承认&rdo;。看了霍夫曼斯塔尔的信件后,父母仅仅同意继续每年给本雅明数额很小的一笔生活费。本雅明诉苦说:&ldo;这点钱根本不够我们维持生活。&rdo;(8)朵拉曾一度为一个美国记者担任翻译工作,能够挣到美元。当时美元与贬值的马克的兑换率几乎高达1∶100。朵拉失去这份工作后,日子变得越发艰难了。本雅明日益感到恶劣的经济状况对知识分子的压迫。他开始考虑移居国外。他在给兰格的信中写道:&ldo;饥饿极其严重地威胁着德国每一个认真从事智力活动的人。……没有什么比生活在饥寒交迫的人们中间更糟糕的了。&rdo;另外,他也愈益感觉到德国的反犹太人情绪:&ldo;这里我们触及目前犹太人问题的核心:犹太人今天越来越危及最美好的德国事业,尽管他们公开拥护这一事业,因为他们作为德国人的公开表现必定是有金钱在起作用(深层意义上的),因此这不能产生一份真诚证明。&rdo;因此他觉得:&ldo;我的使命即使是在这里,但也不能在这里实现。&rdo;当时,朵拉想移居美国,本雅明则举棋不定。他表示:&ldo;对于我,有局限的民族性总是最核心的: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与前者联系在一起的,不会忘记这些联系是多么深刻。&rdo;&ldo;至于去巴勒斯坦,目前对于我既无现实可能性,也无理论必要性。&rdo;(9)

对本雅明来说,最急迫的是做教授资格论文。1923年夏季,他到法兰克福参加了一个研讨班,在研讨班上结识了年仅20岁的阿多诺(theodorwiesengrund-adorno,1903‐1969)。在此期间,本雅明试探着向舒尔茨教授申请做歌德研究的论文,但未能获得支持。返回柏林后,他决定改为研究巴罗克时期的德国悲剧。本雅明早在1916年就写过一篇涉及这一问题的文章《悲剧和悲剧》(本雅明用两个不同的术语区分这种巴罗克悲剧和古希腊悲剧:trauerspiel和trag?die,本书分别用不同的中文字体来表示它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无疑是受到学术风气变化的影响。巴罗克文学艺术长期受到贬低和忽视。瑞士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和巴罗克》(1888)等著作才开始了对巴罗克艺术的重新评价。接着,表现派艺术家对巴罗克艺术的模仿与推崇,引起人们的更大兴趣。但本雅明改变选题则主要是为了迎合舒尔茨教授。1923年底,舒尔茨看了本雅明的博士论文和《论〈亲和力〉》文稿,最终同意支持本雅明的教授资格论文的计划。而本雅明在私下里表示:但愿这种非自愿的选题是最后一次。

此时,本雅明与朵拉的表面婚姻关系更难以维系了。本雅明在外面独自租住一间房子。整个阴冷的冬天本雅明埋头于柏林国家图书馆搜集资料,从巴罗克戏剧剧本、神学论文以及有关研究文献中一共摘录了大约6000段引文。他还多次写信给兰格请教和讨论有关问题。

1924年3月,在朵拉的支持下,本雅明来到意大利的卡普里岛撰写论文,同行的还有布洛赫和古特金德夫妇。卡普里气候温暖,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本雅明最初是全身心地投入论文写作。但是当论文写到一半时,本雅明突然堕入情网。这场爱情不仅拖延了本雅明的论文写作,而且也成为本雅明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契机。

本雅明写信告诉朔勒姆:&ldo;我认识了一位来自里加的俄国革命者,我所见到的最出色的女人。&rdo;(10)这位俄国革命者就是拉脱维亚女导演阿丝娅&iddot;拉西斯(asjalacis,1891‐1979)。拉西斯是一个美丽聪慧、生气勃勃、富有魅力的女人。她曾经在莫斯科跟随戏剧大师科米萨尔热夫斯基学习。按照本雅明的说法,她&ldo;从杜马起义(指二月革命‐‐引者注)时起就一直为党工作&rdo;(11)。拉西斯以她的个人魅力先后对布莱希特和本雅明这两位德国文化巨匠转向马克思主义起了启蒙作用。

1923年,拉西斯和正在慕尼黑小剧院任总导演的男友赖希(bernhardreich,1894‐1972)在公园里散步时偶遇布莱希特。布莱希特邀请他们协助执导马洛的话剧《爱德华二世》,并且让拉西斯扮演少年时期的爱德华。布莱希特最初就是从她那里了解到俄国革命的情况以及俄苏戏剧和文化政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单身病  被囚禁的男人  弃智道长  在星光灿烂处等你  我是你的天空  丑女变身:无心首席心尖宠  我的龙  好女难嫁  喜欢与我的距离  我想告白!不!你不想  真千金是大剑师  (火影同人)相思十诫·与斑书  [综漫]为了苟,下弦壹穿上了女装  恶毒女配不撩会死[穿书]  农妻喜种田  请你原地投降[娱乐圈]  普京的铁拳  渣男痛苦,我就高兴了[快穿]  植物入侵[末世]  (火影同人)【柱斑】论谈恋爱的重要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