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金学曾那里也没有好办法,徐学聚更加忧虑。
他刚刚上任福建右布政使就面临如此棘手的局面,如果能够将灾民安抚在土地上发些粮食度过灾年是最好的事。
作为大明官员,他甚至不在乎粮价是否高。
只要粮食足够,哪怕粮价再高百姓还能借债买粮,好歹也能不饿死人,对他来说就已满足。
可现在情况是连粮食都不够,百姓借钱也买不到,那么等到存粮吃完后旱灾的地区肯定要出现流民。
这年头的朝廷对于流民的管理手段几乎没有,只能靠各地官员大户想办法。
此时灾民往往是种下水稻就去逃荒。
流民所经之地,负责任一些的州府会将流民堵在城外,城外村中的里甲保正也会组织大户施粥赈济,让流民有体力走到下一个村镇去。
流民就这么一路讨饭一路走,图中老弱病残多半挨不下来,命好的挨到收获时节便回家割稻子。
如果这一季的雨水还算慷慨,灾荒就会如此结束,如果天不做美,那么还需继续逃荒。
逃荒之吃户都要仰赖所经地方还有余粮。
但今年福建普遍受灾减产,泉州受灾地区又太集中,几个县的流民杀过去谁见了都害怕。
照此情况发展下泉州受灾百姓很可能乞讨到半路就没有人再给他们施粥,这时饿急眼的流民只能对当地进行抢劫,一旦抢劫得到甜头,这些百姓中很快就会出现领袖人物,有了头领,流民和盗匪就只有一线之隔了。
归根结底,几乎所有的盗匪乱象都是从流民开始的,作为右布政徐学聚最害怕这样的结果。
“泉州今年受灾减产,但毕竟不是绝收,好歹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不如提前先叫百姓种下秋冬播种的菜蔬,这样到最缺粮的时候好歹还有一口吃食,以瓜菜代粮食,起码能让一些百姓不至于走上绝路。”
闻言三人都惊讶看向王文龙。
徐学聚又指向身边一个年轻人介绍道:“这位是陈经纶乃是长乐陈振龙的长子。”
作为福建孩子王文龙对陈振龙的印象还是来自读书时的家乡地理读本。
陈振龙本来是一个读书人,有秀才功名,后来他科举不成便弃巾从商,远渡吕宋做贸易。
他在吕宋发现番薯,觉得此物可以缓解福建常出现的饥荒,但西班牙殖民者不让番薯藤出海,为了带回薯种,他把番薯藤绞入吸水绳中带回大明。
六年前陈振龙将红薯藤带回到大明,当年就开始在自家试种红薯,非常成功。
第二年福州大旱,陈振龙让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上《献薯藤种法禀帖》,反复恳求终于获准在福州灾区试种红薯,试种效果极好,对当年的赈灾起到缓解之效。
再想到眼前的沈有容也是金学曾的亲信,王文龙便知道这两人多半就是为了赈灾的事情而来的了。
众人见过,徐学聚便对王文龙说:“请建阳说说如今情况。”
王文龙这几天跟着徐学聚做的就是秘书工作,已经把此时福建的旱情资料记的清楚。
他便对几人介绍:“今年全省雨水不好,漳泉二州更严重,两地自万历二十六年腊月至二十七年二月,一百多日未曾下雨,入夏之后台风也只来两次,春季已受大旱,夏天台风所带雨水又较之往年偏少,第二季水稻也受影响,漳州情况稍好,其中泉州尤其严重,洛江、泉港、晋江、南安几地,入秋也不见降水,眼见要发展成夏秋连旱。”
“十月中旬就要秋收,这一季秋收粮食定然减产,所收之粮顶多够撑上两三個月,照此情况发展,到明年只怕就要起饥民。”
沈有容问道:“本地大户存粮情况如何?”
“泉州一地耕种条件本就一般,本地人多走海贸,城中所存金银数量甚多,但是粮食却不丰富,半年的旱灾已经将百姓存粮消耗的差不多,城中大户虽有粮食,但是不愿放出,泉州府里粮价已涨至一石一两五钱,官府出告示平抑效果也有限。”
金学曾和徐学聚是同一战线的,王文龙知道他在金学曾的人面前说出实情也没关系,于是直接说道:“照我算来,即使这些大户仓中粮食全部放出,也撑不到明年夏收时节。”
徐学聚听闻也是一惊,“果真如此?”
王文龙这几天都在计算城中的粮草存余,得到的结果十分悲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兴风之花雨 反清1850 挪用九族炒股亏炸?我狂赚百亿! 开局绑架了隋炀帝 以我之血助你重回巅峰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这个武圣只想当官 绝品小媳妇 苟秦 大秦:穿越成扶苏秦始皇你别慌 水浒之小孟尝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快穿:可是我只想做个小透明呀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圣祖:我的奋斗 日本战国:细川之野望 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 美食小娇娘:成为皇商从卖包子开始 自驾大明,创到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