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派了李杜入京,打听打听京中到底什么个情况。
打听消息嘛,总要一段时间的。
而最省钱的方式,以及最合理的滞留理由,无非就是考进士了。
因为话题敏感的缘故,两人一时间默契地停止了方才的话题。
正巧这时,店小二将李坤的吃食端了上来。
李坤客气接过的同时,不着痕迹转移话题:“方才我见思质在看报纸?近来可有什么新闻?”
新闻这个词,起源于报纸。
邸抄不算报纸,那是给官老爷看的,只有面向民间的,才叫报纸。
最早兴起民办报纸还是前宋——“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光。”
产出快到“日出一纸”,销路广到“以传十,十以传百,以至遍达于州郡监司。”
可见有多么火热。
那没办法,报纸不让发行,于是就改了个名字,叫做新闻。
差役来抓人,士大夫就理直气壮,我这叫新闻哟,可不是小报。
这才有了新闻这个词。
当然,这种情况在明朝就好了很多。
不仅允许民间公开出版——除了转载官号文章之外,也可以刊登一些不痛不痒的消息,譬如“湖广随州应山县民张本华妻生髭三寸许”,或是“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居民王某家的母牛生一头有两个头的小牛”等等。
甚至在新帝登基之后,通政司还公开办小报,全是成白话,专给老百姓看。
李坤、李杜虽然是士人,但对于买不起的邸报,只能干看着,身体还是诚实地投向了新报的怀抱。
李坤问有什么新闻,本是随意转移话题。
但李杜闻言,面色却有些古怪。
他用一种憋着笑,同时又幸灾乐祸的口吻回道:“这一期的报纸还没出来呢,是上一期,我在回味顾宪成他们捅的什么篓子。”
说罢,他随手将身侧的报纸递了出去,
李坤这些时日有意疏远顾宪成,不怎么交往,自然也没主动打听其人的八卦。
嘴上顺口问道:“捅篓子?”
李杜点了点头,却并未回答,只是指了指新报左上的头版处,笑道:“你先看这篇文章。”
李坤看向方才李杜所指的地方。
正正方方一行大字《浅论“力”的表现形式》。
李坤第一反应就觉得莫名其妙,什么玩意儿,说文吧,这就是大白话,说白吧,他完全看不懂标题想表达什么。
抱着奇怪的心态,李坤继续往下看去。
好在内容是十成十的大白话。
“古时候的智者墨子,曾经说过,‘力,形之所以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够让物体产生动作的东西,被命名为‘力’。”
“这是智者对于力的本质的探讨,我不是智者,并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智慧去思考力的本质。”
“但我虽然普通,却靠着对于这些事情的好奇,得出了一些思考,那就是‘力的表现形式’。”
“未必正确,现在分享给大家,供以讨论。”
“我是农户出身,每年都会看到水车是怎么灌溉的,我明明没有碰他,为什么水车会自行转动起来呢?是因为水呀!”
“水车本身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引入水流之后,水就碰撞着水车,产生了‘力’,使得水车转动起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 重开吧!蜘蛛侠! 成为诺亚后,选择伽古拉 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 暴富很难?我的超市通古今! 话筒给你们尽管唱,会唱算我输! 十里芳菲 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NBA金刚狼 高考落榜后,跟清冷校花一起变身 从仙武大隋开始 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 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美漫:从绑定超神学院大时钟开始 吾儿杨戬有大帝之姿 人在斗罗,神清气爽 都神豪了谁还做社畜啊! 人在秦时,帝国之虎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拜师青城山,师兄余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