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自然之物,自由驰骋于沃野,本性法天。可人(伯乐)却以自己的意愿约束破坏它的&ldo;自然&rdo;之性,驱之以役,束之以羁鞍,使马的自由天性遭到毁坏。因此,庄子主张一切任其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ldo;天下有常然&rdo;。他进而又解释说:&ldo;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庄子&iddot;骈拇》)庄子把&ldo;自然&rdo;当作人生最高的境界,认为&ldo;虚静恬淡,寂寞无为&rdo;是&ldo;万物之本&rdo;,人们如果能以此&ldo;自然无为&rdo;当作准则,就会达到最大的自由。庄子一生所赞美的&ldo;真人&rdo;、&ldo;圣人&rdo;、&ldo;神人&rdo;等等皆是因追循自然无为之道而达到绝对自由的典范。
&ldo;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iddot;齐物论》)
因此,人自身的&ldo;自然&rdo;是存在和发展的最高目的,人如果牺牲这一目的,追求功名利禄,那么,&ldo;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茕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俱然,可不谓大哀乎!&rdo;(《庄子&iddot;齐物论》)。可见,庄子深刻提示了古代社会人的异化,显示出他对作为&ldo;人生之大美&rdo;的&ldo;自然无为&rdo;境界的深切热爱与执着追求,而这些也是后来古代诗词和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所求的境界。
禅宗的&ldo;任运随缘&rdo;同庄子的&ldo;自然无为&rdo;名殊而意类。对于枉然的做作追逐,惟政禅师曾加以嘲笑说:&ldo;佛乎佛乎,仪相云乎哉?僧乎僧乎,盛服云乎哉?&rdo;禅宗太师们把世上的一切均视为&ldo;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rdo;(达磨偈)。
永嘉禅师曾言:&ldo;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皎皎,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继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rdo;这些玄而又玄的言语,其中真旨,便是道法自然而&ldo;无为无不为&rdo;的禅悟。而禅宗徒众参禅的方法,更是&ldo;自然无为&rdo;这种原则的具体表现,即所谓&ldo;著衣吃饭,屙屎送尿&rdo;的自然。如果违反自然,违反&ldo;任运随缘&rdo;的原则,刻意苦心去修什么&ldo;正果&rdo;,不仅无成,反而虚妄有害。《古尊宿语录》中记载:
&ldo;马祖(道一)居南岳传法院,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师)一日将砖于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lso;干什么?&rso;师云:&lso;磨作镜。&rso;马祖云:&lso;磨砖岂能成镜?&rso;师云:&lso;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rso;&rdo;。
经此点化,马祖顿然而悟。这个故事,正体现了禅宗&ldo;任随自然&rdo;的世界马。如果违背自然,强心成佛,就会象&ldo;磨砖作镜&rdo;一样疾呆无成。
在禅宗里,与&ldo;无为&rdo;相对的&ldo;有为&rdo;称作&ldo;有修之修&rdo;,是生灭法,即有生有灭的,因此修成还废。如果想与万物为侣,与天地同道,就要进行&ldo;无修之修&rdo;。这种&ldo;无修之修&rdo;其实和庄子哲学的&ldo;自然无为&rdo;同出一辙。云门和尚说:&ldo;终日说事,未曾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曾触着一粒米,挂着一缕丝。&rdo;(《古尊宿语录》卷十五)这也是讲禅家以无为之法而达到&ldo;随缘而不变&rdo;的道理。只要&ldo;任运随缘&rdo;,虽处于俗世,最终不为世相所染。
总之,只要深谙&ldo;任运无为&rdo;的法理,&ldo;了此天真自然,不断不修,任运自在,为名解脱。&rdo;(马祖语)。当然,比起庄子的&ldo;自然无为&rdo;,禅宗的&ldo;任运随缘&rdo;更加放任不拘,最富有怪诞意味的要数德山宣监和临济义玄这两位禅师。
德山宣监曾公然对弟子说:
&ldo;诸子,莫向别处求觅,及至达磨小碧眼胡僧到此来,也只是教你无事去,教你莫造作。著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无生死可怖,亦无磐涅可得,无菩提可证,只是寻常一个无事人。&rdo;
接着,这位和尚又放言,&ldo;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磨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磐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薄;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墓鬼,自救得了么?&rdo;其实,这些渎神亵圣之语的核心之处,也就是诱导弟子们不要被陈规陋矩所扰,而要任其自然,以获得心悟。
临济义玄更是直口快心,无忌无惧,他言道:&ldo;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始得自在。&rdo;禅宗大师的这种&ldo;逢着便杀&rdo;也正是要打破一切反自然的桎梏,而&ldo;不与物拘,始得自在&rdo;之语同庄子的&ldo;淡然无极&rdo;、&ldo;虚静恬淡&rdo;几乎是同出一辙。经过分析可见,禅宗的&ldo;任运随缘&rdo;在艺术哲学的角度上讲要比庄子的&ldo;自然无为&rdo;更有着深刻的内涵。
道之无限与心能作佛
庄子哲学与禅宗均追求无限,即追求&ldo;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rdo;的境界。纵观《庄子》一书。对无限的赞美不胜枚举。他所赞扬的&ldo;大鹏&rdo;&ldo;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rdo;(《逍遥游》)他所赞叹的&ldo;神人&rdo;,能够&ldo;乘云气,御飞龙,神游乎四海之外&rdo;,而且,神人&ldo;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级。&rdo;(《逍遥游》)就是在庄子著作的字里行间里,也可见出其文气势恢宏,如光电狂风,上击九霄,下抨六级,汪洋姿肆,字里行间无不透出&ldo;道之无限&rdo;的庞宏。
禅宗的&ldo;心&rdo;也是包容一切的无限理念。《宗镜录》上讲,&ldo;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rdo;言及了&ldo;心&rdo;的博伟与无限,与此相类的,还有&ldo;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rdo;(《心地观经》):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也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ldo;(《六祖大师法宝坛经&iddot;般若品》)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言及了&ldo;心&rdo;的广大与无限。
&ldo;道&rdo;与&ldo;心&rdo;在哲学上大概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但是,它想所追求的&ldo;无限&rdo;,在扬弃其中唯心主义的虚幻之后,我们可见出许多积极闪光的东西。这是因为,二者都充分肯定了人在无限的宇宙方面是自由的,肯定了人可以有等同于无限宇宙的力量。庄禅对无限的追求为后世的人格超越提供了积极的范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寒江雪2 群魔乱舞之安居乐业[穿越] 愚人 每天都在被刷新人生观 游戏里的仇人成了自己的爱豆怎么办? 爱玛 灵魂出窍修成仙 逍遥记[酩酊篇] 诡异谜团 (综同人)重逢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 太子妃穿越指南(互穿) 重生九零植灵师 穿成恶毒女配后被女主拐走了 历史的人性 [反穿]学渣天天在逆袭 我想让全世界都来虐我 黎明之时 盛宠不衰,亿万娇妻狂想娶 女Alpha她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