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读后感 >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第1页)

&ldo;先验综合&rdo;就体现出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调和。表面上康德列感性与理性并重,实际上三大批判都足以证明康德所侧重的还是理性,因为他的推论的方式总是:没有先验的理性因素,经验知识、实践道德和审美活动都不可能;康德从来没有考虑到,没有感性经验的基础,理性认识、实践道德和审美活动是否可能。由于偏重理性主义,康德的方法虽号称&ldo;批判&rdo;而实际上还是&ldo;教条主义&rdo;的,因为&ldo;批判&rdo;据康德的了解是反对假设,而三大批判最后都还建立在假设上,《纯粹理性批判》建立在&ldo;物自体&rdo;的假设上,《实践理性批判》建立在&ldo;神、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rdo;的假设上,《判断力批判》建立在&ldo;共同感觉力&rdo;和&ldo;目的&rdo;的假设上,而整个体系则建立在一条中世纪流传下来的神学教条上即精神界与自然界的各自的秩序和彼此之间的由于神意安排所见出的目的性。

对于康德系统的大致理解是理解他的美学观点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介绍和说明之后,我们就来介绍他的有关美学的专著,《判断力批判》。

二《判断力批判》

这是康德晚年的作品(1790年出版)。这部批判在他的哲学系统中占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他的意图是要使这部批判在较早写成两大批判之中起桥梁作用,或则用他的术语来说,要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中起桥梁作用,情感(快感和不快感)在认识与实践活动(道德活动)之中起桥梁作用,审美的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桥梁作用。要了解《判断力批判》,就要了解康德的这个主要意图。

但是康德的著作对于初学者有一个首先要克服的大障碍。这就是他所用的一些术语,例如&ldo;想象力&rdo;、&ldo;知解力&rdo;、&ldo;理性&rdo;、&ldo;判断力&rdo;、&ldo;目的&rdo;、&ldo;符合目的性&rdo;、&ldo;必然&rdo;、&ldo;自由&rdo;等等,都不是用我们一般人通常所了解的意义。如果我们用常用的意义去理解它们,就会觉得不可解或是发生误解。康德的术语一定要从他著作的上下文联系中才能摸索到比较正确的理解。原来康德把认识局限在现象界(&ldo;物自体&rdo;不可知),把认识功能局限在想象力和知解力(1),想象力只能掌握事物的形式或形象,例如一眼看到一朵花的形状,用的就是想象力。知解力包括形式逻辑的推断,分析、综合和推理的能力,它也只能掌握自然界现象的某些部分,不能窥到无限和整体。像&ldo;无限&rdo;、&ldo;整体&rdo;、&ldo;神&rdo;、&ldo;物自体&rdo;,&ldo;灵魂不朽&rdo;、&ldo;意志自由&rdo;之类概念,康德称之为&ldo;理性概念&rdo;,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掌握。康德的理性是与知解力(我们所了解的理性)对立的。它并不属于认识功能,所谓理性掌握某些概念,不过是说要使现象世界成为可理解的或合理的,就必须假定那些理性概念,康德的第一部批判虽然叫做《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上它所讨论的是人如何认识自然界的必然(即规律,例如充足理由律、同一律、因果律等),心理方面主要地只涉及认识功能,即知解力。至于和知解力对立的理性则主要地用在肯定精神界的自由(即凭自由意志发出道德行为)方面,所以它主要地属于《实践理性批判》范围。康德的头两个批判一个只涉及知解力和自然界的必然,一个只涉及理性和精神界的自由,各自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所以二者之间就留下一条仿佛不可跨越的鸿沟,自然界的秩序和精神界的道德秩序仿佛就彼此漠不相关。但是人的道德理想必须在自然界才能实现,精神界的道德秩序必须符合自然界的秩序,因此在理论上就必须找到一个沟通二者的桥梁。

经过长期的摸索,康德认为&ldo;判断力&rdo;就是所需要的桥梁,于是他写出《判断力批判》。康德对&ldo;判断力&rdo;一词所了解的意义是从来没有第二个人用过的,它不是知解力所用的逻辑判断,即康德所说的&ldo;定性判断&rdo;,而是&ldo;反思判断&rdo;。&ldo;反思判断力&rdo;(即《判断力批判》中所讨论的判断力)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在这里就须把康德所常用的&ldo;目的&rdo;和&ldo;符合目的住&rdo;两词弄清楚。康德所说的&ldo;目的&rdo;如上所述,是指造物主在造物时设计安排中所存的目的。这&ldo;目的&rdo;分两种,一种是事物的形式符合我们的认识功能(想象力与知解力),它们具有某种形式,才便于我们认识到它们的形象并且感到愉快。这是对于人(主体)而言,所以是主观的目的;因为这&ldo;目的&rdo;不是作为概念而明确地认识到,只是从情感上隐约地感觉到,康德为着显示出它和第二种目的有别,把它叫做&ldo;主观的符合目的性&rdo;,第二种目的是自然界有机物(即动植物)各有本质,如果它们的结构形式符合它们的本质,它们就是&ldo;完善&rdo;的而不是畸形的或有缺陷的,就显出&ldo;客观的目的&rdo;。对于一种有机物按本质应该具有何种结构形式,我们先须有一个概念,才能判定它是否完善,所以和前一种主观的符合目的性(不涉及概念)有明显的区别。从情感上感觉到事物形式符合我们认识功能,这就是审美判断;从概念上认识到事物形式符合它们自己的目的,因而显得是&ldo;完善&rdo;的,这就是审目的判断。这两种判断都不同于逻辑判断,都是对个别对象所起的感觉(即&ldo;反思判断&rdo;),而在对象是美的或完善的时候,这感觉都是愉快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之时尚设计师  皇后真爱演  [内娱同人] 白敬亭:风吹叶落敬亭山  飞升后我被单身了  笙笙悦我  赠我一枝常青藤  穿成娘道文女主后[七零]  魔尊当道  哭包Alpha和他的猛O娇夫  [穿书]这个反派有毒  [综漫]治愈系月呼  我帮主角上位的日子[系统]  一不小心成了道祖[快穿]  拯救黑化男二但拜把子  她的十年  送上门的娃成了皇帝  妖怪联盟团  王座攻略笔记  蓝颜守护神  婚情告急:总裁请别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