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读后感 > 第103章(第1页)

第103章(第1页)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

由于把诗归原到想象,把原始民族的一切想象的产品都看成带有诗的性质,维柯对于诗的理解是取&ldo;诗&rdo;这一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这种看法一方面虽显出诗与其它文化部门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不免造成诗与其它文化部门的混淆。在原始时代,诗既然和宗教,神话,语言,历史等同是想象的产品,诗本身的特征究竟何在?这问题没有得到维柯的足够的注意。更严重的是维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对立过分绝对化了,这也就是把诗与哲学的对立过分绝对化了。我们可以把他关于这方面的论断汇集在一起来看看:

推理力愈弱,想象力也就愈强。(18)

诗的语句是由对情欲和情绪的感觉来形成的,这和山思索和推理所造成的哲学的语句大不相同。哲学的语句愈上升到一般,就愈接近真理:而诗的语句则愈掌握个别,就愈确守。(19)

诗人可以看作人类的感官,哲学家可以看作人类的理智。(20)

最初的各族人民,作为人类的儿童,先创立了艺术的世界,然后哲学家们过了很久才出现,他们可以看作民族的老年人,才建立了科学的世界,使人类达到完成阶段。(21)

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拖开来,而诗的功能则把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哲学飞腾到普遍性相(一般),而诗却必须深深地沉没到个别事物里去。(22)

从此可见,维柯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诗和哲学,看成两种互不相容的活动,两种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因此,他不但否认荷马史诗以及一般原始神话具有任何抽象概念和哲学意蕴,而且还断定到了&ldo;人的时代&rdo;(哲学时代),诗就要让位绘哲学。抽象思维也有时被运用在诗里,但是那已经不是真正的诗。&ldo;抽象的语句是哲学家的作品,因为它们包含普遍性相(一般),至于对情欲的思索则是枯燥无味的假诗人的作品。&rdo;(23)&ldo;荷马的英雄们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像青年人那样轻浮,像妇女们那样富于想象力,像暴躁的少年那样易动怒火,所以一个哲学家不可能把这样的英雄很自然地顺利地构思出来。&rdo;(24)

维柯强调诗掌握个别具体形象而不涉及空泛的一般,令人联想到鲍姆嘉通所强调的&ldo;个性&rdo;和希尔特所强调的&ldo;特征&rdo;,他们都反映出当时资产阶级对个性伸张的要求与对新古典主义的类型观的反抗,有他们的进步的一方面。但是维柯的哲学终将代替诗的论调又令人联想到黑格尔的大致相同的见解,不免对未来世界描绘出一种无诗无艺术的黯淡的远景。这种悲观的论调就不符合历史事实。希腊悲剧最辉煌的时代和希腊哲学的鼎盛差不多同时,而且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勒特建立哲学以后,西方的文艺生命还一直维持到近代,例如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歌德和席勒也都在德国古典哲学鼎盛时期写成了他们的伟大诗篇。哲学与诗不相容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其次,这种说法也与维柯所重视的心理功能发展的实况不相符。原始民族想象力较强虽是事实,难道他们就根本没有抽象的思考吗?就连维柯的最忠实的信徒克罗齐也认为&ldo;否认原始民族有任何理智性的逻辑&rdo;是一种错误。(25)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固然有它们的对立矛盾,也有它们的协调统一,理智力的上升并不一定造成想象力的消失。维柯的错误在于把原始民族的诗看作唯一类型的诗,忘记了人类心理功能既然可以发展,诗也就可以发展,事实上诗和一般艺术虽然主要靠形象思维,但也并非绝对排斥抽象思维,因为人是一种有机体,他的各种心理功能是不能严格地机械地割裂开来的。理想的诗(和一般艺术)总是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像黑格尔所阐明的。

3.形象思维如何进行:以己度物的隐喻

在形象思维的研究方面,维柯的重要贡献在于对这种思维的进行程序发见了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以己度物的隐喻,一条是&ldo;想象性的类概念&rdo;。

先说第一条。形象思维是原始民族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维柯在《新科学》卷二里定下一些作为出发点的大原则,把它们叫做&ldo;要素&rdo;,其中第一条就是:

由于人心的不明确性,每逢它落到无知里,人就把他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这就是形象思维进行程序的一条规律。&ldo;人心的不明确性&rdo;指认识还限于感性方面,还不能进行抽象思考,对事物得出明确的概念。&ldo;无知是惊奇之母&rdo;,惊奇是求知的动力,在不知而求知中&iddot;人凭什么去衡量事物呢?只能凭自己的切身的经验,这就是&ldo;以己度物&rdo;,维柯作了这产的说明:

当人们对产生事物的原因还是无知的,不能根据类似事物来解释它们时,他们就把自己的本汁转到事物身上去,例如普通人说,&ldo;磁石爱铁&rdo;。(26)

人与人相吸引,相亲近,是由于爱。人看到磁石吸铁,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就凭自己的心理经验,把磁石想象为对铁有爱情,维柯认为诗的心理上的起源就在此:

心的最崇高的劳力是赋予感觉和情欲于本无感觉的事物,儿童的特征在于他们把无生命的事物拿到手里,和它们戏谈,好像它们和活人一样。(27)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帮主角上位的日子[系统]  [穿书]这个反派有毒  穿成娘道文女主后[七零]  飞升后我被单身了  拯救黑化男二但拜把子  王座攻略笔记  送上门的娃成了皇帝  重生之时尚设计师  哭包Alpha和他的猛O娇夫  赠我一枝常青藤  她的十年  魔尊当道  皇后真爱演  婚情告急:总裁请别撩  [综漫]治愈系月呼  笙笙悦我  一不小心成了道祖[快穿]  妖怪联盟团  蓝颜守护神  [内娱同人] 白敬亭:风吹叶落敬亭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