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虽然走了,但是小花园还在,十分简陋的小房子还在。这小花园和小房子拴住了她那古老的回忆,长达半个世纪的甜蜜的回忆。这是他俩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为了忠诚于对丈夫的回忆,她不肯离开,不忍离开。我能够想象,她在夜深人静时,独对孤灯。窗外小竹林的窸窣声,穿窗而入。屋后土山上草丛中秋虫哀鸣。此外就是一片寂静。丈夫在时,她知道对面小屋里还睡着一个亲人,使自己不会感到孤独。然而现在呢,那个人突然离开自己,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茫茫天地,好像只剩下自己孤零一人。人生至此,将何以堪!设身处地,如果我处在她的位置上,我一定会马上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祖国,同儿女在一起,度过余年。
然而,这一位瘦得像螳螂似的老太太却偏偏不走,偏偏死守空房,死守这一个小花园。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死去的丈夫。
这一位看似柔弱实极坚强的老太太,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一点恐怕她比谁都明白。然而她并未绝望,并未消沉。她还是浑身洋溢着生命力,在心中对未来还充满了希望。她还想到明年春天,她还想到牵牛花,她眼前一定不时闪过春天小花园杂花竞芳的景象。谁看到这种情况会不受到感动呢?我想,牵牛花如有知,到了明年春天,虽然男主人已经不在了,但它一定会精神抖擞,花朵一定会开得更大,更大,颜色一定会更鲜,更艳。
《忆往述怀》第一篇:阅尽沧桑《忆往述怀》老马识途
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头上,&ldo;老马识途&rdo;是常常使用的一个典故。由于使用的频率颇高,因此而变成了一句俗语。
这个典故的出处是《韩非子&iddot;说林上》,与管仲和齐桓公有关。有一次,齐桓公伐孤竹,&ldo;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lso;老马之智可用也。&rso;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rdo;不管历史事实怎样,老马的故事是绝对可信的。不但马能识途,连驴、骡、猫、狗等等动物都有识途的本领或者本能。
但是,切不可迷信。
在古代,老马等之所以能够识途,因为它们老走同一条道路,而古代道路的变化很少,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变化也不会大。久而久之,这些牲畜们就记住了。只要把缰绳放开,让它们自由行动,它们必然能找到回家的道路。也许这些牲畜们还有什么&ldo;特异功能&rdo;,我没有研究过,暂且不说。
但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道路和建筑物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到了今天,简直一日数变。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三天不出门,再一出门,就有可能认不清街道。原来是一片空地,现在却像幻术一样,突然矗立在你的眼前的是一座摩天高楼。原来是一条羊肠小道,现在却突然变成了一条柏油马路。会晕头转向,这不必说了。即使老马一流的动物真有&ldo;特异功能&rdo;,也将无所用其技了。
我就有一个亲身的经验。有一天,我走出北大南门到黄庄邮局去,我在海淀已经住了将近半个世纪,是这里的一匹地地道道的老马。我也颇有自信,即使把我的眼蒙住,我也能够找回家来。然而,这一回我却出了丑,现了眼。我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流水马如龙。我一时傻了眼:这是什么地方呀?我的黄庄在哪里呀!我一时目眩口呆,只觉得天昏地转,大有白天&ldo;鬼挡墙&rdo;之感。我好不容易定了定神,猛抬头看到马路上驶过去的332路公共汽车,我才如梦方醒,终于安全地走回到了学校。
像我这样一匹老马,脑筋是&ldo;难得糊涂&rdo;的,眼耳都还能准确地使用;然而在距北大咫尺之地竟然栽了这样一个跟头,这个跟头在我心中摔出了一个&ldo;顿悟&rdo;。我悟到,千万不要再迷信老马识途,千万不要在任何方面,包括研究学问方面以老马自居。到了现在,我觉得倒是&ldo;小马识途&rdo;。因为年轻人无所蔽,无所惧,常常出门,什么摩天大楼,什么柏油马路,在他们眼中都很平常。
我们这些老马千万要向小马学习。
《忆往述怀》第一篇:阅尽沧桑《忆往述怀》珍爱大自然(1)
一
人类生活,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资料,无一不取给以大自然,无一不需要向大自然伸手索取。这是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道理,皎如天日,应该是人人都能理解的。然而,事实却是,绝大多数的人懵懵懂懂,木然,茫然。
向大自然索取的方式,约略言之,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强制的手段,视大自然为敌人,要&ldo;征服自然&rdo;。这可以近代西方国家为代表。一种是用理解的方式,与大自然为友,然后再采用温和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所需要的一切。这可以以中国思想为核心的东方思想为代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ldo;天人合一&rdo;的思想,不限于儒家一家,道家及其他一些家都有。什么叫&ldo;天&rdo;,各家解释不一。什么叫&ldo;合一&rdo;,各家解释也有分歧。我对此有一个&ldo;新解&rdo;。我认为&ldo;天&rdo;就是大自然,宋张载著名的话:&ldo;民,吾同胞;物,吾与(伙伴)也,&rdo;是众所周知的。
孔子说:&ldo;天何言哉!&rdo;大自然是不会讲话的,或者说是不讲话的。然而它却能报复,能惩罚。西方的征服自然,诛求无餍,就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例子很多,仅举污染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灭绝物种、破坏臭氧层、乱砍森林,等等,等等。中国虽然有上面提到的那种先进的思想,然而在行动上却未能实践。特别在几十年前歪风狂吹的时代,毁林造田等等一系列荒唐的举动,及今思之,简直令人感到愤慨,感到羞耻。
当前中国的以及世界的情况怎样呢?总起来看,有所改善,有所觉悟,现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几乎都大力开展环保事业,就是一个证明。但是,根据我的看法,人们对人类所面临的危机的认识和觉悟还是很不够的。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大原始森林照砍不误,类似的现象还可以举出不少来。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的,一旦容忍到了极限,大自然勃然哀怒,对人类进行报复,到了那时候,人类就要吃不了兜着走,要叹息悔之晚矣了。
从诫本来是一个历史学家,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话,什么风险也不会冒,就能有所成就的。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之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ldo;无灾无难到公卿&rdo;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ldo;自然之友&rdo;。这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是顺乎人心应乎潮流之举。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ldo;自然之友&rdo;。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李后主有点像如来佛那样&ldo;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rdo;的气概。我看,把这句话移赠从诫,是更恰当的。我相信,&ldo;自然之友&rdo;的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发展,它带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幸福是无法估量的。一个人在仅有的一生中应当有为有不为。从诫勉乎哉!
《忆往述怀》第一篇:阅尽沧桑《忆往述怀》珍爱大自然(2)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宦妻,本座跪了 另一种回忆录 牛棚杂忆 我有鬼眼谁有鬼脸 以下犯上 学问人生 他比钱更撩 侯门美人骨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年下的恋人 他很耀眼 被仙尊大佬争抢后我成了最强团宠 药不能停[星际] 留德十年 周家兄弟 美人一勾手,禁欲秦总掐腰宠 衣锦华棠 咸鱼穿书后秒变作精 一许秦心共余生 重生之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