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三国袁氏三兄弟是谁 > 第102章(第1页)

第102章(第1页)

袁斌想了想,道:&ldo;这种方法确实不好,人才全靠上官推荐,这必定导致大家为了吸引上官的注意,而去求取很高的名望,这就导致他们做出一些乖张、诡异的事来。而且有很高名望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一定有名望,被世人知道。这对人才的征召,很是不利。&rdo;

崔琰赞同道:&ldo;主公所言不差,当年曾有一首音谣,叫做&lso;举秀才(为避刘秀讳,东汉改为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rso;,所谓的人才,全都沦为虚名,没有真才实学。&rdo;

袁斌心想:&ldo;或许科举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君不见未来的教育仍是以&lso;新型科举&rso;为基础,选拔人才的。),应该组织几次考试,把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选出来,任命他们为官,为朝廷(自己)出力。&rdo;

袁斌想完后,就把这个办法说给崔琰等人听,崔琰道:&ldo;这个办法可以一试,但是考些什么内容,以什么规矩来录取,按什么标准来划分等级,这些都需要提前制定好,不然就会出乱子。&rdo;

袁斌点了点头,说:&ldo;崔翁说的很有道理,应该制定一个标准。这样吧,孤拟定一个章程,你们看一看,然后商议一下,把这个章程扩充一些,尽量做到详尽无误,要为百姓负责、为那些人才负责。&rdo;

崔琰点了点头,道:&ldo;这样最好,主公,我大汉即有&lso;茂才&rso;、&lso;孝廉&rso;、&lso;贤良方正&rso;、&lso;明经&rso;四科,按主公刚才所言,其中明经科,应该最适合主公所谓的&lso;科举&rso;。&rdo;

袁斌问道:&ldo;何为&lso;明经&rso;?&rdo;

崔琰回答道:&ldo;主公,&lso;明经&rso;的意思就是要明白经典,通晓经义,取才的标准是,将儒家经典中的《诗经》、《尚书》、《易经》等著作,能够背诵和理解的,就能被录取为&lso;明经科&rso;。&rdo;

袁斌心想:&ldo;这不就是科举考试的雏形吗。这样一来,更可以说是&lso;有法可依,不违祖制&rso;了,如要推广科举,就用这条来搪塞那些守旧派们。&rdo;

袁斌对崔琰道:&ldo;原来这就是&lso;明经科&rso;,跟孤方才所言科举,并无差异,只是科举比明经更详细罢了。崔翁,孤要是想推广科举的话,没人会反对吧。&rdo;

崔琰想了想,道:&ldo;应该不会,无非是把明经科换个名字罢了,不会有人反对的。&rdo;

袁斌点了点头,道:&ldo;那就好,孤可不想把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争吵之中。&rdo;

『65』第四卷统一北方第六十四章

袁斌打定了主意,要在自己的辖地内,选取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作为自己的助力,虽然他想采用科举的模式,但他不会走上历史的老路去的,原来的科举造就出来的,都是只会死读书的无用之人,有些呆笨的,只会死抱着书本,成天&ldo;之乎者也&rdo;,对国对民,没有半点用处;有些奸滑的,披着&ldo;圣人门徒&rdo;的外衣,嘴上讲着孔孟之道,礼义廉耻,背地里却尽干一些龌龊的勾当。有一首&ldo;如梦令&rdo;说的好:&ldo;文人原无行止,单想金银去使。嘴里尽是忠言,暗里卑鄙无耻。廉耻,廉耻,其实都是狗屎。&rdo;刻划出了那些饱读诗书的&ldo;圣人门徒&rdo;的丑恶嘴脸。

袁斌当然要想办法解决历史科举上那些毒害世人的糟粕,保留其中的精华,让科举这个制度选拔出来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有人会说,中国历史自有科举以来,已经一千多年了,其中&ldo;官本位&rdo;、&ldo;世间唯有读书高&rdo;、&ldo;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rdo;等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连本朝年间选拔人才,也是用科举,不过只是换了个名字罢了,你袁斌再有能耐,能够做好吗?

其实人活一世,总要做些事情的,做得好,做不好,先不去说,先要去做。虽然做了未必能做好,但多少还有些希望,如果不做,那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的。

袁斌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上的科举,本来是不坏的,通过公正、公平的考试来选拔人才,这是一条很科学的道路,就连那些西方人也深为佩服中国的科举,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是,儒家经典总有一种化神奇为腐朽的作用,科举制度坏就坏在了&ldo;程朱理学&rdo;上,尤其是朱熹的学说,更是迎合了统治者的&ldo;愚民政策&rdo;,才被历代的统治者所采纳。他们规定应试者只能学习&ldo;四书&rdo;(《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ldo;五经&rdo;(《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创造了一种叫做&ldo;八股&rdo;的文体,规定考试只能用&ldo;八股&rdo;来答题,而且内容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的内容来回答,不准自由发挥,只能依照题目字义揣摩古代圣人语气敷衍成文。

这就不是选拔人才了,这是通过科举考试在扼杀人才,束缚思想。那些圣人都死了千八百年了,他们当时说的话,做的事,他们自己都不一定记着,却要后人去按照圣人的语气、思想去写文章。那写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用?以靠写那东西而当上官的人,又有什么用?

袁斌下定决心,要把科举制度中好的一面发扬光大,把糟粕的部分通通删去。他再一次叫来了崔琰,与其商议举行科举考试的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后她成了团宠小厨娘  最后一次说爱你  柳案明  这女主能处,有事真上  盲侍  和离后,天妃成了海王  豪门抱错竟是我自己[女A男O]  四嫁酷王爷  怀了无情道徒弟的崽  豪门嫂嫂不当对照组  杜凉夜的花样年华  千金戏  软烟罗系列4南泉猫  死后发现老婆是灵异文反派  南宋名门  傲娇鬼的意外  失忆后爱人丧病了怎么办  神话诸侯时代  你是人间理想  恋痛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