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发鼓摧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裂。
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船夫纤夫之苦。而诗的结尾处还写道:&ldo;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早办人夫候治装,明日推车冰上过。&rdo;这在客观上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欢乐完全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
四、揭露封建贵族骄奢佚,讽刺上层统治者。
这类诗作在吴伟业的作品中也不鲜见,值得我们注意。如《读史杂感》之二、之三、之七,诗云: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漫说黄龙府,须愁朱雀桁。三军朝坐甲,十客夜传觞。王气矜天堑,边床弃御衣。江州陈战舰,不寻下浔阳。
这三首诗都作于顺治二年,程穆衡笺注说它们是&ldo;咏南都事&rdo;。第一首写南明朝臣未定安国之计,先争个人利益。朝中马阮专权,指鹿为马;朝外四镇跋扈,以从龙旧勋居功邀赏。文武百官整日宴乐,置国之安危于不顾。第二首写正人被谗,贿赂公行。朝臣上书反战,而纷纷以迎立福王为进爵之阶;文臣争建府第,武将不思出征。第三首程穆衡笺注云:&ldo;史可法十余疏告急,宏光以演戏不省。扬州既破,唯郑鸿逵一旅守京口,……清兵明晨尽抵南岸,郑兵扬帆东遁。是日马士英犹有&lso;长江天堑&rso;之对。……午后(宏光)集梨园入内与诸内臣杂坐酣饮。三鼓出奔,而士英命方国安筹备左梦庚于采石,徘徊上游,不以南都为意矣。&rdo;
另外《台城》、《避乱》也是咏南渡事,《台城》诗云:&ldo;形胜当年百战收,子孙容易失神州&rdo;,&ldo;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出石头&rdo;。《避乱》诗云:&ldo;天堑非不雄,哀哉日荒宴。嗟尔谋国徒,坐失半江山&rdo;。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和《圆圆曲》一样,借薄命女子之离乱身世以折射易代之际的兴亡变故,也真实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的荒腐朽,对统治者大敌当前,却不以国事为重,仍压榨百姓,筛选民女,争权夺利,醉生梦死的罪行作了一定的揭露。
《织妇词》则是一首揭露清初统治者掠夺人民财富的叙事诗,全诗以一织女口道出:
黄茧缫丝不成匹,停梭倚柱空太息。少时织绮贡尚方,官家曾给千金直。孔雀蒲桃新样改,异奇文不遑识。桑树渐枯蚕已老,中使南来催作早。齐纨鲁缟车班班,西出玉关贱如草。黄龙袱子紫橐驼,千箱万叠奈尔何!
全诗突出地反映了清贵族的骄奢佚和贪得无厌,形象鲜明,语意含蓄,在叙事中透露出诗人对明朝的怀念和对清贵族的愤慨。
吴伟业仕清之初写的《圣驾幸临南海子遇雪大猎》一诗更是耐人寻味,诗云:
君王羽猎近长安,龙雀刀七宝鞍。立马山川千骑拥,赐钱父老万人看。霜林白鹿开金弹,春酒黄羊进玉盘。不向回中逢大雪,无因知道外面寒。
乍读之,极易视为谄媚之作;细细研读,才觉蕴意深刻。诗人写雪,不写雪兆丰年,而写遇雪而知&ldo;寒&rdo;,命意微妙;写皇帝既已遇雪,却不罢猎,是知&ldo;寒&rdo;而仍猎;明知&ldo;外面寒&rdo;了,却依然&ldo;春酒黄羊&rdo;大飨珍馐;平素不知亦不问&ldo;外面寒&rdo;,此时却当着万人之面&ldo;赐钱&rdo;,一副装潢门面、沽名钩誉的可耻嘴脸。全诗写皇帝狩猎,却不颂而讽,可谓难能可贵了。
吴伟业临死前说:&ldo;吾诗虽不足传远,而是中寄托良苦,后世读吾诗而知吾心,则吾不死矣&rdo;(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笔者理解此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虽然屈仕清廷,&ldo;苦被人称吴祭酒&rdo;,但终生未尝忘记故国。他的诗中寄托着自己悔恨屈节、热爱故国、痛恨满洲贵族集团的强烈感情。但由于屈节仕清,同时代的人已不易相信他了,他只希望后世的读者从他的诗中去认识他、理解他,他就黄泉无恨了。这是多么沉痛而意味深长的话!古人云:&ldo;诗言志&rdo;,又云:&ldo;言为心声&rdo;。吴伟业的诗歌许多都有一种雄浑高旷的历史感,或描写明清战争反映兴亡大事;或批判民族败类,或赞美民族英雄;或同情人民之疾苦,或揭露社会之黑暗;或抨击明末政治之腐败,或鞭挞清初贵族之荒。&ldo;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rdo;(《四库提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吴伟业是继杜甫、白居易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是清代诗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
注释:
[1]见《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论圆圆曲》。
[2]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四册第175页。
[作者简介]武谊嘉(1958‐),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作品相关介绍保钓志士危急
看到那白须白发的老者,心碎神散,难以下笔,请原谅今天断更
作品相关介绍聊斋血证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利用&ldo;雅爱搜神&rdo;&ldo;喜人谈鬼&rdo;的形式,在看似空幻想象之鬼狐故事中,影射发生在清初的残酷现实,其中就有关于大同屠城的影子有人说:&ldo;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聊斋志异》中之鬼狐故事,却多属空幻想象。&rdo;此话错了,因为任何空幻想象只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和反映,著名作家孙犁说:&ldo;《聊斋志异》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书。&rdo;主席于1942年4月在延安与作家何其芳谈到&ldo;聊斋&rdo;时说:&ldo;其实是一部社会小说,可以当作清朝史料看。&rdo;此话一语破的。专门研究《聊斋志异》的《集刊》与《鉴赏集》中大量文章指出:几乎60的狐鬼故事,有史实根据。比方&ldo;沈阳屠杀&rdo;&ldo;济南屠杀&rdo;&ldo;嘉定三屠&rdo;和&ldo;扬州十日&rdo;等浩劫,都在&ldo;聊斋&rdo;的《鬼隶》《竹青》《韩方》和《林氏》等篇中得到反映。那么,发生在清初我省的&ldo;大同屠城&rdo;这样的大事件,&ldo;聊斋&rdo;中有没有反映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法飞翔的比翼鸟 爱你怎么说 真实的教室 雀登枝 从本王肚子里滚出来 我靠谈恋爱证道飞升 做你的公主 死亡数字 惹不起王爷 埋葬的利剑 纯爱.蠢爱 只想为他当人妻 星云深处,有间甜品屋 豪门影帝的隐婚男妻失忆了 月满霜河 首富从谈恋爱开始 苹果汁 夜情香 梦里的鳶尾花 说再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