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壶口堤坝乃是臣五年前奉仁宗皇帝旨意督建的,怎会因为一场暴雨便有决堤的迹象呢?”工部尚书急急忙忙道,一脸难以置信。
仁宗皇帝时只有元兴初的几年有战事,仁宗皇帝又不好广建宫殿大兴土木,国库因此累积了不少钱,为了修壶口堤坝用了大半,他当时任工部侍郎,奉仁宗皇帝旨意前往河东督建堤坝,他虽然不是特别精通水利,但每一样的账目都是亲眼过目了的,就算底下有中饱私囊的,那么多的钱砸出去建成的东西,也不至于被一场暴雨冲垮。
长公主明白他的意思,工部尚书的父祖辈都是清廉的官员,名望养得极好,他妻子又是曾经江南富商的嫡女,陪嫁了好大一笔嫁妆,不至于为了从捞这么一点小钱搭上几代人养出的名声,能到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也不是那种容不得眼睛里沙子的人,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不然底下的人捞不到点好处早就闹起来了。
是意外吗?还是别的?
“长公主,到底是堤坝出了差池,还是今年的雨水太大,我们在京里都不好说,要派人过去才能知道。”右相道:“况且就算堤坝稳固,如今河东已成了水患,赈灾也得提上日程,还要防止疫情。”
燕赵歌拧着眉头,没有说话。
目前没她说话的份儿。
“那便如此吧,诸位以为派遣何人合适?”
工部尚书立即道:“长公主,治水一事臣愿前往!”
他是因为有督建壶口堤坝的功绩才顺利地被提拔到工部尚书的,不然还要再熬上几年。眼看着堤坝可能出了问题,他的官帽也跟着不稳了,官位还是小事,若是有流言说他中饱私囊不顾百姓,世世代代的名望可就砸他手里了。
“尚书若前往,工部事宜恐怕不太妥当。”
“殿下!”工部尚书急得额头冒汗,道:“工部事宜两位侍郎皆能自断,皇陵与长公主府的修建已经安排妥当了。河东水患或许为臣之过错,请殿下允臣前往!”
长公主沉吟了一下,道:“那便由卿前去。”
“谢长公主恩准!”工部尚书得了差事就请辞出宫,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他也只能治水,赈灾和疫情都不是他能做的事儿,留下来听也毫无意义,不如回衙门把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疫情只能由太医府派人去,得由太医令挑几个身子骨不错的太医跟着去就是了。
至于赈灾人选倒是令人犯难。单河东一郡就有二十四县,近一百万的人口,赈灾难度不小,得找一个做起事来举轻若重的。但只要灾情不严重的话,赈灾也不算是太难的事,河东有根仓、湿仓,负责供给大半个关中地区的粮食,只要及时开仓放粮,料想不会有太多的流民。
“长公主,臣以为,当遣一宗亲大臣,持节镇抚河东。”左相道:“如果河东太守赈灾得当,便是去安抚百姓的,如果不得当,甚至有灾祸之象,便当当机立断,惩治河东官吏,安抚受灾百姓。”
右相道:“臣以为左相所言甚是,臣愚以为,燕侯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仅燕赵歌没想到,连长公主也怔了一下。
左相也十分诧异。
右相继续道:“古来每逢天灾人祸,粮价必涨,受灾百姓为了活命,贱卖田产者比比皆是,由此门阀世家兼并田产,收人为奴,放任其做大,国将不国。如今壶口决堤一事尚未明确,河东一地有根仓、湿仓,为关中中心,领县二十四,百姓二十三万户,若河东有乱,关中不稳,事关重大,当早做准备。倘若河东局势糜烂,当以雷霆手段震慑之,燕候如今为宗室贵胄,又领锦衣卫指挥使,率天子亲兵走此一遭再合适不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龙血武帝(上) 前夫每天都在想复婚[娱乐圈] 玫瑰赠我 女主她总是不来 没时间解释了快来[快穿] 装A撩人后我怀崽了 与君分杯水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子弹上膛 狙击生死线 医神下山,开局搞定未婚妻 请你温柔点 东星耀扬 阳间巡逻人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极品萌徒:妖孽师尊不要逃! 我,无情道,爱我必死 我有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夏日未染[重生] 有趣 东京僚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