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由于夏代交通网络拓展到广阔领域,如何穿越河流水道也就显得甚为要紧,公共桥梁的架设当亦已出现。
最早的桥称为梁,《说文》云:&ldo;梁,水桥也&rdo;,段注:&ldo;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
……见于经传者,言梁不言桥也。
&rdo;《初学记》卷七云:&ldo;凡桥有木梁、石梁;舟梁‐‐谓浮桥,即诗所谓造舟为梁者也。
&rdo;今人唐寰澄指出,在桥梁发展中,早期多半是梁桥,首先是木梁,因为木梁的架设总比石梁轻便,从自然倒下的树木而形成的梁桥,到有意识地推倒,砍伐树木架作桥梁,不需要多少过程,也许在旧、新石器时代早就有了3。
架设桥梁与筑路一样,也属于夏代国家的实政之一。
《国语&iddot;周语中》引《夏令》说,&ldo;九月除道,十月成梁&rdo;。
此举为后世诸国所继承,在周代称为&ldo;先王之教&rdo;,同书云,&ldo;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rdo;,韦注:&ldo;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
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
&rdo;《礼记&iddot;明堂》谓&ldo;季秋除道致梁&rdo;。
《左传&iddot;庄公四年》载楚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ldo;除道梁溠&rdo;。
四川青川郝家坪战国墓出土木牍有文云:&ldo;九月,大除道及阪险;十月,为桥,修波限,利津梁,鲜草离。
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辄为之。
&rdo;1可见开道与架桥并重,由来已久,是古代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公共义务,从中也透露了统治者对于发展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视。
商代的道路交通网络比夏代更为发达,其范围所达相当广大。
《诗&iddot;商颂&iddot;玄鸟》云:&ldo;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武丁孙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rdo;商王武丁以后,商人恒称的四方或四土,不是虚拟,早已是平面的发展2。
所谓&ldo;邦畿千里&rdo;,从各地发现的商代遗址分布看,比较近乎实际。
其东方直抵海边,南土越过长江,伸入江西、湖南境内,西边抵达甘肃、内蒙,北土包括河北北部和辽宁部分地区3。
商代的道路设施有几大特色。
一是王邑内的道路建制堪称全国楷模。
商人曾一再自赞&ldo;商邑翼翼,四方之极&rdo;4,整饬的王朝国都,是四方的表率。
新发现的河南偃师尸乡沟早商都城遗址,面积有190多万平方米,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已发现大路11条,东西向5条,南北向6条,路面一般宽约6米,最宽的达10米,道路与城门方位大体对应,构成棋盘式的交通网络1。
城内道路主次相配,主干大道宽敞平直,路土坚硬细密,土质纯净,厚达半米左右;路面中间微鼓,两边稍低,便于雨水外淌。
主干大道一般直贯城门。
城门的门道路土之下,还铺有木板盖顶的石壁排水沟,沟底用石板铺砌,内高外低,相互叠砌呈鱼鳞状,叠压顺序与水流方向一致。
出城之后,沿城墙还有宽45米的顺城路。
城内另有与主干大道相连的斜坡状&ldo;马道&rdo;,可以直登城墙之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