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美国媒体阵营 > 第114章(第1页)

第114章(第1页)

------------

改革的代价:《洛杉矶时报》(四)

------------

两面不是人的格思曼

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末期报纸不至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尼克威廉斯个人的光彩和权威。他对新的报馆人员有真切恰当的评价,他们都是他寻找和聚合在一起的人,但是,他同样尊重原有的人员;他认为黑文是一位优秀的职业新闻人员,他强烈地感到报纸必须有它内部的平衡支架。他将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刚好保持在不至于混乱的工作格局中,几乎全体人员都尊重他。但是,十年中,黑文和格思曼之间始终潜伏着尖锐的紧张状态。

60年代是富有爆炸性的十年,旧的秩序受到挑战,这种挑战是全面的,从种族、道德、文化、直至精神,这种状况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十分丰富的十年。有一段时间,对于谁能界定新闻,是当权者还是街民,出现了真正的斗争。仿佛被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堵塞了二十年之久的社会泉流爆裂了,现存权力机构的所有因素都被逼入了守势。这是战后花朵的第一次真正绽开。格思曼和他的记者应时而起,为此推波助澜。他们都是卓越的能人,唐布鲁克纳(donbruckner),才华出众的著名记者,后来芝加哥大学的副校长,他以敏锐的感觉,细致入微地报道了公民权;杰克纳尔逊(jackneln),一位强有力的、无情无畏的记者,开始追究联邦调查局及其过火行为;斯图尔特卢里(stuartloory),一位极干练、极独立的记者,报道了白宫。黑文既不喜欢卢里的工作,也不喜欢他的态度。实际上,黑文对时下发生的大多数事情都抱有反感。他不断地抱怨。布鲁克纳写了一篇关于芝加哥黑人的重要文章。&ldo;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印这玩意儿?那个杂种为什么不写点别的?&rdo;对纳尔逊写的关于联邦调查局的文章,他说:&ldo;那个充满偏见的杂种又干起来了,又在追踪权力机构。&rdo;对于卢里报道的错综复杂的白宫问题的文章,他说:&ldo;鬼知道这又和尼克松的话有什么干系?&rdo;难道布鲁克纳除了公民权就不能写别的了吗?黑文问。难道纳尔逊只能写联邦调查局?难道就没有一点好的新闻?黑文狂吠起的作用往往比他下口咬人更厉害。只要可能,他就嚼舌根子,他手下的黑文型编辑们只要听到老板的抱怨,就字字句句记在心里,只要知道他不喜欢某个记者,他们就感到可以肆无忌惮反对他,抽掉某个卢里或者某个布鲁克纳的文章;黑文不是保护这类记者,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发出信号,告诉人们这些为他工作的人易于攻击。

格思曼被夹在这个局面之中。如果黑文喜欢某个新闻事件,格思曼就向华盛顿提出要求,不过,他不附上黑文的名字,因为他不想给他的记者施加过大的压力。他不希望这些人仅仅因为高级编辑的要求而写某篇报道。这样就意味着这个要求可以不被考虑,黑文本来就对自己缺乏对华盛顿办事处的控制十分敏感,现在更使他大为光火,他感到自己被冷落忽略了,而事实上他也正在被冷落,被忽略。同样,格思曼常常为某篇报道直言不讳地和黑文争论,挡住黑文的抱怨。争论不起作用,他又将黑文的论点当做自己的发往办事处,这样又常常激起华盛顿办事处的怒气。他对双方都分外忠诚,所以,记者们不知道他受到黑文的斥责,而黑文也不明了记者对他的压力。黑文将他的受挫之感发泄在格思曼身上,这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过程。若干年里,黑文一直对格思曼有点釜底抽薪,在新闻会议上抨击他,把他的形象搞得过于自由化,强调他和其他所有人的不同之处。格思曼不是办公室的好政治家,他渐渐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次品,地位变得更加不稳,易受攻击,尤其在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之后,更是如此。黑文什么也未损失,他已经达到了他能够企求的最高地位。他不打算成为主编,而格思曼周围的人却认为格思曼是可能的编辑主任,甚至是可能的主编。

在1962年的溃败前后,《洛杉矶时报》逐渐拉开了和尼克松之间的距离。尼克松搬到纽约,从纯物理的意义上说这减弱了难堪的程度,报纸慢慢向非政治化发展。奥蒂斯不是一位总统塑造者,他不喜欢那个角色,不希望接近冲突。但是,报纸仍然是共和党的报纸,仍然存在着和尼克松的联系,主要是诺曼和他的联系。巴芙越来越不喜欢尼克松;她对政治的兴趣日益淡漠,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成员,她对鲍勃霍尔德曼产生了相当大的厌恶,此人当时正在为里根(reagan)工作。再说,她认为尼克松本质上十分俗气。1967年,出现了两件令人不悦的小事。当年早些时候,尼克松和《时报》的行政人员一起就餐,除了巴芙之外都是男人,人们刚刚就座,尼克松想使自己成为报业人员的同类,却显得荒唐笨拙,他讲了一个极为恶心的故事。&ldo;我想我不应该讲这个故事,&rdo;他说,&ldo;不过我还是讲了吧。&rdo;下面就是这个笑话。&ldo;为什么农民要在娱乐室里放一个粪桶?&rdo;席间一片惊诧,随即就是静默,没有一个人能找到答案。尼克松给出了答案:&ldo;为了让苍蝇飞出厨房!&rdo;一阵难堪的沉默,然后,多少有些吃惊的巴芙钱德勒说:&ldo;你讲得太对了,你本来就不应该讲这个故事。&rdo;1967年底,他、帕特和诺曼、巴芙一起到好莱坞剧场参加晚会,尔后回到钱德勒家小酌。快分手时,尼克松直接向巴芙说,他正在考虑再试一次总统竞选。他告诉巴芙,不管怎样,她一定会理解处在世界最大舞台中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不再试一次,他是不会心安理得的,绝不会的,他必须试一次。现在他征求巴芙和诺曼两个关于总统竞选的意见。在他们的回答中,没有承担义务的意思。快要分手的时候,帕特尼克松出人意外地转向她丈夫,她注意到丈夫征求了所有人的意见,而没有征求她的,于是她说,她特别不同意他再次参加竞选,过去她经历的太多了,两人分开,充满了痛苦。再说,他第一次赚了不少钱,女儿们也到了需要父亲呆在家里的年龄了。所以,如果他能听进此话,她不愿意他竞选。巴芙不喜欢眼前的这一幕,没法应付这位当年《时报》的年度最佳妇女。她更加相信这男人的反自然性和野性胜过他的人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回到春秋做霸王  问渠那得清如许  老爹,你愿意娶我吗  珠穆朗玛营地  穿越郭敬明  女配她妈是豪门大佬的白月光  兄弟之养成  田园娇宠:种田修仙,生崽崽  无所畏与无所谓  我不就想捅个天吗(修真)  你在我心里,不深不浅  前夫重生变赘婿  不羁  小桥流水人家  这备胎我不当了[快穿]  成为道侣的剑灵后  炖妖  她回来了  上面的,麻烦用点力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