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庄稼三熟的地方,百姓能因为饥荒叛乱,而且从开始的小打小闹到飞快地席卷了数州之地,又围困了京城。这只能说明皇上派到吴郡的太守完全是个废物!
就是听说吴郡太守已经被叛军杀掉,也没有让司马十七郎的心情好起来,他精心准备了近三年的北伐要停下了。
眼下的形势就是,哪怕恨不得朝廷这群蠢货被叛军灭了,司马十七郎也不可能真不管。先不说道义,若只是朝廷真的出现变故,叛军下一步就会威胁到淮北,再加上黄河北岸的胡人,淮北两面受敌,这是身为淮北王的司马十七郎最不愿意见到的形势。
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东南的叛军,淮北王只能先放下了隔在黄河北岸的胡人,他必须先稳住江南的形势。
此时卢八娘也分析了现状,得出了出他差不多的结论。
参考平定益州后,益州虽然表面上依然是朝廷的一个州,但是其实更像淮北的一个特区,与淮北的联系要远远多于朝廷。
益州与淮北间的贸易来往畅通,益州很多人到淮北来,商人来做生意,年青人来做工、参军,女孩子们嫁到淮北……在这些流通中,淮北的很多思想渐渐流入益州并成为主流。总之,如果在益州搞一个民意测验,淮北王的声望肯定要高于皇帝。
诸如民意之类的东西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总会有显出作用的时候。卢八娘想,如果解决东南沿海之地的乱局,淮北应该得到更丰厚的回报。
现实而功利的卢八娘得出这样的结论,南下是比北上获利更多的行动。平叛要比北征容易得多,富饶的南方要比荒凉的北地要有利可图,更何况在叛乱暴发的吴郡淮北王还会有一些声望,非常有助于事情的解决。
&ldo;这一次去南边平叛,让青山城的水军从水路过去吧,也算是练练兵。&rdo;卢八娘说。在平北城表面上淡出了政坛,但不等于她的实力消退了,其实她现在已经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并一直等待更多的发展机会。
司马十七郎知道王妃得了青山城后,因为不必交税,便组建了青山军,准备在任何时候协同淮北军作战。她在这支军队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设了包括陆兵、骑兵、水兵、火炮营在内的多兵种,还有随同作战的后勤、救护、宣传队等等。
除了一些标新立异的设置外,王妃对青山军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军中所有的将领都必须识文断字,普通兵士们入伍后也要学习文化。这样就使青山军中最普通的兵士们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成为低级将领,随时扩大青山军的规模。
在青山军的成长中,自然少不了到淮北军中学习和锻炼,当然淮北军也会到青山军中看一看。所以全淮北都知道青山军的装备是最好的。不说做战的将士们,就是救护队中的救护员们身上都带着锋刃极好的刀,可以连发的攻击,在遇到少量敌人时以此自保。
司马十七郎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不止于此,他注意到的是,青山军中的青年将领大部分都来自王妃在淮北设的学堂和抚幼所,对王妃的忠诚度极高。一个女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是极不容易。对此他极为欣喜,毕竟忠心耿耿的青山军都是自家的。
&ldo;也好,&rdo;司马十七郎点头,王妃在青山城练兵后并没有机会派去实战,而没经历过战争的军队总归差些什么,眼下倒是个机会,&ldo;我也觉得分水陆两路南下更好,陆路先解京城之围,水路直奔吴郡……&rdo;
司马十七郎戎马半生,提到南下平叛自然胸有成竹,但是在他的语气中还是差了一点什么。
卢八娘听他讲完,把手放在他的肩上,向他认真说道:&ldo;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rdo;
&ldo;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rdo;
&ldo;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do;
与卢八娘看重物质不同,司马十七郎更有信念,在他的心目中,北伐复国的意义远远大于平定吴郡的叛乱,所以停止北伐对他是非常失落的,他不可避免地有些情绪低落。
卢八娘所说的这一段虽然他也曾读过无数遍,但是这一次还是依旧从中汲取了力量,每一个困难都是一种考验,只有通过了才能更进一步。
其实外表坚强的男人在内心总会有软弱的时候,王妃的话让司马十七郎的心情为之一变,他向站在面前的王妃慨然道:&ldo;迟早有一日,我会挥兵北上,尽得河北之地!&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给你一颗巧克力[快穿] 后妈文里的亲妈乘风破浪 一路繁花似锦 快穿攻略:大佬的纸片人奶凶奶甜 (快穿)桃花朵朵开 去你的旺前任体质 穿成虐文女主的恶毒大哥 厉少,你家老婆超凶的 穿成七零病弱女配 最后一个地球人 看穿剧情后炮灰女配翻车了 重生之一见倾心 侯夫人 狼胭纪事 一路荣华 渣路相逢 无盐毒妃:摄政王的心尖宠 大周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 恶龙每天都在计划生崽[星际] 穿成中年过气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