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几句简单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从来不是什么书法家,我那黑板字写得也不见得好。但是,艾老师却以一个外国美学家的目光,从字的结构和线条上看出了美。我甚至觉得,不认识汉字的外国美学家,他们看到汉字,不像我们中国人(文盲除外)这样,看到一幅名人的书法,首先意识到的是字或词组的含义,然后才去审美。我觉得,这种审美实际上是掺上了杂质,不能立即得到美的真诠,这会影响到美感享受的。有人或许认为这是怪论,我则深信不疑。
总之,书法同绘画一样,是一种视觉艺术。绘画的作用,在于重现自然,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虫、画,重现时都必然沾染上一些个人感情成分。所以,虽同是一类画家,然而画风各异,绝不像照相那样,照出来的都大同小异。书法不再重现自然,而在抒发胸中一股浩然之气,这种气人与人殊,因此王羲之绝不同于魏碑,颜真卿绝不同于怀素,苏轼绝不同于黄庭坚,董其昌大类赵孟頫,清代馆阁体则表现一种富贵气象,像郑板桥那种字体绝进不了翰林院,只能到扬州去当&ldo;八怪&rdo;之一。如果像颜真卿那样的刚烈人物而书法却如赵子昂,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古人常说:文如其人,我则说:字如其人。这一点恐怕是非信不行的。至于蔡京、严嵩等人,虽亦为书法家,其气并不&ldo;浩然&rdo;,这应另当别论。
谈到彭松的书法,应当先谈彭松其人。他幼年丧母,虽有同父异母兄姐照顾,但是哪能代替了母爱呢?父亲常年在外奔波谋生,彭松幼年心情之凄凉,概可想见。我六岁离开母亲,冲龄失去母爱的情景,我完全能体会,凄清、悲哀、孤独、无助,但又因年龄过小,有苦说不出。至今已届望九之年,每次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仍然泪流满面。将近八十年前,我同彭松青梅竹马,住前后院。我长他六岁,在现在看起来是个小数,在孩提时期,却无疑是个大数。惺惺惜惺惺,我有时会下意识地特别钟爱他。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暖在心头。
这话扯得太远了,本来没想说这些话的,写到这里,情不由己,顺便流了出来,也许是无伤大雅吧。再回头说彭松。幼年他家庭极端贫困,没有能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但是,他在九个堂兄弟姊妹中,禀赋最高。他父亲一生沉浮下僚,却有绘画和书法的天才。他的艺术生理基因遗传给了彭松。彭松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曲折坎坷,每一步都出人意料;但是,他能书善画,对我来说,却是既出意料,又在意内。他有此禀赋,不管走多少弯路,最终还总会走到这条道上来,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在上面已经说过,我既非书法家,也非美学家;不过平生看的书法绘画,为数颇多。古今中外,都有所涉猎。积之既久,自谓颇养成了一点鉴赏能力,能辨美丑,分善劣。看了彭松的书法,浑厚凝重,而又气韵生动,笔酣墨饱时,仿佛能力透纸背,震撼人心。我这个外行人,只能说这样几句外行话。我现在引用一位真正内行名家的意见,这就是著名书画家黄苗子先生,他对彭松的书法给了极高的评价,这当然是绝对可靠的了。
彭松淡泊名利,从不以书法招摇。现在要出这样一本书法集,索序于我。我认为这是当仁不让的事,所以不避谫陋,写了这一篇序。
1999年2月19日
第28章成语和典故
成语,旧《辞源》的解释是:&ldo;谓古语也。凡流行社会,可证引以表示己意者皆是。&rdo;典故,《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ldo;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rdo;后者的解释不够全面,除了&ldo;古典&rdo;外,有些人还引用&ldo;今典&rdo;这个词儿。
成语和典故是一种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短短几个字或一句话,却能够唤起人们的联想,能蕴含无穷无尽的意义,有时是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清楚的。中国古代的文人,特别是诗人和词人,鲜有不用典者,一个最著名的例外是李后主。
在世界上各大民族中,成语和典故最丰富多彩的是哪一个民族呢?这个问题,我想,考虑到的人极少极少,反正我还没有遇到呢。我自己过去也从未想到过,只是到了最近,我才豁然开朗:是中国。
中国汉语广如瀚海的诗文集是最好的证明。没有足够的古典文献之时,有些诗词古文是无法理解的。许多古代大家的诗文集,必须有注释才能读得懂。有的大家,注释多到数十家,数百家,其故就在于此。
这情况不但见于古典诗文,连老百姓日常习用的口语也不能避免,后者通常被称为成语。成语和典故的区分,有时真是难解难分。我的初步的肤浅的解释是,成语一般限于语言,典故则多见诸文字。我们现在每个人每天都要说话(哑巴当然除外),话中多少都用些成语,多半是无意识的,成语已经成为我们口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成语的量大得不得了,现在市面上流行着许多版本的《汉语成语大辞典》可以为证。例子是举不胜举的,现在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ldo;司空见惯&rdo;、&ldo;一箭双雕&rdo;、&ldo;滥竽充数&rdo;、&ldo;实事求是&rdo;、&ldo;每况愈下&rdo;、&ldo;连中三元&rdo;、&ldo;梅开二度&rdo;、&ldo;独占鳌头&rdo;、&ldo;声东击西&rdo;、&ldo;坐井观天&rdo;、&ldo;坐山观虎斗&rdo;、&ldo;坐失良机&rdo;、&ldo;座无虚席&rdo;、&ldo;坐以待毙&rdo;、&ldo;闻鸡起舞&rdo;,等等。这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在我的这篇短文中,我就不自觉地使用了一些典故。连电影中的体育报告员,嘴里也有不少成语。比如,踢足球踢到第二个球,则报告员就用&ldo;梅开二度&rdo;,接连踢进三个球,则是&ldo;连中三元&rdo;了。连不识字的农民有时也想&ldo;传&rdo;(zhuǎi)文,使用成语,比如,&ldo;实事求是&rdo;,对一个农民来说实在太拗口,他便改为&ldo;以实求实&rdo;,现在常听人说&ldo;不尽人意&rdo;,实际上应该是&ldo;不尽如人意&rdo;,去掉&ldo;如&rdo;字,是不通的。但是,恐怕约定俗成,将来&ldo;不尽人意&rdo;就会一统天下了。
汉语的优点是说不完的,今天只能讲到这里,等以后有机会再来啰嗦。
1999年10月16日
第29章我和东坡词
几年前的一段亲身经历,至今回忆起来,历历如在目前;然而其中的一点隐秘,我却始终无法解释。
患了老年性白内障,要动手术。要说怕得不得了,还不至于;要说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也不是事实。坐车到医院去的路上,同行的人高谈阔论,我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一点也不想参加,我静默不语,在半梦幻状态中,忽然在心中背诵起来了苏东坡的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乌木与晚香玉 攻略高岭之花[无限] 圣君身死道殒后 高攀 双程3之如果 快穿之游戏人生 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白说 嫁给大反派 慕浅若止 君问归期未有期 坏坏表弟 三宝妈咪才是白月光 小日子 [空间]古穿今之沈嬗 废材狂后,魔君太腹黑 他真的很难惹 因晓故事 冥婚正娶 穿成炮灰后我爆红了[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