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七零夫妻携手养娃 > 第109章(第1页)

第109章(第1页)

说到这里冯英叹了口气:&ldo;如果再招一个人,燃眉之急是解决了,可等小丁坐完月子,小方养好腿伤后回到岗位,新人怎么安排?&rdo;

冯英是三林基地建制初期,第一批来随军的军嫂。

那会三林基地可没现在的规模,家属区也没这么大,就几栋土坯房,林薇他们现在住的老房子,都是随军家属多了后,才陆续盖起来的。

家属区外面也没那么多单位,小学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事实上,那时候不止基地没有小学,周边公社大队也没有学校,孩子们想读书,只能起早赶路,去几公里之外的崖县小学。

军官子女还好点,部队晋升也要看文化程度,家长们有意识,再苦再难也会送孩子去读书。

但周边公社大队的社员,却很少有必须让孩子读书的想法,再加上学校太远,很少有孩子吃得了苦,当地读完初中的人寥寥无几。

因此,部队成立军区小学,不仅是为了方便军人子女入学,更是想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出一份力。

而冯英,是军区小学成立后的第一名老师,同时她也是小学成立初期,唯一的一名老师。

因为当时周边社员愿意将孩子送来读书的人寥寥无几,在他们看来,反正也读不出什么名堂,与其让孩子去学校浪费时间,不如在家里多干点活,减轻家长负担。

而家属区里总共就二十多个孩子,除去那些没到读书年龄的,还有已经上初中和高中的,适龄学生只有十二三人。

两边孩子加起来,第一年军区小学总共招了十九名学生,分布在小学各个年级,而老师,只有冯英一个人。

为了方便教学,冯英采用了复式班的教学模式,将这十九名学生安排在同一间教室,分批轮流上课。

在上课之余,冯英也常去周边公社和大队,走访家里有适龄孩子的家长,跟他们举例子,讲道理,游说他们将孩子送到学校。

游说过程虽然艰难,但在她的努力下,第二学期军区小学人数增加到了三十人,第三学期是七十人。

二十多年过去,军区小学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九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七八百人,老师也从一名,增加到了现在的十三人。

可以说,军区小学是冯英在部队扶持下,一手办起来的。

她做决定前,最先考虑的绝不是自己行事方便,而是部队和学校的利益。

多招一名老师,固然能解她的燃眉之急,但这也意味着学校从此要多一笔支出。别觉得就一名老师,就算多一笔支出,费用也不会太高。

小学□□刚入职的工资标准是二十六,一年后视工作情况定级,高点的工资是三十二,低点的也有二十九。后面就不太好涨了,军区小学除冯英外,剩下的老师中,教龄最久的月工资也才四十出头。

招一名新老师,工资按最低的每月二十六算,一年就是三百一十二,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年节福利,零零碎碎加起来,一年四百是要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古代随身空间  许我向你看  招福小半仙(卿卿深藏不露之三)  贪心  墨刃  八零暴富小辣椒  不乖  假A室友居然跟我有婚约  换命后的美好生活  戏法罗  星辰明媚  不念,不忘  被治愈系男神弄哭[娱乐圈]  玉琢  可爱是你,温柔也是你  开封府宿舍日常  女配的古代种田日常  怀了摄政王的崽怎么破  钓系Omega跑路了[穿书]  权臣宠妻指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