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嘎硬着头皮走了出去,他知道现在去借白面,不是人家不借,是谁家还能有呢。多灾多难的1960年,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中的一年,全国有许多人都在那一年挨过饿。
刘二嘎出去借白面了,王桂香脑子里又一次想到了老二:此时老二在吃什么呢?是睡了还是在喝奶?她再看着眼前的老大,真的觉得对不住他,要是把他送人,他就不会饿成这样,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送走哪个她都舍不得。她为老二庆幸,庆幸把老二送给了一个好人家。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护士长,在她眼里那就是高干,把孩子送给高干人家,以后的日子一定错不了。她现在有些后悔,当时忘了问杨护士长要不要两个孩子,要是他们能把这两个孩子都收养了,也就不会让她现在这么为难了。
刘二嘎借了东家借西家,终于凑够了一碗白面,做了面糊糊给孩子喂了下去。
王桂香和刘二嘎躺在炕上,中间隔着孩子,半晌,王桂香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城里把孩子送人了。
刘二嘎叹口气:这年头,大人都顾不过来,还有谁要孩子呀?
王桂香说这话的口气是试探丈夫,毕竟送老二时,她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现在见丈夫这么说,她的心安稳了一些。
半晌,她又幽幽地说:咱家现在的条件,能养活这孩子吗?
刘二嘎翻了个身,瓮声瓮气地道:生都生出来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孩子满月的时候,刘二嘎给孩子上了户口,大名叫刘栋。意思是有用的木材,老大叫刘树,老二叫刘草,这老三就只能叫刘栋了。满月的刘栋一点儿也小像要成材的样子面黄肌瘦哭声都有气无力的,像只病猫。
一村子的白面都被他们一家借光了,只能借玉米面了,玉米面煮出的糊糊刚外始刘栋不喝,后来饿急了也就喝了,他小喝又有什么办法呢。一天天这么挨着,终于满百天了。往这一百天的时间里,一家人为了孩子真的是愁死了,大人的肚子都顺不过来,还要惦记互个孩子,尤其是刘栋,在王桂香的心里,还远了,他们的心里有些空落。
王桂香转过身去,肩膀一耸一耸的,刘二嘎突然用哭腔说:孩子是享福去了,在师长家,那是高干,你哭啥咧?
从那以后,俩人都学会了张望,向更远的方向。
刘草就问:爸,妈,你们望啥呢?
爸、妈就一起告诉她:看看明天会不会下雨。
5田辽沈和杨佩佩
田辽沈给孩子取了名字叫田村。
意思是不让孩子忘记自己来自农村,当然他们现在是不会告诉他的,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了,他们会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他的。这是田辽沈和杨佩佩要孩子前就商量好的。
田辽沈的老家就在东北农村,辽沈战役打响那年,田辽沈刚满十八岁,他是村里的民兵,民兵们组成了担架队,他们负责抢救的伤员就是塔山阵地的。塔山阵地是辽沈战役的外围阵地,也是战斗最残酷、最激烈的阵地,部队的任务就是阻击敌人的援兵,当时锦州已被解放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能否顺利拿下锦州,就看塔山阵地能不能阻击住敌人的援兵了。敌我双方在塔山阵地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伤亡可想而知了,田辽沈他们由民兵组成的担架队一次次奔波着,伤员多得根本就抬不过来。
田辽沈又一次穿过炮火硝烟,冲上阵地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个班的阵地一个活人都没有了,战士们的胳膊、腿呀的到处都是,还有那些散落的枪支和弹药,没有人还击的阵地静悄悄的,可他看到了成群的敌人正从山下摸来,有的已经爬到半山坡了。他在心里大叫一声:不好,敌人上来了。
他知道敌人冲上来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我军将失去塔山阵地,再想夺回来,伤亡要比守阵地会大上几倍,甚至是十几倍。这时已经不允许他多想了,身旁就是一挺机枪,当民兵时他学会了打枪,对枪并不陌生,他没有犹豫,就上了阵地,朝那挺机枪奔去。阵地上到处都是血,已经不知换过多少机枪手了,他扑在血泊中,枪就响了。沉寂的阵地又响起了枪声,往山上爬的那些敌人一排排地倒下去,后面的就往回跑。他已经顾不得许多了,,机枪子弹射完后,他又拿起步枪,抓起手榴弹,没头没脑地扔下去。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绝不让敌人攻上塔山。直到增援部队赶到,带队的是姓郭的一位连长,看到一个民兵在苦守阵地时,感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郭连长抓住田辽沈的手说:民兵同志,太谢谢你了。你的任务完成了,快撤下去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之名门独宠 一顾永年 奇特的雄虫崽崽 主播是cp体质 一念路向北 邹韬奋 闻一多 (网王同人)网王之重回初世代 谁与争疯 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穿成豪门影帝的工具人[穿书] 暗恋的正确姿势[重生] 南风向晚 青山 袁氏当国 限时心动 夫君他总是算计我 (网王同人)岁月情书 穿到蛮荒扮大神 我得逃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