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太医可说了,十寒汤虽然药性烈,但四寒汤的药性却远远不到十寒汤的四成。也就是说,这并不能造成个什么严重后果,最多让女子体寒一些,赶上时候了让女子闭个经啥的,不过用温热的药方补补也就好了。
这样的药能出什么大事儿?值当的要这个命那个命的么?程向腾说,换药总归是大错,待查出来,定把那人关起来好好的改造。‐‐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唐氏,告诉唐家人,不许借机发挥弄出人命来。
实际上,不得不说,武梁的话还是起了点儿作用的。程向腾有疑的,其实也包括唐氏。
四味药,需要去至少两个铺子上抓。并且很可能两个铺子正好重了样,那就得跑三个甚至更多铺子去凑。
秦姨娘自己没机会出门,她的丫头出门的次数也有限,这种私隐事儿又不好交给外人去办,所以,除非她从很早就开始攒起,否则她抓齐四味并不容易。
拿了秦姨娘的丫头审问,那丫头知道个药房的名字,具体在那里买过什么竟说不清。程向腾于是亲自带了人去药房查问。
唐氏见程向腾出了府,迅速就刑讯了秦姨娘。
怎么讯?猛打呗,打到招为止。唐氏的一贯手法。
那时候,秦姨娘就关在自己的院子里,正在那里惶惶然,为自己看不透二爷的心思不安呢,结果进来一群虎狼婆子,将她拖进院里一间小黑屋里,关门打狗,边打边审问。
于是什么哭诉都不好使了,眼泪鼻涕在强权面前,只是应景的音效。然后七打八问的,秦姨娘就扛不住招了……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还真是她起坏心思下药害她?‐‐贱人去死吧!
唐氏拿了实证后,直接下令将秦姨娘塞起嘴一顿猛打。打死完事。可怜一个弱女子,就在那小黑屋里,香消玉殒。
唐氏一点儿也不觉得亏心。
哼,五姨娘给放跑了,剩下这一个姓秦的也不让她动?孩子也不肯抱回来,那这档事儿她岂不是什么都没落着?
唐氏被程向腾送走武梁而引起的熊熊怒火,那能这么容易忍下来?何况她还特意叫了唐家来人助威,最后什么事儿都没办成,那这番阵势不就又成了笑话?
反正她就先斩后奏了,好歹收拾一个再说。何况她拿着了证据,可并没有冤枉她。
程向腾得信回府后,只能替秦姨娘收尸了。
程向腾怒不可扼,差点儿将行刑的婆子杖毙了。
然后他骂唐氏小题大作,出手狠毒。唐氏却振振有词,说药性如何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她谋害主子那份心思。药效打折了,但那份用心没的折打。借用程向腾的话说,那叫&ldo;其心可诛&rdo;。
……
两公婆打擂台,下人们个个噤若寒蝉,府里气压十分的低。
程向腾不回正院睡了,在秦姨娘院里宿了好几晚,然后就转到外书房去了。
唐氏又开始了在院里摔摔打打的日子。
后来想想说最近真是流年不利啊,她怎么净遇倒霉事儿了?定是这向府里邪气盛行啊,要找人来看相看相破破凶兆才好啊。
程向腾知道了只在书房里嗤笑她作态,说她施刑杀人的手,也不怕佛祖怪罪。却也不理会阻拦,任她作为。
于是后来程侯府里,就进行了一场声势相当浩大的法事运动。听说有什么道士仙姑,和尚圣僧的,唐氏也不拘何方神圣,一窝的请了来念唱作法的,说是要念念经祈祈福去去晦气。
然后么,有病治病,唐氏吃上药了。
说是一个师太,常在京中高门大宅里走动,很是会些玄黄之术,尤通妇科。于是唐氏就把人奉为上宾,请那师太把脉赐药,吃将起来。
那师太懂医术倒是真懂,靠这个走江湖的,也不能全是靠混的。只是若说她医术能多高明了,那真没有。不过是在高门大宅里走动的多了,颇会看人眼色,又仗着是方外之人,借着无量天尊的名头,敢把真话说得不敷衍,直击人的命门深处罢了。
唐氏虽也没少念叨神灵,但她还真不是很信。如今只是偶然想起了这一出儿来,没想到后来竟然对这师太十分的信服和推崇起来。
那时候,程向腾不回正院睡有一阵子了,唐氏越发的气恨,不说是因为秦姨娘之死,倒说程向腾是为着武梁那小妖精呢吧,在那儿给她守身如玉呢?
不得不说,这女人的思绪太发散了,若武梁知道她连守身如玉都想出来了,不定得怎么笑死呢。这个男人是多少女人轮过来的?还守身如玉,太侮辱玉了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变成了有钱人 穿成年代文女主的漂亮姐姐 寻心系列 你是我的,命运 农家俏酒妃:娘子,为夫敬你 我同夫君琴瑟和鸣 我也很想他 心灵黑客 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 我靠运气成为国民女神 大师姐手撕炮灰剧本[穿书] 我背后有人 雪白血红 心间软刺 世界之灰 我用绿茶拯救世界 以蓝星之名 末日之王者重生 财神爷的悠闲生活 穿成年代文男主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