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从星球走向星空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真正的泼墨挥洒,需要什么样的心呢?唐代大画师张有八个字,叫做&ldo;外师造化,中得心源&rdo;。什么是造化?天地山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皆为造化。也就是说,所有一切都是老师,向外以它们为师。但是更关键的一点叫做&ldo;中得心源&rdo;,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有一个活水的源头。有心源的滋养,再把外在的点化,那你就会永远进步,你就能对世界保持那种新鲜的、敏锐的、亮泽的感受能力。石涛画画时说:&ldo;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rdo;他画的是什么?是他心中的花开怒放啊!

我们今天的世界,当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无限延伸的时候,有一种悲哀,就是我们少了人的主观能力,越来越少了内心的那种自信、豪奢和优游。其实我想说,从古人的身上,从阅读中,我们应该学到这样一种方式,用庄子的话说,叫做&ldo;乘物以游心&rdo;,也就是说,我们把人世间的万物穿越,穿越之后达到心游万仞。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穿越的。

《菜根谭》有一句说得很好,它说:&ldo;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rdo;什么意思呢?

&ldo;风来疏竹&rdo;,竹林一阵清风吹过,从中间很疏朗地穿过去了。&ldo;风过而竹不留声&rdo;,竹子不是录音机,风过声音自然就穿过去了。&ldo;雁渡寒潭&rdo;,大雁在寒潭上飞过时,留下了影子。&ldo;雁去而潭不留影&rdo;,当大雁远去,那个潭谷也不是照相机,重新归于空寂。&ldo;君子事来而心始现&rdo;,这是什么?是我们的职业化态度。一事当前,比如说一笔生意要你做,一个课题要你完成,任何一个职业的使命摆在眼前的时候,好好地把它做好,这就叫&ldo;事来心始现&rdo;,需要你去做的事情你就把它完成好。但后一句说&ldo;事去而心随空&rdo;,事情是事情,终究可以过得去,不要事情过完了,还碍于心,久久不去。怎么样才能达到&ldo;乘物以游心&rdo;,达到穿越呢?人的职业怎样和自己的心灵结合呢?就是&ldo;职业化&rdo;,把事情做好,做好就完了。

人永远活在当下,指向未来。当下是我们生命的时间坐标,是最重要的一个时刻,因为所有的过往都是可以慢慢地去回味和缅怀的,所有的未来都是可以悠悠地去憧憬和梦想的,但所有的当下都是仓惶流失的,充满遗憾与迷惑。人在当下如果能做到&ldo;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rdo;,那就完成了一种穿越,完成了&ldo;乘物以游心&rdo;。

有个佛家的小故事说得很有意思,其实说的就是我们内心的在乎。

有个小和尚和他的得道高僧师傅出去化缘。一路上,小和尚觉得师傅处处说得对,处处做得好,对他敬仰有加,内心无比敬畏。他们到了河边,看见一个姑娘想过河,试试探探老过不去,老和尚就问她,你是不是想过河?我背你过去。老和尚背起姑娘就走,到河对岸,把姑娘放下,接着往前走。小和尚瞠目结舌,觉得不合适,又不敢问,就这样在心里嘀咕了十里地,嘀咕到了二十里,还不知道怎么开口,嘀咕到了三十里,他实在忍不住了,于是说:&ldo;师傅,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得道高僧,怎么能抱女人过河呢?&rdo;师傅对他说:&ldo;你看,我把她抱过河,马上就放下了,你比我多抱了三十里地,到现在还放不下。&rdo;

让心灵去旷野旅行(2)

其实我们大家想一想,人这一生做过的事多事少,和我们的心重心轻不成正比。有些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但一生笼罩于心;也有人一生千山万水,冲击而过,心无碍。所以禅宗有一句偈子说得很好,叫做&ldo;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rdo;。什么意思呢?说我们的一颗心在乎与不在乎的区别,如果在乎,心似千江水,天上只有一轮月亮,但是千江有水千江印月,处处皆有这一个月亮。一旦放开了,心似万里晴天,不挂一丝云彩,也就是&ldo;万里无云万里天&rdo;。其实,生命的流光都一样长短,我们的一生,容量能不能大,心思能不能宽,就看我们能不能完成&ldo;乘物以游心&rdo;,能不能完成一场豪奢的逍遥游。

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1)

道家有一个观点,叫做&ldo;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rdo;。这个世界上,言者不智,智者不言,真正的道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ldo;天地大美&rdo;,自己的心在穿越中的体悟。所以,多一点非功利之心,多一点生命悠闲的时光,让自己在空灵之境流动起来,也许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款待。

苏东坡说陶渊明一句话,&ldo;以无事唯得此生,一日无事便得一日之生&rdo;。说像我们这样&ldo;终日碌碌者,岂非失此生也?&rdo;他说我们每天都忙碌,这一生就好像没过一样,因为是&ldo;无事得此生&rdo;嘛。所以,无事无心做出来的是天下最好的东西。

读陶渊明的诗,元好问说:&ldo;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rdo;陶渊明写的诗的题目都难吗?不是《归园田居》,就是《饮酒》,一本陶集拿出来,就是饮酒、归田,所以说&ldo;此翁岂作诗&rdo;,你以为这老头儿作的是诗么?&ldo;真写胸中天&rdo;,他是在抒写他胸中的一片天地。

其实文学不是技巧,它是一种气概;人生不是一段阅历,它是一种胸怀。我们的态度永远会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内心永远会决定我们的世界。古往今来,历史上的或者文学著作中的这些人物,以他们的诗词,以他们的书籍,以他们各式各样的方式,终会汇成我们生命中一个温暖的朋友,一种笃定的生活方式,会成为我们内心的一份自信,当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想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会给我们一种气概、一种勇气。我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真正能够在古往今来的人生里面都找到一个生命的参照坐标,让我们有一份真正的骄傲。这种骄傲不为外在的物质所役使,也不为他人的标准所动摇。

《庄子》里有一段话说得好,叫&ldo;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rdo;。&ldo;举世誉之&rdo;,当全世界都夸奖你、褒扬你、赞赏你的时候,说你都已经这么辉煌了,再走一步,你会得到更高的职位、更好的薪水、更辉煌的名誉,往前再走一步吧。而这个时候,我自己&ldo;不加劝&rdo;,我适可而止吧,不再往前走了,这叫&ldo;举世誉之而不加劝&rdo;。但是我们还会遇到无端加之以辱啊!比如说全世界都在责难你,都在怪你不是,这叫&ldo;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rdo;。全世界的非难都激不起内心一丝涟漪,生命从容坦荡、快乐光明,毫无沮丧,这容易做到吗?

做到这些的前提叫做&ldo;定乎内外之分&rdo;,就是知道有外在的一万个声音,十万个声音,它也只是一种&ldo;外在&rdo;而已。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但也是一种,就是你的内心。你的内心笃定与外在有一个&ldo;分辨&rdo;,就可以&ldo;辨乎荣辱之境&rdo;,宠辱不惊,&ldo;斯已矣&rdo;,生命到这般境界,大概也就可以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凤倾天阑  再见,穆先生  帝国小赘婿  主君驯龙指南  恐怖的QQ群  高高的树上  全帝国都在撮合我俩  钓系美人上岗指南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给大佬续命后我把自己也赔了  (综英美同人)拼死也要cosplay!  师尊快上榻  我们青春里的小确幸  [柯南同人]景与光与酒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瓮城火  玲珑配  金屋藏起白月光  龙套传奇  苏辰苏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