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83章

仲尼曰:&ldo;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rdo;

孔子说,王骀是真正的圣人,得道的人。

我呢,心里早就想拜他为师,只不过还没有去罢了,公共汽车没有搭上,他那里太挤了。

我后一步准备拜他为师,而何况一般人还不及我呢?岂止鲁国人拜他为师,我将号召全天下人拜他为师。

常季曰:&ldo;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rdo;

常季一听,这可怪了,没有腿的人,却是世上第一位的人,&ldo;而王先生。

&rdo;还胜过先生你。

&ldo;其与庸亦远矣,&rdo;&ldo;庸&rdo;同用,那王骀的作用太高深远大了。

假定王骀像老师讲的这样,这个人的道在那里?他的心法在什么地方?他的学问中心是什么?

仲尼曰:&ldo;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rdo;

世界上有一个大问题:人的生死问题,这是人类的大问题。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这是西方哲学问的问题。

今天,讲比较宗教,西方讲,上帝造了男人以后没事干,把男人的肋骨挖出来一根做女人,可见上帝同女人毫无关系。

这个生死究竟从哪里来的?男人女人从哪里来的?所以佛家禅宗标榜要&ldo;了生死&rdo;,父母生我以前,我这个生命在哪里?死了以后,又到哪里去?究竟有没有灵魂?这是一个大问题。

生死这个问题,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明显提出来的是庄子。

&ldo;而不得与之变,&rdo;孔子说王骀已经了生死了,生死变化与他没有关系了。

了生死的人就到了这个境界,这是修道的最高成就。

&ldo;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rdo;得了道的人,这个地球即使毁灭了,同他也没有关系,他可以超然独立于天地之外。

因为天地是物质构成的,地球的毁灭是物质的变化,质能的变化,得道之后,就可以不受这些变化的影响。

&ldo;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rdo;&ldo;审乎无假&rdo;,这四个字很难讲,王骀能参究到,智能透过了物理与精神两面,不用假借任何东西。

我们人都要假借物质而活着,我们的肉体就是假借几十年给我们用,用完了就化掉了。

王骀已经超越了,不需要一切的依赖,一切的假借。

&ldo;而不与物迁&rdo;,他是如如不劲的,不用跟着物理的变化而迁流。

勉强借用佛学的名词,他已经到了&ldo;不动地&rdo;,在密教中有一个佛叫&ldo;不动明王&rdo;,王骀相当于到了这个境界。

物质世界不论怎么变化,他都在旁观,&ldo;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rdo;我们任何人,一切万物,一切众生。

都受物质的变化,但王骀却不受影响,因为他能&ldo;守其宗&rdo;。

这个&ldo;宗&rdo;,我们叫道,西方宗教叫上帝,佛家叫如来,菩提,涅盘,反正有个东西,万变不离其宗。

孔子把王骀推崇到逭个程度,常季就糊涂了:

常季曰:&ldo;何谓也?&rdo;

常季说:老师你今天大概感冒了,你讲的什么话。

这有什么说法呢?

仲尼曰:&ldo;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大家注意,中国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或者文学思想,甚至政治思想都经常用到这两句话。

相邻小说
给我乖  [修真]少爷悠着点  消夏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朕甚惶恐  我在等风也等你  善男信女  同居拍档  穿进漫画后我拯救了男主  全世界我只喜欢你  慵来妆  唯识与中观  帝王教育系统[快穿]  恶毒炮灰他不想万人迷[穿书]  皇叔且息怒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如何远离黑化偏执狂[重生]  如何修证佛法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他为何总在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