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9章

下面标榜了一个人格,普通人可以通过修养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

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这里提出了第五种人格。

&ldo;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rdo;全世界的人都恭维他:你了不起!喊万岁,跪下来捧他,他理都不理。

他既不想了不起,也不想起不了。

&ldo;举世非之而不加沮,&rdo;全世界的人骂他、反对他,他决不改变自己的方向。

达到这一种人格很难了,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很难找到这样的人。

孔子在《易经?文言》里对&ldo;潜龙勿用&rdo;的解释,&ldo;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rdo;就是要有特立独行的修养,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

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个道理。

只是庄子的文章笔法华丽飘逸,汪洋惝恍,显得更美一点,孔子只说了一句,温柔敦厚,方正朴实。

这就是齐鲁孔孟文章舆老庄南方楚国文章不一样的地方。

&ldo;定乎内外之分,&rdo;&ldo;分&rdo;是份量。

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物?什么是心?他对自己做人的道理看得很清楚。

&ldo;辩乎荣辱之竟。

&rdo;他对于人世间什么叫做真正的光荣,什么叫做真正的耻辱,看得很清楚。

自己遭到了耻辱,绝不因为现实社会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生活中钱多了当然很光荣,倒霉了谁都看不起,他一概不管,因为这个现象与他本身独立的人格不相干,所以他能辨别得很清楚。

&ldo;斯已矣。

&rdo;这些人了不起啊。

儒家标榜的圣人、贤人、君子就做到了这种程度,庄子也非常佩服。

&ldo;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rdo;这句话妙了,可以作两种解释:一方面,历史上的高人隐士不是屡时有的,不容易看得到,可能几百年才出一个;第二种解释,这些高人隐士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一些地方不同意。

&ldo;数数&rdo;,没有常常认为都同意了。

就像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里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可以保留这一票不投。

说到隐士思想,在这里我们插一段题外话。

挂在这儿的这幅对联,是道家的陈抟写的。

陈抟道号希夷,他早已被道家推为神仙的祖师。

一般民间通称,都叫他陈抟老祖。

他生当唐末五代的末世,一生高卧在华山修道。

相邻小说
他为何总在黑化  被抱错的姐姐回来之后  同居拍档  给我乖  帝王教育系统[快穿]  皇叔且息怒  唯识与中观  如何远离黑化偏执狂[重生]  怀崽后,沙雕霸总非要和我结婚  恶毒炮灰他不想万人迷[穿书]  朕甚惶恐  全世界我只喜欢你  如何修证佛法  消夏  穿进漫画后我拯救了男主  位面商城:我靠囤货成了团宠  [修真]少爷悠着点  慵来妆  善男信女  我在等风也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