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这话可以讨论。孔子的选择,恐怕没那么自如,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这一点,读完本章就会明白。同样,圣人这个头衔,孔子也十有八九不会认同。孔子自己说得很清楚,&ldo;若圣与仁,则吾岂敢&rdo;(《论语&iddot;述而》)!只不过去世以后,管不着了,只能由着别人说。但倘若知道孟子称他&ldo;圣之时者&rdo;,则多半会怀疑是不是讽刺。
孔子不是圣人,是什么人?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普通人。《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到&ldo;吾犹人也&rdo;,一次在《述而》,一次在《颜渊》。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
是,至少原本是。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或者七十四岁(算法不同)。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而且追根溯源,还是商汤的后代。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其实是移民。孔子本人,则生于鲁国,长于鲁国。就是说,他祖籍是宋,国籍是鲁。宋为商之后,鲁为周之后。孔子身上,有两种文化的交融。
移民到鲁国的孔家,已经没有了在宋国的风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核),只当过&ldo;县级干部&rdo;(邑宰),而且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孔子的童年,很苦;他的一生,也不顺。不过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成全了孔子,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苦出来、逼出来的圣人。
这样说,有证据吗?有。据《论语&iddot;子罕》,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夫子圣者与),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何其多能也)?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孔子的这个学生,就是子贡。子贡,姓端沐,名赐,子贡是他的字。端沐,也有写成&ldo;端木&rdo;的;子贡,也有写成&ldo;子赣&rdo;的。这些写法都对,不算硬伤。子贡是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此人的特点,是头脑灵光,能说会道。无论办外交,还是做生意,都得心应手。他和颜回、子路一样,是孔子最重要的学生。子贡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多(28次),仅次于子路(42次),排第二(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21次)。孔子的许多名言,比如&ldo;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rdo;(《论语&iddot;雍也》),就是对子贡说的;孔子学说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ldo;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rdo;(《论语&iddot;公冶长》),也是子贡总结出来的。如果他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话就没资格说。
一夫子何人(2)
子贡与孔子的关系很亲密,也很随便,随便到孔子常常会调侃他。据《论语&iddot;公冶长》,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先生看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个东西,是个器皿(器也)。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皿?孔子说,瑚琏呀!瑚琏,是宗庙里的礼器,与簠簋同类,也有人说就是簠簋,总之是用来盛放米饭之类食品的,说白了就是饭桶。但用于宗庙,又很高贵,是既贵重又华美。那么,孔子说子贡是瑚琏,是什么意思呢?这就看我们怎么理解了。钱穆先生取其贵重华美,认为这是赞许子贡为&ldo;廊庙之材&rdo;(钱穆《论语新解》,下引均见该书,不再注明)。李零先生认为是有分寸的肯定,因为&ldo;瑚琏是重器,但不是最重要的器&rdo;(李零《丧家狗》,下引均见该书,不再注明)。李泽厚先生认为是有褒有贬,半开玩笑(《论语今读》,下引均见该书,不再注明),这个我比较赞同。我也认为孔子是半开玩笑。他的意思是:阿赐呀阿赐,你是一个&ldo;又贵重又华美的高级饭桶&rdo;。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敲打子贡。孔子带学生,有个特点: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要鼓励,有的学生要敲打。子贡就经常被敲打,因为子贡太聪明。一个人,如果太聪明,就容易自作聪明,也容易耍小聪明。这很危险,当老师的不能不敲打敲打。比方说,据《论语&iddot;宪问》,子贡喜欢&ldo;方人&rdo;。方,有人说是&ldo;讥讽&rdo;,也有人说是&ldo;比较&rdo;,其实一回事,就是子贡喜欢拿自己跟别人比。比较的结果,是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便难免讥讽。这就是卖弄聪明了。于是孔子就说:阿赐呀,你就那么优秀吗(赐也贤乎哉)?我就没那闲工夫(夫我则不暇)!的确,一个人,管好自己就行了,何必对别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
不过敲打归敲打,欣赏归欣赏,孔子其实是很喜欢子贡的。据《史记&iddot;孔子世家》,孔子去世七天前,子贡去看他。孔子说:阿赐呀,你怎么来得这样晚啊!又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谁能继承我呢?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孔子这话,就有点托以后事的意思了。事实上子贡对孔子,也是忠心耿耿,情深谊长。孔子去世后,学生们都守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墓前守了六年。后来,又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极力维护孔子的&ldo;光辉形象&rdo;。当时,社会上刮起了一股贬低否定孔子之风,而且都拿子贡来说事,说子贡比孔子优秀多了。子贡说,这是什么话!就像盖房子,我的院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当然一眼就看清楚了。我们老师却是深宅大院,你们只怕连门都摸不着,哪里知道他老人家的深浅?别人再优秀,也只是丘陵而已;我们老师却是太阳和月亮,永远都不可超越(《论语&iddot;子张》)!实际上,孔子去世以后,尊奉孔子为圣人的&ldo;造圣运动&rdo;,就由子贡发起。太宰问他孔夫子为什么多能,他说&ldo;天纵之将圣&rdo;,并不奇怪。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ldo;君子&rdo;,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这话不好懂。什么叫&ldo;君子多乎哉?不多也&rdo;?这个&ldo;多&rdo;,是&ldo;多才多艺&rdo;的多,还是&ldo;多能鄙事&rdo;的多?太宰问的,显然是前者(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的回答,却显然是后者(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ldo;多能鄙事&rdo;是不能算作&ldo;多才多艺&rdo;的。因此许多学者的解释,是认为孔子并不欣赏这个&ldo;多&rdo;。比如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就直接翻译为&ldo;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术吗?不需要&rdo;。
一夫子何人(3)
李泽厚先生的翻译是有依据的,依据就是朱熹的注。朱熹认为,孔子虽然承认自己&ldo;多能&rdo;,却又特别说明那不过是一些下贱的技艺而已(所能者鄙事尔),不足为道,与圣不圣的也没关系(非以圣而无不通也)。据此,则孔子的话就可以这么理解:我因为少年贫贱,多少能干一些粗活。如果是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术吗?不会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冥界鬼神赋 替嫁小狂妃邪魅鬼王难驯服 (全职高手同人)女主拿错外挂还走错频道 魔修之路坦荡荡 禁入区 状元爬墙来 神之领域 极道/杀杀人谈谈情 攻略四神后全身而退的可能性 影帝的娇软小哭包又炸毛啦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渣了四个渣攻后我跑路了 时空旅行者[快穿] 纯情小衙内 豢养人类 夏杀 百科情书 当万人迷遇上万人迷 肥宅影后万人迷 阴婚后,我发现丈夫是仙界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