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万岁 口号 > 第63章(第1页)

第63章(第1页)

张恨水的第三类小说,与前两类基本相似。历史小说《水浒新传》,写的是梁山英雄招安后抗击金兵、为国捐躯的悲剧,走的是借古喻今的路子。&ldo;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rdo;。其思想主题与同期郭沫若、阳翰笙等人的历史剧是一致的,时代性、政治性十分突出。毛泽东曾对访问延安的中外记者说:&ldo;《水浒新传》这本小说写得好,梁山泊英雄抗金,我们八路军抗日。&rdo;《秦淮世家》、《丹凤街》等&ldo;半言情小说&rdo;,主题比较模糊,又想隐喻抗日,又想赞颂民众之&ldo;有血气,重信义&rdo;,&ldo;借以示士大夫阶级&rdo;,〖(〗《丹凤街》自序。〖)〗又含有对故都的怀恋,因此故事情节不够紧凑,影响不大。

正打歪着篇走向多极(2)

总起来看,张恨水抗战时期小说的雅化核心在于创作宗旨和思想主题。他终于由消遣文学走到了听将令文学,终于&ldo;带艺投师&rdo;,被新文学招安到帐下。这使他终于有了&ldo;到家&rdo;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感觉使他在艺术技巧的雅化上有所放松。抗战时期小说的普遍问题是结构感差,像《八十一梦》的结构也只能说有独到之处,并不值得立为典范。其次是叙事语言不如战前流畅精美,叙述干预增多,有控制&ldo;释义播散&rdo;倾向,这是向清末民初小说风格的倒退。艺术技巧上更加雅化的地方表现在心理刻画意识似比战前更为自觉,这使《魍魉世界》、《傲霜花》等还比较耐读。但他写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商贩屠沽,却没能留下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八十一梦》等几部&ldo;斩鬼&rdo;之作,时过境迁以后,只能看做是他的&ldo;投名状&rdo;。提起张恨水,人们更多想到的还是他写于战前的&ldo;现代青年&rdo;系列。是新文学已经不再鼓励那些&ldo;雕虫小技&rdo;的探索,还是张恨水自己觉得&ldo;小雅&rdo;已经不必再努力,只要在思想上&ldo;精进不已&rdo;便是&ldo;大雅&rdo;,抑或是时代正要求新旧文学都向一种&ldo;四不像&rdo;的新形式靠拢?此中的得失很值得玩味。

沦陷区通俗小说的雅化与张恨水不同,在创作宗旨、思想观念以及题材选择上,仍保持着市民文学的本色。它们的雅化,是通俗小说本身的自然演进与深化,既有受新文学潜移默化影响的一面,也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面。它们主要表现为从艺术手法到艺术趣味的现代性调适。个别作家思想观念有超越性,但因受类型局限,表现仍是潜在的。

社会言情类通俗小说是新文学关系最密的近邻,早在战前的调整期和中兴期,就在雅化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沦陷时期,刘云若不是像张恨水那样无止境、无保留地向新文学靠拢,而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风格。他并非不重视新文学,但他采取的是以我为主的&ldo;拿来主义&rdo;立场。刘叶秋《忆刘云若》一文中说:

云若文思敏捷,才气纵横,曾经同时撰三、四部长篇小说,而每部各有机轴,奇情逸想,层出不穷。……他看过的小说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几乎无所不读,而且分析评论,切中肯綮。可是他自己很谦虚,尝和我说:&ldo;我只上过几年中学,没读多少书,但我希望能把三分学问用到十分。&rdo;

我体会他这话的意思是读书不在多少,重在能&ldo;通&rdo;能&ldo;化&rdo;,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就可以投之所向,无不如意。否则,食而不化,即有十成学问,亦无用处。不过,这也还是云若有才,始能以少胜多,运用入妙。〖(〗转引自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p226,重庆出版社1991年。〖)〗

重在&ldo;通&rdo;和&ldo;化&rdo;,而不是简单搬用,这使刘云若的作品始终保持了纯正的&ldo;通俗味&rdo;。刘云若小说的情节密度大于张恨水,但却线条清晰,密而不乱。更能以几百字就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久久不忘,如同新文学中的老舍一般。据笔者看来,这一是得力于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二是&ldo;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rdo;。〖(〗恩格斯《致玛&iddot;哈克奈斯》。刘云若的每部作品都深深植根于他所熟悉的世俗生活,&ldo;描述地区,从来不出天津,最远也只是北京和通州,所以有浓厚的地方色彩&rdo;。左笑鸿《刘云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p596,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恩格斯说:&ldo;为了真正享受巴黎,自己就要变成巴黎人,具有巴黎人的一切偏见。&rdo;《致敏&iddot;考茨基》。刘云若便是深深了解自己的读者的一切兴趣,摹写社会百态,言谈微中,刻画人物心理,数语传神。沦陷时期的《小扬州志》、《旧巷斜阳》等力作,不动声色地化用了许多中外高雅小说的技巧,但却巧妙地与中国传统的写意化和程式化融为一体,读者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审美水准,对其作品一直热情不减,甚至刘云若自己记错了人物姓名,读者仍能自行弄清,并不猛喝倒彩。在正统文学史中,《吕梁英雄传》一类新章回体的地位要高于张恨水,而张恨水无疑又高于&ldo;君名更在孙山外&rdo;的刘云若。而茅盾1946年却说:&ldo;在近三十年来,运用&lso;章回体&rso;而能善为扬弃,使&lso;章回体&rso;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吕梁英雄传》的作者在功力上自然比张先生略逊一筹。&rdo;茅盾《关于》,载1946年《中华论谭》2卷1期。郑振铎则认为刘云若&ldo;造诣之深,远出张恨水之上&rdo;,&ldo;刘对当时的下层社会,各个方面,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在所遭遇的各色人物中,早已抽象出各种典型&rdo;。并认为《红杏出墙记》&ldo;是这一类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rdo;。徐铸成《旧闻杂忆&iddot;张恨水与刘云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显然是出自不同的&ldo;雅化&rdo;标准,前者重思想性,后者重艺术性。若就可读性、趣味性来说,沦陷时期的刘云若是要胜过身在大后方的张恨水的。

北方沦陷区的社会言情小说家还有陈慎言、李薰风、左笑鸿等。他们的雅化方向也是力图与新文学拉开距离,思想上强调中国传统伦理观念,谴责西化带来的堕落现象,艺术上致力于情节设计的巧妙和文字描写的生动,实际上是接受新文学的&ldo;软件&rdo;而拒绝新文学的&ldo;硬件&rdo;。不过,他们对这样的选择并非是充满自信的,刘云若1943年在《紫陌红尘&iddot;启事》中说:

云若执笔为文,倏经十载。比及近岁,感慨弥多,一则因生活所迫,遂致贪多,而忘爱好。虽蒙读者备极誉扬,而文章得失,寸心所知,每一思维,辄不胜惶愧。……深愧喁喁儿女,无裨时艰,思于笔墨之中,稍尽国民责任,……区区之意,幸垂察焉!《三六九画报》19卷2期,1943年1月6日。

这意味着,如此&ldo;雅化&rdo;是否能成正果,他们是比较惶惑的。

南方沦陷区都市的现代性一般高于北方,作为大众精神消费品的通俗小说也相对更加趋新求变。予且、丁谛、谭惟翰等新一代作家,已经完全抛弃了章回体,而采用灵活多变的新文艺笔法。曾用&ldo;水绕花堤馆主&rdo;作笔名的予且,最善于把握上海市民心态,所写大量言情故事,基本都是&ldo;欲望&rdo;与&ldo;规则&rdo;之间的冲突。普通市民的金钱欲、偷情欲,既冒险又胆怯,既真诚又矫饰,都被他刻画得深浅适度,是一种标准的&ldo;轻刺激&rdo;。予且作品中充满明显的对两性之谜的探讨,叙述者明明在描述着两性之间最隐秘的私事,却摆出一副&ldo;做学问&rdo;的正经面孔,给读者以心理解脱。短篇集《七女书》,长篇《女校长》、《浅水姑娘》、《乳娘曲》等,都喜欢加入各种叙述干预,如&ldo;世界上的女子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嫁人的,一种是恋爱的&rdo;(《女校长》),&ldo;考虑是最能使人心平气和的,最能使事情得着适当解决的&rdo;(《考虑》),这便造成一种&ldo;寓意深刻&rdo;的阅读迷雾,在阅读情调上雅化了读者。其实,去掉那些中学生水平的&ldo;警句&rdo;,予且的小说也许会显得真正高雅些。但无奈予且的中学教师职业使他无法压抑那好为人师的欲望,每篇小说都酷似证明某个人生定理的一道例题。而读者十分喜欢那些&ldo;人生哲理&rdo;,似乎给自己的日常生活找到了圆满的解释。通俗小说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是,读者不像以前书场中的听众一样,自以为低俗,而往往认为受过现代教育的自己情调很高雅,手中捧读的是&ldo;有社会意义&rdo;的严肃高雅作品,正如许多电视征婚者声称&ldo;酷爱文学&rdo;,手上拿着一本《汪国真诗集》一样。予且的雅化方向无疑是现代审美情调,只是他的观念和技巧都还不够成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阴阳林思源  长梦·孤行  BOSS的护夫萌兽[快穿]  捡到反派崽崽后[穿书]  大燕女提刑  温柔的嘹亮  贴心交易DIY  大王,温柔点(良人请入帐卷三)  危险游戏:总裁十恶不赦  她身娇体弱,被禁欲皇子捧在心尖宠  我和情敌成眷侣  他作精病娇还黑莲花  爱你,到时光尽头  废材毒妃要逆天  亲了我,你要负责  生活的勇气  青楼文化  [hp同人]哈利波特之只为了你  踩踩地图旅旅游  正说鲁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