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过去没有完整、可靠的历法,以麦收的三月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采用了汉族的历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成公主带去的乐队,丰富了藏族的民间音乐。
还有那些工匠,这时也发挥了作用,他们帮助藏族人民发展手工业,掌握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上也采用了新式的农具和汉族的种植方法。文成公主带去的种子也在藏族的土地上生了根,传了代。据说既耐寒又抗旱的藏族芜菁(蔓菁),就是其中的一种。
从此以后,汉藏两族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松赞干布将贵族子弟送到长安去学习文化,还邀请了汉族文人到西域为他们缮写汉文的公文。唐高宗初年,文成公主派人再次要求唐朝派工匠传播先进技术,得到了准许。于是,汉族的冶金工艺、农具制造以及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制墨等技术都先后传入西藏。同时,西藏的特产犀角、麝香以及马、金器等也流入唐朝。唐人陈陶《陇西行》中这样描写道&ldo;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rdo;,就充分说明了文成公主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的影响。
现在,在藏民中间流传着一首歌,歌中这样唱道: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择机而教微言大义 《帝范》篇篇见真知
唐太宗在位22年期间,居安思危,任用贤能,虚心纳谏,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法,轻徭薄赋,崇尚节俭,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协调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使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ldo;贞观之治&rdo;。
然而就在此时,皇室内部却是暗流涌动。皇子与诸王中有的作恶多端,有的争夺皇位继承权,有的企图举兵谋反。隋亡的教训与皇室的矛盾都使他感到,为了李唐王朝长治久安和皇室内不骨肉相残,选立与教育太子、诸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唐太宗对皇属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克己。不要因为生长于帝王之家而不注意克制约束自己。如果胆大妄为,言行放纵,会遭灭身之灾。第二,惜民力。穿衣吃饭等日常享用,都是蚕妇农夫等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倍加珍惜。意思是勿夺农时,勿滥用民力,使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戒骄奢。唐太宗希望诸弟&ldo;学朕&rdo;,外绝游览观赏的乐趣,内去歌舞女色的欢娱。处理军国大事不怕辛苦焦劳,不骄奢淫逸,不倚仗自己的长处而鄙视别人的短处,以&ldo;得免于愆过尔&rdo;。第四,慎听断。审理案件不要感情用事,高兴时从轻发落,愤怒时从严惩处;要虚怀纳谏。唐太宗晚年多病,太子李治虽仁惠、&ldo;孝爱&rdo;,但秉性懦弱,又无治国经验,因而放心不下。为使他成为守业之主,便在贞观二十二年即他去世前一年,特作《帝范》赐给李治,对他进行完整、系统的教诫。
《帝范》因是太宗统治生涯的全面总结,所以涉及面是非常广泛的。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大致可以概括为&ldo;君道&rdo;二字。《帝范》开篇就集中地讨论为君之道的理论,而且,其他各篇也都是围绕着&ldo;君道&rdo;这一中心思想而展开的,即&ldo;君道&rdo;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宋史学家范祖禹特别称赞&ldo;太宗可谓知君道矣&rdo;,是有道理的。
在唐太宗看来,古代的明君圣帝之所以功垂万世,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ldo;黄帝学大颠,颛顼学録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rdo;今天也是如此,&ldo;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rdo;唐太宗头脑比较清醒,认为自己的智慧比不上圣人,若不向师傅学习,没有大臣辅助,就不可治理好天下。
唐太宗在训诫太子、诸王过程中,使用了许多方法。情理结合,德法相济。
为了使15岁的李治明白事理,他采用了以事明道、以物喻理的教育方法。见他将要吃饭,便问:&ldo;汝知饭乎?&rdo;李治回答:&ldo;不知。&rdo;便告诉他:&ldo;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rdo;以此使太子明白以农为本的道理。看到李治乘马,又问:&ldo;汝知马乎?&rdo;李治答:&ldo;不知&rdo;。便告诉他:&ldo;马是&rso;&lso;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rso;&lso;。&rdo;以此使他懂得爱惜民力的重要性。看到李治乘船,又问:&ldo;汝知舟乎?&rdo;李治答:&ldo;不知&rdo;。又开导他:&ldo;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怕!&rdo;以此要他畏惧民众的力量,力戒骄纵。看到李治在弯曲的树木下休息,又问:&ldo;汝知此树乎?&rdo;李治还是回答&ldo;不知。&rdo;唐太宗又耐心启发他:&ldo;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rdo;以此使他虚怀纳谏,防止独断专行。即使到了去世前一年,李治已长大成人,唐太宗还是采用这个方法进行教育。比如在《帝范.崇文》中说:&ldo;质蕴吴竿,非栝(按:箭未扣弦处)羽不美,性怀辨慧,非积学不成。&rdo;意思是虽然吴地生产的直竹可用来造箭,但如果箭末不配上羽,则射之不远;同样,人虽有聪慧之性,如不经常学习,也不能明辨是非。这种教育方法比较直观,通俗易懂,有助于缺少生活经验的青少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快地明白寓于其中的深刻道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帝方略 海盗船医[重生] 仙尊一失忆就变戏精 点道为止 国术之神:你的美式居合过时了 杨梅女酱 云笙传 高能二维码 重生七零:宠妻养成记 亚特兰蒂斯3:美丽新世界 桃花夫人 戏精老攻欢乐多 重回九零之团宠娇女有点甜 执念,是一种苦 女世子和她的长公主夫人 乔岁有座山 极乐轮回 娱乐:从种田开始成为顶流 和名家一起感受汉朝气象 当温柔受穿进古早狗血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