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高,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康熙。
又到了塞北漠南草原最肥美的夏季了,大清国的康熙帝又一次摇身一变,成了大蒙古的康熙汗,带领着他的百官和后宫,在最精锐的八旗马队的护卫下,行进在茫茫无边的坝上草原之上。一望无际的马队、驼队和马车,在绿色的草原上排出几个齐头并进的四色长队,犹如四条张牙舞爪的游龙,在宛如绿色大海一般的草原上游动着前进。
康熙汗本人则穿着蓝色的行褂,骑着一匹不算高大,但是非常健壮的蒙古马,行进在一队相当庞大的车马后头。一辆辆马拉大车,上面的货物捆得满满当当的。插着正黄、镶黄、正白三色的三角小旗,旗上都有个“内”字。每辆大车上面,除了车夫,还有一个精壮的火枪兵,一杆内务府造办处出品的燧发枪背在肩膀上,挺胸凸肚地四下打量。车队两侧,则是背着火枪,挎着腰刀,一人双马,副马上驮着大包行礼和长矛的八旗火枪骑兵,看起来相当精悍,是足以对抗罗刹哥萨克骑兵的存在!
实际上,在康熙帝亲政掌权之前,满清朝廷的火器制造业就很有实力!和后世人们以为的大清天兵就是拿着大刀长矛送死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清初的清军就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其中的绿营兵里头大约有三成四成的士兵装备了火绳枪。而“弓马取天下”的八旗兵则有半数配备了火枪!考虑到八旗兵当中的骑兵比例,这个五成火枪率实在不亚于任何一个欧洲列强了。
而且清朝的常备军规模也不是任何一个同时期的欧洲列强可以相比的,大清朝有几十万常备军,按照四成的火枪装备比例,那就是三十多万条枪.都是手搓的!
当然了,清初时候清军的火枪主要是火绳枪,燧发枪的数量很少,线膛枪极少了——也不是没有!后世的军事博物馆里就有康熙朝火绳线膛枪的实物。
不过这也不是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歧视燧发枪,也不是清朝的工匠不会制造燧发枪,而是因为清朝崛起的时候,全世界都还在用火绳枪。燧发枪在欧洲的完全普及,得等到18世纪初。而且任何一种先进武器,都是在战争环境下才得以大量装备的。如果没有已经发生或很有可能会发生的战争来推动,谁会一门心思把海量的财力、物力投在杀人工具上?把钱用在骄奢淫逸上多好?
虽然历史上的三藩起义闹得也挺欢快,但是由于吴三桂的主力止步于长江南岸,所以并没有真正让大清国面临生死考验,而且吴三桂的武器还不如大清先进。所以对改进火枪、火炮相当热心的康熙,也就没有用力去点“燧发枪”这个科技树。
另外,康熙在火炮科技树上貌似还点错了,没有大力发展常规的野战加农炮,而是重点发展了攻城重炮、冲天炮和野战用的子母炮——根据留存到后世的实物,这些火炮的制作工艺都显得精湛,和道光年间拿来轰英吉利人的大炮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只不过发展路线实在有点歪.
但现在,时代变了!
康熙帝不拼命努力升级火器技术不行了,而且还有了现成的作业可以抄。所以康熙马上就抄了燧发枪、青铜野炮和“半圆空腔弹”。
其中又以“半圆空腔弹”对清军火力的提升最为明显!所谓的半圆空腔弹,就是那种类似于米尼弹,可以有效提高滑膛枪气密性的子弹,历史上随着米尼弹出现后也很快出现,由比利时人发明,被称为奈斯勒弹。而在李中山那边,这种子弹则是由负责军工生产的戴梓和佛山生产定装木塞弹(米尼弹)的工匠们鼓捣出来的“偷工减料版”。因为生产简便,又能将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提升一倍,所以很快得到普及。
而吴周军和清军(主要是江西的杰书部)在同明军的作战时,也缴获了不少定装半圆空腔弹,试用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种子弹的神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离柯南远一点 神豪:开局被绿,九个校花喊我爸 神话解析,知道剧情的我无敌了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日版花样男子之第二次选择 选择C级英雄,我被全网嘲笑三年 全家读心后我被娇宠了 身穿后带着兽兽们卷起来啦 隋唐日记 华娱之上 我是人间井龙王 养成系修罗场 忆之乡博物馆 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斗罗:绝世血天使 都市:我开局成了富二代反派 攻掠天下 拿命破案,全网犯罪分子都疯了 红楼恩孝侯 腰软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