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赵匡胤给边将的权力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让死者&ldo;入土为安&rdo;的观念,火葬行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哪怕在打仗的时候,火烧敌人的尸体,都是一件最刻毒的事情。《左传》记载,公元前470年,卫国的大夫褚师定子等驱逐了国君卫出公,第二年一些诸侯国的联军打进卫国,卫出公将已经病死的褚师定子坟墓刨开,把棺材拖出来烧掉。虽然出了一口恶气,可是国君之位也丢掉了,国内的贵族都不愿意立其为君,卫出公被迫流亡越国,最后客死他乡。

但是后来传统的土葬出了问题。

首先是印度人习惯火葬,而且火葬后喜欢将骨灰撒入恒河什么的,认为是最好的安息之法,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火葬风俗随之传入,到宋初已经较为普遍。

民间另外一个实行火葬的原因则要现实得多,那就是穷。很多穷人无钱无地,一旦有人去世,则举家痛哭,一哭亲人的离去,一哭自己即将变得更穷‐‐故民间有俗语描述当时穷人的生存状况:&ldo;生不起,请个产婆五千几;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入土为安一万几。&rdo;虽&ldo;死无葬身之地&rdo;是个恶毒的诅咒,可是穷人只好转而接受火葬作为安慰。

在这种背景之下,赵匡胤恢复传统之礼,颁布诏令,禁止火葬:&ldo;王者设棺椁之品,建封树之制,所以厚人伦而一风化也。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rdo;

有人会问:&ldo;没钱没地怎么办?&rdo;

赵匡胤答曰:&ldo;我给。&rdo;

为了解决部分人由于无地而被迫火葬的问题,政府出台法令,从市郊划出贫瘠土地专门做安葬之用。到徽宗时期,甚至出现专供土葬的&ldo;漏泽园&rdo;,单从名称上讲,已经和如今的烈士陵园有相似之处了。

而在所有关于赵匡胤&ldo;人性&rdo;的故事中,最富争议性的,最疑点重重的,应属&ldo;金匮之盟&rdo;。

建隆二年六月初二(961年7月17日),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了。

这也成为部分学者否定上文&ldo;释兵权&rdo;故事存在的一个理由。

因为太后去世距离七月初九只有36天,开国皇帝的母亲去世了,自然少不了繁冗的礼节加上至少一个月的国丧期,而这期间朝廷不作乐、不宴饮,那么赵匡胤自然没有机会演唱《秋天里》,&ldo;杯酒释兵权&rdo;的故事自然就不存在了。

对这个疑点,《宋会要辑稿》中若干记载可以解释:&ldo;(建隆)二年正月二十日宴群臣于广政殿……七月十九日、十月十二日、十二月二十四日并宴群臣于广政殿。&rdo;广政殿宴饮是场面较大的国宴,仅次于&ldo;大宴&rdo;,既然此等国宴尚频频举行,且最接近六月初二的一次是在七月十九,那么,此前十天,像&ldo;杯酒释兵权&rdo;时的那种带有君臣叙旧性质的私宴,自然也是可能的。

建隆二年六月初二去世的这位杜太后,是一个奇特的女人。

夭折的不算,她所生的大儿子是宋朝第一个皇帝,二儿子是宋朝第二个皇帝,且两个儿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屋子里有赤光,婴儿身体有异香,这等奇妙的场景,有几个妇人见过?

等到儿子造反成功,多数人都是大惊失色,杜太后哈哈大笑:&ldo;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rdo;然而当太祖即位,尊其为皇太后,赵匡胤率群臣拜太后于堂上时,大家都很高兴,反倒只有太后不高兴,跟人解释原因:&ldo;吾闻&lso;为君难&rso;,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rdo;此等与常人喜乐迥异的行事,又有几个妇人能为?

史载,有如此见识的杜太后,去世之前,曾召太祖、赵普、赵光义三人到身边,吩咐了若干遗命,将内容写入誓书,藏于金匮,命人严密保管,史称&ldo;金匮之盟&rdo;。

书上说,病重的杜太后问赵匡胤:&ldo;儿子,跟娘说说,你是怎么得来天下的。&rdo;

太祖&ldo;呜咽不能对&rdo;,光顾哭了。

然后太后催:&ldo;别哭了,快说,不然我就死了,再也听不到了。&rdo;

赵匡胤只好回答:&ldo;我能当上皇帝,都是你和咱死去的爹积下来的德啊。&rdo;

太后纠正:&ldo;不要来些假话套话,你要知道,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早逝,儿子年幼。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大宋江山,将来千万不能让小孩子继承皇位。如果你去世时儿子还小,就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光义。&rdo;

太祖点头称是。

杜太后于是随即命赵普拿来纸笔,在病床前写好誓书,封存。

后人对此多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事后赵光义拿出来糊弄人民大众所扯的谎,用以证明自己执政的合法性,还以赵匡胤去世之时,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为据来证明此事之离谱。

本人的看法是,这故事毫无疑问是瞎掰,具体理由日后还会讲到。但徒步却不以为这是为了糊弄百姓。这么简单的谎能骗得过宋朝人吗?

而从事后赵匡胤立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几乎确认了其储君的身份,而不立两个儿子为太子来看,也降低了赵光义拿这个蹩脚的谎言骗骗老百姓的可能。

所以,徒步以为,母亲病榻前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就算未曾以书面形式留下金匮之盟的誓约,也必定在言语上有过类似柔软的表达。回过头去,看看300多年前旭日初升时玄武门前的那场喋血厮杀,是否可以说,此时胸怀宽大的宋太祖,是真正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文中的病弱女配  反派女主保命日常(穿书)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818假戏真做的网配大神  幻灭三国  我对象人设崩了[娱乐圈]  两宋风云  修士的七十年代  纠缠  女神是撩妹狂人[古穿今]  核子武士  [文野同人]文豪野狗模拟游戏  重生农家清荷  继承幼儿园后我超穷[星际]  神级Ai,开局领悟天道法则  有个迷弟要追我[娱乐圈]  六零小甜媳  爱的四重奏  渣龙追妻记  农门娇妻:糙汉相公请指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