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

第35章

有时又说你学问蛮好,可惜功夫没有到,还是挨骂,这也是夺境不夺人。

有时两样都不是,搞得你没路走,人境两俱夺。

有时揍你一顿,人境俱不夺。

临济宗的教育方法,灵活而不固定。

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禅宗是有流弊的,所以大家要同时参考天台宗的修持方法,以及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有永嘉禅师的永嘉禅宗集。

这位永嘉禅师,把天台宗与禅宗的精华加以综合,明白地指出,由凡夫到成佛,一定要修到&ldo;三身成就&rdo;‐‐法身、报身、化身圆满。

证得法身,有断德,能断除一切烦恼、一切习气。

报身也叫自受用身,自己受用。

比如我们有一个身体在,是因法身的无明而转化所生,是报身。

如果悟了道,修成功了,就转成自受用身。

自己具有五种神通,智慧圆满,有五种妙用。

有智德,有大智慧福报。

化身是他化二身,为一切众生化身千百亿,教化度人。

他化二身有大恩德,大慈大悲。

永嘉禅师又说:

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

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

解脱寂灭即法身,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

当我们修证法身时,要注意,不要痴迷,许多人执著空的境界,人我皆空一直定下去,往往会贪恋其中。

憨山大师讲&ldo;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rdo;,在清净境界里,做不到转身入世。

所以做到法身不痴,就是般若,是大智慧。

永嘉禅师在永嘉禅宗集中,分十章来叙述见地、功夫与行愿,其中第八的简示偏圆,及第九的正修止观两篇,尤其须仔细研究。

指月录卷六,圭峰禅师作禅源序略曰:&ldo;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

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

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明为禅。

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亦名禅那。

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

然今所述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说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

&rdo;

懂得这个道理叫禅理,忘情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空了。

情代表情绪、妄想、妄念等等。

相邻小说
极度心跳[无限]  皇叔且息怒  历史的经验  孟子旁通  [修真]少爷悠着点  缚宠  全世界我只喜欢你  消夏  修蓝  唯识与中观  善男信女  白月光系统[快穿]  许你星河万里[娱乐圈]  穿进漫画后我拯救了男主  帝王教育系统[快穿]  完美恋人,首席已过期  朕甚惶恐  他为何总在黑化  如何远离黑化偏执狂[重生]  撩了禁欲系男神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