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隆盛和战友们从藏身的洞窖中走出,身着便装,挥武士刀,向政府军发起最后的冲锋。西乡和他的武士们,并非真的要冲入敌阵,他们不过是想冲到离对手更近的地方,完成这悲壮的自杀,内似于楚霸王项羽的冲天一怒,临死一搏。
政府军立刻发现了这批呐喊着疾冲而来的人,枪弹顿时如雨泼来,呼啸着在武士们身旁的土石上激起电石火花。一些武士中弹倒下,另一些则在路边剖腹自杀。其余的则不顾一切冒着枪林弹雨簇拥着西乡一路疾进。终于,西乡的肩及右膝连中两弹,他轰然倒地,再也不能前行了。西乡艰难地用手支撑起魁伟的身躯,跪着严肃合掌向东方遥拜,他仰视身边的部下别府晋介,大叫道:&ldo;动手吧,阿晋,就在这里了!&rdo;头天夜间,西乡已知必死,要求别府在关键时刻斩下自己的头颅,以武士最有尊严的方式体面从容地赴死。别府含泪仰天一声悲啸:&ldo;恕我罪过吧!&rdo;挥刀斩去西乡首级。然后由两个仆人将首级带走,试图不让它落入敌手,但最后还是很快被政府军发现。别府晋介大喊道&ldo;先生已死,要和先生一起去的人都来死吧&rdo;!余人皆奋力作战,最后全部中弹身死,无一投降。
西乡隆盛以失败告终。而他的死却如落樱缤纷般壮美。梁启超曾盛赞西乡:&ldo;东海数健者,何人似乃公?劫余小天地,淘尽几英雄。闻鼓思飞将,看云感卧龙。行行一膜拜,热泪洒秋风。&rdo;西乡和他的将领们,本来身居高位,富贵无忧,但却为了大多数下层武士的群体利益慷慨举兵,甘愿置自己于危亡之境,确是非英雄所不能为。
&ldo;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rdo;更有意思的一幕,却发生在洪秀全和西乡隆盛辞别人世之后。
正文&ldo;叛乱逆贼&rdo;盖过了&ldo;农民领袖&rdo;(1)
2010-3-199:47:04本章字数:749
二&ldo;叛乱逆贼&rdo;盖过了&ldo;农民领袖&rdo;
§从叛贼到英雄的西乡隆盛
相反,西乡隆盛的死后哀荣,则可谓空前绝后,无人比肩。中国人对西乡的态度,先贬后褒,颇值玩味。正是这种差异,很可能正体现了中、日两国文化精神的不同。在陈平原先生所着《西乡铜像》一文中,我们可以尽窥原委。
说来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好在西乡举兵那一年(1877),中国派出了第一任驻日大臣何如璋。正是这位大使先生,在《使东述略》中,为我们留下了中国人对西乡反叛的最初印象:
寇首西乡隆盛者,萨人也,刚狠好兵。废藩时,以勤王功擢陆军大将。台番之役,西乡实主其谋。役罢,议攻高丽,执政抑之。去官归萨,设私学,招致群不逞之徒。今春,以减赋锄奸为名,倡乱鹿儿岛,九州骚然。日本悉海陆军赴讨,阅八月始平其难,费币至五千万。顷国主下令减租,其事甚美。
在这位维护纲常名教的钦差大臣眼里,西乡隆盛无异于就是洪杨之流的&ldo;寇首&rdo;,招致不法之徒公然犯上作乱,实乃不可饶恕的乱匪贼人。何大使还在《使东杂咏》中不屑一顾在嘲弄西乡:&ldo;征韩拂议逆心生,隅负真同蜗角争。壮士三千轻一死,鹿儿岛漫比田横。&rdo;
也许大使先生也困惑了:何以此等&ldo;贼人&rdo;,竟然也讲&ldo;忠义&rdo;,尽管拿鸡蛋碰石头,居然还&ldo;败时,其党人千人死焉&rdo;?!
那时的东京,&ldo;西乡隆盛&rdo;是个热门话题。初踏东瀛的中国人无法理解日本人对西乡隆盛复杂而暧昧的态度,甚至有的将西乡举兵归结于个人恩怨。比如游历东京的大名士王韬就认为西乡是因为恨&ldo;功高赏薄&rdo;才冲冠一怒,而随何如璋出使日本的黄遵宪也断言:&ldo;西乡此种人,岂能老田间者。其叛也,愤爵不平,英雄技痒耳。其人但欲取快一己,无所谓爱国。&rdo;
正文&ldo;叛乱逆贼&rdo;盖过了&ldo;农民领袖&rdo;(2)
2010-3-199:47:05本章字数:971
把西乡这种理想型的政治家,当作成天计较&ldo;功高赏薄&rdo;、&ldo;愤爵不平&rdo;的官迷政客,为了个人功名而不惜生灵涂炭,这是标准的中国式逻辑。也难怪王韬、黄遵宪等人一叶障目,翻开一部中国历史,像石敬瑭、吴三桂这样朝秦暮楚、贪名图利的人还少吗?
直到有一天,王韬应谷干城中将之邀,读其诗,听其言,才略有所思。谷干城在当年征讨西乡隆盛的政府军中担任主将。按中国人的思路,敌对双方应是不共戴天,恨不能将对方食肉寝皮(太平天国运动中敌对双方报复手段之残忍血腥,互相之间的诋毁谩骂,便是佐证),没想到谷干城言谈之间,对西乡不但没有辱骂轻慢,反而颇多敬畏。王韬记载:
中将曾有诗咏西乡云:&ldo;枉抗王师不顾身,多年功绩委风尘。怜君末路违初志,春雨春风恨更新。&rdo;此吊西乡之功而叹其不终,二十八字中,有无限感慨。闻之日人,西乡亦足为近代枭雄,维新之建,多资指臂;其晚节末路,倒行逆施,盖有其不得已者。故论者略其迹而原其心,朝廷亦追念前功,不加深究。
来自敌人的尊敬是最大的荣耀。也许正是这种对西乡颇多同情的&ldo;民心&rdo;,才促使政府必须用某种办法为西乡平反。随着对西乡事迹的深入了解,黄遵宪也一改正邪黑白之高调,不再囿于&ldo;忠臣逆子&rdo;的道德评判,将西乡作为生不逢时的大英雄来歌咏,满纸风云之气长歌当哭,慨然为西乡招魂:&ldo;英雄万事期一快,不复区区计成败。长星劝汝酒一杯,一世之雄旷世才。&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 未曾相逢先一笑 别对我下蛊 独木不成林 战神家的那位不一般 长睡不醒 六十年代好日子 陆少的纨绔军妻 他们总以为我弱不禁风[穿书] 穿越之悍蟒 清穿之后宫路 农门喜事:寡妇再嫁 再生之杨林 悍妻在怀 尘世浮生 总是失恋的帅气弟弟 原来慈禧 (穿书)女配自我修养守则 我用一生奔向你 室友总想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