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中文网

小薇中文网>在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这本书中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慈禧还擅长绘花鸟画,很有天分,在圆明园居住时,&ldo;因日习书画以自娱,故后能草书,又能画兰竹&rdo;。这些优势让她在后宫鹤立鸡群,引人注目。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记载:&ldo;西后入宫时,夏日单衣,方校书卷,文宗(咸丰帝)见而幸之。&rdo;可以设想,炎炎的夏日,她单衣伏案,校读书卷,这样好学而美丽的女人,能不让年轻的咸丰怦然心动吗?

那么慈禧的才学究竟如何呢?这从她垂帘听政后,在罢免恭亲王奕欣的一则上谕中可见一斑:

种种情形等弊,嗣(似)此重情,何以能办公事!查办虽无实据,是(事)出有因,究属暧昧知(之),难以悬揣。恭亲王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狂傲,以(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朕冲龄,诸多狭致(挟制),往往谙(暗)始(使)离间,不可细问。

正文同样天生丽质,同样才干出众(4)

2010-3-199:45:45本章字数:1159

此时是1865年,慈禧已经在政坛历练多年,渐趋成熟。可这则她亲自起草的共计三百多字的上谕中,错别字竟高达十二个,语句亦不甚通顺,足以证明其寻章断句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但&ldo;觉&rdo;只是一个瞬间,&ldo;悟&rdo;却是一个过程。慈禧的学习领悟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咸丰帝逃避现实,寄情声色,对于国事穷于应付。由于慈禧能读写汉文,有些奏章他就让慈禧代阅。&ldo;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rdo;。慈禧以其罕有的机敏与聪慧,很快就对朝政运作、君臣分际,了然于胸。这为她以后的执政打下了坚实基础。《崇陵传信录》载:&ldo;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奏章,然胥帝口授,后仅司朱而已。&rdo;

当英法联军朝北京进发之时,天子之都暴露于侵略军的炮火之下,优柔寡断的咸丰帝无决断国事之魄力。慈禧挺身而出,下一严厉之谕旨,严令统兵大臣与洋人决战,近畿州县,整团阻截,悬赏杀敌,晓谕中外。可见初涉政事的慈禧就以强硬果敢着称。而英法联军突破清军道道防线并攻陷天津这天,正逢咸丰帝在圆明园与后妃共宴。酒至一半,得军机处奏报英、法联军已陷天津,正杀奔京城而来。咸丰帝顿时慌了手脚,吓得束手无策地和众嫔妃抱着哭成一团。就在满朝文武惊慌失措时,只有慈禧一人保持着理智清醒,她不惜违反祖制,从储秀宫的帷幕后站出来,大声对咸丰帝说:事情危急至此,哭有何用!&ldo;恭亲王素明决,乞上召筹应会之策。&rdo;危机才是考验人的试金石。巨变面前,咸丰帝的懦弱动摇暴露无遗,而慈禧的冷静沉着和敢作敢为也确实表现出她不同凡响的一面。

英国人濮兰德&iddot;白克好司在《慈禧外记》中评论道:

中国自来女主专政者,廖廖无几,而慈禧可称特者。彼时位不过贵妃,年不过二十余,而能荷天下之重任,尤为罕见者也。

平心而论,在强大观念和制度的笼罩之下,被剥夺了早期教育权的叶赫那拉&iddot;兰儿,在政治演出中表现的才干和能力,还是很出人意料的。她比大部分男人还刚强果断、机智精明。在丈夫死后,她以闪电般的手段发动宫廷政变,夺取最高权力,但她只杀了为首的三个大臣,对其他人都轻轻放过,并且当众焚毁了从三大臣家搜出来的政治信件,从而稳定了局面,安定了人心,这在古今中外的政变流血事件都不多见。即使抛开学识不说,慈禧的驭人权术也确实有一整套。在平定太平军和其他乱事后,慈禧将该收回的军权坚决收回,该放权的时候又绝对信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而在内乱后的重建中,慈禧与奕欣乃至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督抚的配合默契,由此出现一段难得的&ldo;同光中兴&rdo;也不是完全偶然。她在处理政务之余也在不断加强学习,从写一道百余字的谕旨出现十几处错别字到对朝政的处置游刃有余、从容应对,这说明慈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是非同寻常的。

正文女人当国,注定是&ldo;红颜祸水&rdo;(1)

2010-3-199:45:46本章字数:757

三女人当国,注定是&ldo;红颜祸水&rdo;

§她为什么遭到万人唾骂

学者苏同炳认为,如果不是道光误立奕詝,&ldo;清代历史上不会出现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不致以一个浅薄无识的妇人手握定中国的命运达四十余年,当可断言&rdo;。又说&ldo;慈禧虽有才具而实无见识,所以晚清中国的命运,才会在她手中变得衰败没落,终至有亡国灭种之虞&rdo;。

这样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其实只要冷静分析,对慈禧的道德抨击,更多是建立在性别歧视和男权意识的基础之上的。

历史资料已经证明,慈禧太后并非完全&ldo;浅薄无识&rdo;。而所谓她阴谋篡权、&ldo;牝鸡司晨&rdo;也无异于是颠倒因果的结论。慈禧之登上历史舞台本身就是父权统治危机下创造的机遇,而宫廷斗争谁能取胜,也实在不是她一人能决定的。即使奕欣被道光选定为继承人,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中国落后的一个表现,如何证明皇帝换了人就具有了历史上的正当性呢?

总体文化历史背景决定了一个政治家的识见能力。而在历史的潮流中,最高统治者也不得不屈服于时势的力量。当时的英国经过文艺复兴的启蒙,不仅发明了大炮巨舰,各种先进的思潮也层出不穷,自由、平等、民主成为走向进步的力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达到了辉煌的颠峰时期,维多利亚女王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在于情理之中。而中国&ldo;三纲五常&rdo;、&ldo;别尊卑,明贵贱&rdo;的等级观,依然让人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没有了进步的方向。腐朽的思想文化,在洋人的船坚炮利前面,不堪一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清穿之后宫路  悍妻在怀  他们总以为我弱不禁风[穿书]  总是失恋的帅气弟弟  穿越之悍蟒  六十年代好日子  室友总想让我  未曾相逢先一笑  战神家的那位不一般  别对我下蛊  再生之杨林  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  尘世浮生  我用一生奔向你  原来慈禧  陆少的纨绔军妻  农门喜事:寡妇再嫁  独木不成林  (穿书)女配自我修养守则  长睡不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