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世界舞台上的外交表演(5)
2010-3-199:45:32本章字数:1231
同治三年(1864),李鸿章在写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中愤愤难平地说:&ldo;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rdo;这不是李鸿章的牢骚之词,而正是当时清廷上下的真实写照。
李鸿章办洋务企事业,上受制于腐败之清廷,中受制于保守之同僚,下受制于愚昧之国人,进展十分困难。几乎每倡一议,行一事,顽固派都要信口雌黄,横加阻挠。对于李鸿章近代化思想总纲的《筹议海防析》,&ldo;廷臣会议,不置可否&rdo;,连较为开明的文样也认为是危言耸听,因而&ldo;目笑存之&rdo;,不仅无人赞同,反而有人&ldo;痛诋&rdo;;轮船招商局开设之初,作为竞争对手的&ldo;西人尚无异问,华偏增多口&rdo;。勉强开办之后,不是派员查账找岔,便是敲诈勒索,弄得李鸿章等人穷于应付;一旦地方开设工厂,不是&ldo;地方官帅禁用洋法&rdo;,便是愚昧的士绅百姓以为机器响声太大,烟囱有伤风水,男女同工败坏人伦。&ldo;继昌隆&rdo;缫丝厂便因此被逼迁澳门。最典型的莫过于兴修铁路的争议。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李鸿章便有此提议,但&ldo;闻者莫不咋舌&rdo;,顽固派&ldo;举朝狂吠&rdo;,大谈什么治国之道在于&ldo;己人心&rdo;,&ldo;尚礼仪&rdo;,&ldo;何必日利&rdo;,什么修铁路会损地脉,&ldo;使山之神不得安宁&rdo;,有些则干脆肆口谩骂&ldo;似为外国谋,非为我朝廷谋也&rdo;,&ldo;肥己进身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也&rdo;等(《洋务运动资料》,六,137页)。这样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偌大的中国只建了百十公里的铁路,而小小的日本,同样的时间内,修筑了三千英里。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悠悠之口,众论一辞。李鸿章常常感慨种种计划&ldo;终不得放手为之&rdo;,&ldo;其功效茫如捕风&rdo;,心境日益懈怠悲凉。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扑腾了一辈子,折腾了一辈子,也窝囊了一辈子!而他的孤立无援,也与清廷之中无人能主持大计密切相关。同光年间,慈禧挟小皇帝临朝,无识无才,竭尽操纵、驾驭之能事。李鸿章虽位列阁首、人称&ldo;相国&rdo;,不过是虚衔。他从未进入军机处,一直处于&ldo;外臣&rdo;的地位,朝廷重权始终掌握在皇室亲贵手中,令他常有力难从心之感慨。那拉氏虽然善玩权术,却不知兵机,不察政理,瞎马临池,昏庸苟且,以雄才大略自视甚高的曾李师徒,却不得不拜倒在她的足下,受其颐指气使,瞎乱指挥,其胸中幽怨不平之气,自可想见。难怪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也为李鸿章悲叹不已:&ldo;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rdo;李鸿章听了,只好&ldo;默然&rdo;。
当时清政府&ldo;雇佣&rdo;的英国雇员,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ldo;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rdo;
&ldo;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堪忧&rdo;。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悲哉李中堂,惜哉李中堂!
正文章序
2010-3-199:45:34本章字数:738
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ldo;日不落帝国&rdo;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二十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维多利亚女王树立起不朽的时代丰碑,而慈禧太后留下的则是满目疮痍的山河;维多利亚代表了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慈禧太后则是愚昧落后、暮气沉沉的专制王朝象征。而隐藏在她们身后的,则是两大帝国的兴衰沉浮。
1900年,当新世纪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东方最大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正扮着农妇带领一帮蓬头垢面的王公贵族,丢魂落魄地奔逃在前往西安的乡间土路上。他们身后是火光冲天血流成河的皇城北京。昔日君临天下的紫禁城,此时已沦为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人间地狱,远远传来的隆隆炮声依然令人心惊肉跳,胆寒不已。
而在遥远的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西方最大帝国的统治者--维多利亚女王也正在衰病之中度过一生最后的日子。上帝似乎不再眷顾这位幸运的女王:儿子、孙子意外病故的噩耗接连传来,在一连串雪上加霜的打击面前,她的病情日益恶化,精力一天天衰竭。但人们惊奇地发现,女王依然拖着沉重的病体表现出对政务一如既往的关心。12月中旬,她还不顾宫廷御医和顾问们的反对,坚持出席了在温莎宫举行的爱尔兰工业品博览会。
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ldo;日不落帝国&rdo;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二十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维多利亚女王树立起不朽的时代丰碑,而慈禧太后留下的则是满目疮痍的山河;维多利亚代表了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慈禧太后则是愚昧落后、暮气沉沉的专制王朝象征。而隐藏在她们身后的,则是两大帝国的兴衰沉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陆少的纨绔军妻 他们总以为我弱不禁风[穿书] 悍妻在怀 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 清穿之后宫路 长睡不醒 室友总想让我 六十年代好日子 再生之杨林 总是失恋的帅气弟弟 未曾相逢先一笑 尘世浮生 (穿书)女配自我修养守则 战神家的那位不一般 农门喜事:寡妇再嫁 原来慈禧 我用一生奔向你 穿越之悍蟒 独木不成林 别对我下蛊